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欣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縣中韓莊幼兒園,河北 保定 072450)
隨著幼兒教育越來越被重視,參與到幼兒教育事業的人也越來越多,很多民辦幼兒園也逐漸開展起來,但是專業幼兒教師的數量卻十分有限,很多幼兒園在師資力量缺乏的情況下會放寬對幼兒教師的招聘要求,由此產生的結果就是幼兒教師的教學水平參差不齊。而我國大多的幼兒教師都是畢業于專職院校,對于幼兒教育的專業培訓接受的并不多,教育水平也比較有限。
幼兒教育在過去很多人眼里就是帶孩子玩游戲,對于幼兒園的定位更傾向于托班,家長“寄存”孩子的地方,相關教育部門對于幼兒教育也不夠重視,沒有建立起明確的規范來約束幼兒教育的內容,對幼兒教育的發展沒有規劃,這也是現階段幼兒教育中存在的一大問題。
在社會應試教育風氣的影響下,幼兒教育越來越傾向于小學課堂化,孩子在幼兒園就像是在小學課堂一樣中規中矩地學習,這也成為阻礙幼兒教育發展的一大問題。幼兒教師在教育過程中采用十分單一的教學方法,傳統教學模式也會導致孩子不能在幼兒教育中健康快樂地成長。
當我們發現傳統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幼兒教育的教學要求時,幼兒園以及幼兒教師們就應當尋找更加有效的教學方式來助力幼兒的學習與成長,其中故事教學就是一個非常高效的教學手段,將故事與幼兒教育有效融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快樂學習。
幼兒由于年齡較小,正是處于對世界充滿好奇的階段,并且幼兒時期的孩子大多活潑好動,腦子里每天都充斥著十萬個為什么,這個階段正是孩子接受事物能力強,學習模仿能力強的時候,幼兒教師應當在幼兒教育中充分發揮出孩子的年齡特性,通過故事教學激發孩子的想象力,同時引導孩子自己講個小故事,來激發孩子的思維能力與創造力。例如,當幼兒教師在給孩子講《白雪公主》的故事的時候,當白雪公主遇到了七個小矮人……教師在這里就可以提問,七個小矮人見到了白雪公主,都會對白雪公主說什么呀?這樣的故事引導,可以充分發揮孩子的想象力,鍛煉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通過故事教學,教師不僅可以培養幼兒對語言的領悟能力,了解特定詞匯所表達的含義,還可以通過角色扮演等游戲手段,來培養幼兒對語言的運用能力,提高孩子的表達能力。
1.培養幼兒對語言的領悟能力。幼兒由于年齡太小,對世界的認知都十分有限,對于很多事物、詞匯的理解都不到位,這時候教師如果采用小學課堂式的教學方法來給孩子傳授知識,那孩子很難理解,而采用故事教學的手法,選擇孩子們熟悉的語言環境、感興趣的童話故事來幫助孩子理解特定事物、詞匯的含義,這樣會使得教師的教學任務事半功倍。在教學過程中,幼兒教師可以選擇一些更加淺顯易懂的童話故事講給孩子們聽,讓孩子們在聽故事的過程中,了解到更多的語言知識。
2.培養幼兒對語言的運用能力。幼兒階段是孩子學習模仿能力最強的階段,正是孩子學習語言、運用語言的最好時機,幼兒教師在利用孩子感興趣的故事進行教學時,可以有意識的訓練孩子的記憶能力,同一個故事進行反復講述以后,教師就可以布置出“小朋友講故事”的學習任務了,幼兒在經過反復地聽故事、記憶故事后,會形成一定的記憶,并且可以復述出故事內容的大概,這時候教師進行一定的引導,幫助幼兒敘述出完整的故事,這種敘述故事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鍛煉孩子的語言記憶能力,還可以很好地培養幼兒對語言的運用能力,提高其表達能力。
通過講故事的方式教育孩子,不僅僅是為了幫助孩子鍛煉自己的學習能力,提高其對語言的感知與運用,更重要的是利用孩子對世界充滿好奇,模仿能力又強的天性,幫助孩子在幼兒階段就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幼兒園是幼兒生活與學習的重要場所,在這里,幼兒接觸到的每一個言行都會成為影響其價值觀的因素,因此,教師在幼兒教育中可以選擇更具有教育意義的故事來講給孩子們聽,讓他們在聽故事的同時明白一些生活的基本知識,同時學會分辨是非對錯,學習生活禮儀,養成懂禮貌、愛學習的良好生活習慣。如果平時直接拿出這些道理教育孩子,其效果一定是微乎其微,但是通過故事教學,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孩子做出正確的選擇,則可以起到更加深刻的教育意義。
幼兒階段是孩子學習成長的鋪墊,更是孩子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基礎階段,因此無論是社會、家長還是幼兒園,都應當十分重視孩子們的幼兒教育。故事教學對于幼兒教育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它是最直接有效地提升幼兒教育教學質量及效率的教學工具,將更加生動有趣的故事運用到幼兒教育當中,為孩子創造一個更加有趣、輕松的學習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