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淑霞
(河北省衡水市阜城縣碼頭鎮中心小學,河北 衡水 053700)
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能夠準確把握課提問的互動節奏,哪怕在同一個班級上,不同學生之間學習情況也有所差異,因此在課堂提問時,教師要注意到這一點,要對該學生適用的語言表述,難度適中的問題,激發學生的思考與學習的熱情。同時由于不同學生的邏輯思維和學情不同,教師也要根據提問的難易,給予不同的等待時間,讓學生能夠進行充分的思考,在此期間根據筆者的時間教學經驗,教師最好要耐心等待。在學生回答時,也不要輕易地打斷學生的回答,而是要在學生回答完畢之后,先思考學生的回答中的閃光點與錯誤,再給出老師的補充與分析。當然課堂提問的教學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情況,這里無法逐一進行模擬,需要老師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靈活地進行應對。
例如,在《整數的四則混合運算》這一單元時,對于學習成績一般或薄弱的學生,教師應首先帶領學生復習之前學習過的整數的加減乘除,然后教師再提問:“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不僅有乘、除法和加、減法,那么要先算什么呢?”,之后在和學生的提問與回答互動中,講解正確的運算順序。在這之后,教師提問:“算式里有括號的情況,應該怎么計算”,根據學生的不同回答,教師要設計不同的進一步問題。
在新課標的背景下,課堂提問在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經常運用的教學技能,對于課堂的教學效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怎樣提高課堂提問的有效性也越來越受到教師的重視,有效的課堂提問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促進主動地融入到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思維發展能力,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也對教師的教學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師在課前準備設計課堂提問的時候,首先要明確課堂提問的目的,是要根據小學生心理與思維的發展顧慮,遵循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在充分理解了教學的目標與重難點的情況下,精心的設計課堂提問,問題的設計要問到點上且具有啟發性,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想要自主地進行探究。同時設計的問題要有明確的層次性與順序性,要做到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先通過一些簡單問題導入知識點,然后依次提高難度,讓學生逐步進入更深層次的思考。
例如,在《觀察物體》這一單元時。觀察物體時,首先可以讓小學生想象生活中常見的物體,如冰箱、柜子等物體入手,由易到難。教師就可以進行如下的講解:“從像冰箱、柜子等有門的物體,一般我們把有門的這一面稱為前面,如果沒有門,則把物體正對我們的面稱為前面,在我們右側的面稱為右面,物體頂部的面是上面。那么我們現在來觀察以下的物體,它由若干大小相同的正方體組成的物體,先看一下前面、后面、上面分別是哪一個面呢?分清楚之后,我還要弄清楚從一面能看到幾個面,它們又是怎樣排列的呢?”
通過這種精心設計的課堂提問,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引導學生思考,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能夠培養自己總結規律與創造性的思維能力。
學生在回答完教師的課堂提問后,教師應先進行一定的思考,發掘學生回答中的閃光點與分析錯誤的原因,然后在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評價,不僅要指出學生錯誤的原因,也要點出學生回答中的閃光點。通過這種有效的評價,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更好地融入到課堂教學中。當然在評價的時,也應該根據學生的不同學情,采取不同的評價方式。對于學困生,應該以鼓勵和肯定為主,激勵孩子的數學學習興趣。對于成績中等及以上的學生,應該采取追問的方式,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拓展學生的思維,以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例如,在《可能性》這一單元時,在講解事件發生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時,教師就會提問:“海南冬天一定會下雪。正確還是錯誤?”提問后,教師叫不同的學生回答問題,回答正確或錯誤的都有,那么這就需要教師運用合理科學的方式來進行評價。如果學生回答錯誤,就要先思考學生回答錯誤的原因,可以通過詢問學生對海南的情況是否了解、回答過程中是怎樣思考的等,通過學生的具體回答,挖掘出回答中的閃光點,鼓勵和肯定學生的亮點,同時再提出學生需要改進的地方,就可以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熱情。
總而言之,提高小學數學教學中課堂提問的有效性,能夠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果。有效的提問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提高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的有效性,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時,要精心朱本設計課堂提問,設置好提問的順序性與層次性,給學生的回答予以及時有效的評價,激發學生的思考問題意識,讓學生在學習中帶著問題享受學習的成就感,提高數學學習的效果,促進學生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