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康生
(福建省上杭縣通賢中學,福建 龍巖 364200)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改變課堂的結構讓學生們重視美術課程,積極為課堂學習準備材料,讓學生們了解家鄉特色利用特色產品和常見的材料,進行美術創作幫助學生們進行美術學習。教師和學生們要相互交流自己的觀點,讓學生們學會藝術欣賞與創作。
福建上杭縣在秦漢時期的歷史資料中就有所記載,有兩千多年的悠久歷史,名勝古跡和地域特色也是非常多。在農村教學中,教師可能沒有辦法讓學生們觀看到更多的名勝古跡,但是鄉間地域特色也是美術教學的素材之一。
上杭縣的農作物有很多種如楊梅、桔子等,因為地形、氣候以及土壤的原因也決定了農作物的品種。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們觀察生活中的美麗景色,在課堂作畫的時候將生活中的素材加以應用。上杭縣的氣候與其他地區的氣候有些不同,這里既可以體會到陰雨連綿,也可以看到雪壓梅梢斷橋殘雪。其實生活中處處都是美的體現,在白居易的《荔枝圖序》就用生動的語言給大家描繪了荔枝在各個時期的特點,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們以生活中的事物為特點:可以是家里的農作物在陽光下的樣子,可以是農村中體現傳統建筑風格的斷壁殘垣,可以是陰雨綿綿下的一棵小草,亦或者是雪花飄落下的一枝紅梅。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是美的體現,但是我們就是缺少了發現美的眼睛。教師可以給學生們布置課題任務觀察生活中的景色,發現生活中的美,讓學生們用欣賞的眼光看待世界,用彩筆或者相機記入下這些美景,在課堂上利用電子設備給學生們展示出來。美術的學習不僅僅是畫畫,還有學會發現生活中的美,讓學生們利用圖畫展示家鄉的美。
初中的美術不僅僅是一些畫作還有就是手工作品,福建上杭縣的毛竹和樹根是本土的特色資源,教師可以讓學生們自己在課前準備一些毛竹、畫筆、樹根、剪刀和膠棒,在課上進行作品創作,學生們即可以創作平面作品也可以創建立體作品,開發拓展學生們的思維和創造能力。
在傳統觀念中畫畫是需要筆墨紙硯的,但是美術是一門藝術,還包括手工制作。80后大學生高鈺環用雞毛作畫,不僅幫助了當地養殖業的發展,也為自己帶來了財富,由此可見,將藝術和地域特色產物相聯系可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課程教學需要創新,需要培養學生們的動手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以要求學生們運用我們生活中的材料進行創造,在秋天的時候竹葉就會落下來,這個時候葉子的顏色不一樣,但是利用這些葉子進行裁剪和拼接做成好看的工藝品。樹根,學生們可能不容易得到,但是在夏天的時候學生們可以準備一些草根,將草根洗凈,教師可以給學生們介紹一些創作的方法,比如說用草根沾墨水在紙上作畫,一筆呵成、行云流水。其實美術教學不僅僅是圖畫創作還有就是手工展示,手工作品的原料可能就是我們身邊不起眼最平常的物品,但是經過學生們用心的創作后,就可能成為一個工藝品。教師要培養學生們的創作熱情,激發學生們對事物的探索興趣。
美術是藝術的一種形式,藝術不僅僅要求學生們進行藝術創作,還要求學生們學會藝術欣賞。在課堂上對其他學生講解自己作品的創作經歷、理念。這是美術欣賞的一部分,教師可以自己找一些傳世的畫作,給學生們介紹畫作的創作背景,讓學生們體會作者的心情以及自己看到作品時的情感,教師要培養學生們的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每個人都有自己觀點和經歷,可能每個學生看法都是不同的,思想的不同和碰撞會擦出不一樣的火花。
學生們可以畫自己看到的美景、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材料做手工。那么教師就要讓學生們講述自己的創作理念和靈感來源。其實每一幅作品都凝結了作者的心血,都值得被欣賞,一個物體在不同視角的展示下就會給人帶來不一樣的感覺。就比如說毛竹,在很多人眼中這是一個常見的植物,但是,如果我們善于觀察就會發現竹葉上的一顆露珠在陽光的照射下是非常美麗的。利用手機錄像模式在毛竹下面環繞一周攝像頭,朝上拍攝我們會感到竹子的高聳與偉岸。讓學生們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師和其他學生一起討論作品的優點,培養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教師也要展示一些自己的作品,向學生們介紹自己的創作目的,讓學生們進行探討,豐富課堂內容活躍課堂的氣氛。
結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以及創造能力,培養學生們美術學習的興趣。很多高中以及大學都會開設美術專業課程,為美術特長生給予報送或者降分政策,這對于學生們來講是一次很好的機會。所以初中教師要培養學生們的藝術鑒賞能力及學習興趣,就必須將學習內容和地域特色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