敬雯
(甘肅省慶陽林業學校,甘肅 慶陽 745000)
隨著我國現代化發展進程的加快,社會對平面設計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各個行業領域的競爭非常激烈,作為平面設計從業人員,只有不斷提高自身技術水平,才能在行業領域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基于這種大的社會形勢,作為一專門培養技能型人才的中等專業學校任重而道遠,要及時轉變傳統教學理念,結合“教學做合一”理念,對現有的平面教學進行改革,從而有效培養出更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人才。“教學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提出的,這種理念模式的重點在于一個“做”字,需要做好各個方面的對接工作,保證“教學做合一”在中職平面設計教學改革中的時效性。
社會的發展是非常快速的,傳統教學方式已經不適合現代化教育教學的發展需求,現代化教育不再只是單方面知識的傳授,它更側重于將傳授知識的這個過程轉化為培養能力的一個階段,從這種大的教學標準出發,老師在平面教學過程中,要側重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創新力,平面設計靠的就是不斷地更新和創新,而這種能力又是中職學生比較欠缺的,所以在既有的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及時轉變教學觀念,認識到平面設計教學的重要性,引導學生進行實踐性練習,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完成好每一個教學任務,實現教學標準和行業需求的有效銜接。從老師的角度來看,老師要做好市場調研工作,采集市場對平面設計崗位的硬性需求和行業情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地分析。積極聯系與制作相關的公司、圖文輸出中心、印刷廠等單位進行掛職,與公司企業的設計師保持密切的聯系,溝通相關專業性問題,提高自身能力素養和創新意識。老師要把眼光著眼于社會行業發展前沿,要有一定的前瞻性,掌握最新的平面設計技術,保持課程教學的“先進性”;對于企業單位給出的意見和要求要及時采納和修正,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優化完善,使教學目標更趨向企業實際需求;老師在講解平面知識的過程中,可以聯系一些基礎的設計創意進行講解,比如名片、書籍裝幀、海報、企業logo等,側重介紹這些設計創意的思路和制作意義,加深學生們對平面設計的理解。這里主要體現了“教學做合一”中的“以教人者教己”,在教學生的過程中更多的是對老師自身的審視,要想教懂學生首先老師自己要先搞懂,這與“教學相長”的思想不謀而合。
古話說得好:“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是古人總結出來的智慧結晶,這種方式同樣可以很好地落實在中職平面設計教學中,中職院校可以加強與各平面設計單位的聯系,讓學生到平面單位去實踐練習,深入了解平面設計師工作的日常,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設計的深度和靈感都是需要引導和沉淀的。通過在設計單位的實踐接觸,學生可以學到更多有用的平面知識,包括噴繪、印刷等技術,這種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可以最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感知能力,讓學生知道自己所學的專業能夠創造什么樣的價值,對自我的一個認知也更加全面,還能開拓學生的眼界。學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相關設計理念,對設計價格區間有一個較為合理的劃分,緊跟時代設計潮流,學生對設計產品的定位也有一個較為淺析的認知。
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和社會對專業型人才的急迫需求,中職院校加強平面設計教學進度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校內,可以建立一個學生創業園,旨在貼合教學實踐。中職院校內可以引進平面設計公司,配備一體化的教學設施設備,包括高配置性能獨顯電腦、彩繪打印機、掃描儀、噴繪機、寫真機等,學生可以利用這些設施設備在校園平臺上承接平面設計項目,加強實踐鍛煉,并且這些項目也可以作為課堂教學練習題目。老師和學生一起參與平面設計中,學生遇到不懂的問題可以及時與老師溝通,學校方面,定期邀請知名度比較高的平面設計師到校對學生進行專業性的講解,開展一系列的講座活動,確保學校企業設計師和教師對設計的認知都是比較前沿的,在教學生的時候也更有針對性,確保教學的前瞻性。學生在學習階段,屬于公司的學徒,在平面設計公司進行學習,學生能夠獲得的是更加實質性的東西,借助于學校創業園基底,可以更好地實現“教學做合一”。創業園平面設計公司與課堂教室合二為一,學生學徒轉為一體,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充當平面設計專業技能學習者,在平面設計公司中充當合格作品的設計者,學生身份具有雙重屬性;理論與實踐合二為一,平面設計雖然側重于實踐,但理論知識同樣重要,將理論知識掌握好,學生對一些設計框架、設計形式的理解也更加形象,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也更容易上手;服務與創收合二為一,學校不僅是培養人才的搖籃,也是向社會提供服務的一個中轉站,通過提供服務的過程獲取直接的經濟效益。
隨著我國現代化教育的深化,我們要加大“教學做合一”在中職平面設計教學改革中的應用力度,學生要充分利用校園資源不斷提升自己的設計水平,吸收優秀設計作品的精華,創新設計作品,要有自己的思維意識。無論是教師、學校、學生,都面臨著時代快速發展的考驗,要不斷深化“教學做合一”,從而有效推動中職平面設計教學的改革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