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月霞
(河北省邢臺市臨城縣西豎鎮東菅等中心小學,河北 邢臺 054300)
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下教師是占到主導地位的,教師通常會進行灌輸式的教學,而學生只能夠被動地進行聽講。但是在此種類型的教育模式下,學生的主觀意愿以及主觀能動性不能夠得到良好的發揮,學生的學習質量以及學習效率難以得到保障。特別是該種教學模式會影響學生的思維固化,學生的綜合思維以及綜合能力難以得到長遠發展。更為重要的是,在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之下,供學生以及教師所能夠使用的輔助技術以及輔助資料非常少,基本上只能夠依靠教師在黑板上進行板書來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授。這種教學方式效率較為低下,不符合現階段素質教育發展的要求,學生會在日復一日枯燥的教學過程中喪失對學習的興趣。只有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創新,使教師們認識到進行信息化技術應用的重要性,讓教師們對信息化技術進行靈活且廣泛的應用。
想要進行高質量的信息化教學是需要教師具備一定信息化素養以及計算機操作技巧,能夠通過計算機硬件以及軟件的應用提升教學效率和授課質量。但是現階段一部分基礎教師因為年齡較大,對于新鮮知識的接受能力較差,造成了對計算機必要的知識的缺失,對于信息設備不能夠熟練地進行應用,信息化課堂的教學要求難以實現。特別是進入到二十世紀之后,教學所使用的技術以及信息化產物更新速度加快,對于教師的學習能力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教師不抱著學習的態度進行新技術的了解,必定會被時代的浪潮所拋棄。更為重要的是,信息化課堂的建設也對學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需要學生們對這種擁有大量教學信息以及碎片化教學內容的教學模式進行快速適應。
如今,信息化已經和我國的各行各業產生了深度融合,基礎教育向著信息化方向發展已經成為了必然趨勢。通過信息化技術的應用能夠對現存的教育資源進行快速整合,從而提升基礎教學質量;并且學生能夠通過所整合的資源進行高效的學習。除此之外,通過信息化的教育還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以及綜合思維的發展,為素質教育的推廣打下良好的基礎。
伴隨著現階段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信息技術對傳統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模式都形成了一定的影響,也成為教育向著現代化發展的重要支柱。信息技術與教學方法之間的有效融合,能夠推動基礎教育的改革,最終的落腳點還是教學結構的改變。在實際的信息技術與教學方法融合的過程中,不僅僅是通過信息急速的應用對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模式進行拓展,本質是對教學方法以及模式進行效率以及質量上的提升,促進學生參與到教學的過程中來。現階段在教學所使用的信息技術主要是為計算機技術以及多媒體技術,通過對教師教學表現形式的創新能夠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教師可以在互聯網中進行教學資源的收集,并且教學資源不僅僅局限于文字,還可以是視頻或者是圖片等等,學校也可以進行信息共享平臺的建設,加強資源的利用率。對教師應當進行信息化知識的教學,幫助他們更好掌握使用技能,進一步提升教師進行信息技術應用的意識,為高效的信息化教學提供保障。
伴隨著信息化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新技術的不斷推廣與應用會對教學產生很大的影響。為了能夠進一步適應信息化教學對教師以及學生所提出的要求,需要對教師以及學生進行信息化素養的培養,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以及教師對于信息化教學的接受程度,有夠有效地提高基礎教育的效率以及質量。從一方面來看,要對教師隊伍進行專業的培訓,讓教師們通過理論知識學習、動手實踐操作、觀摩學習等方面來進行信息化教學模式的掌握,要注重自身理論知識以及實操能力技術的更新換代。對教師的綜合考核中對教師進行信息化技術應用的考核,運用適當的激勵機制鼓勵教師們進行完成自我的升華。從另外一個方面來看,為了能夠與教師的信息化教學所匹配,學生也需要掌握一定信息化學習能力。通過熟練地移動端操作,能夠及時地接收教師所分享的學習資源等等,能夠提升學生課前、課后的學習質量與效率。
現如今,信息化教學在實際的基礎教育教學模式中的應用已經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能夠實現高效的教學資源整合,從而展開高質量的教學。并且以信息化教學模式為基礎的現代基礎教育教學更加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