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賀玲
(河北省保定市滿城區上紫口村學校,河北 保定 072150)
認知是指人們獲得知識或應用知識的過程,或信息加工的過程,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過程。不同學生由于各自的經歷不同,在社會和家庭當中所扮演的角色定位有所差異,在個人的智力和情感表達上面各有不同,尤其在小學數學教育當中,學生的思想不成熟,智力處于正開發階段,對于事物的認識方面有所欠缺。這個階段的學生適應力較強,通常很輕松的接受教師所傳授的知識,但在對于知識的理解消化方面存在較大差異。教師需要著重分析小學生所處環境,實施符合學生認知的教育模式,遵循學生的認知差異,做出有針對性的教學手段,進而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為了了解學生的認知傾向,采取相應的教學手段和在教案的準備當中更符合班級情況,迎合學生喜歡的主題。可以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去獲得班上學生的認知數據。例如可以通過當前小學生們喜歡的動畫片來進行問卷調查,這樣拋去了傳統調查方式的枯燥性,也使得同學們更加配合,更能體現出學生內心的真實想法。我們可以通過當下熱門的動畫片,詢問學生喜歡里面的哪一個角色,來獲取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個人性格。通常在動畫片當中,不同的人物角色所代表的內涵和人格是不相同的,小學生在對于事物的理解較為薄弱,可以通過其喜歡的人物來判斷他的個人性格。在問卷調查如果學生偏向于在場景當中言語不多的動畫角色,說明該同學在課堂當中能夠靜下心來認真學習,通常不會被外界所影響到自己的學習,學生偏向于動畫角色中較為活潑的角色,證明該學生的性格特征也偏向于哪一類型。通過統計數據可以進行學生的匯總,把相同的同學進行一定的分組。對于不同的小組做出不同的教育方案,或是擁有多重人格的學生,教師應該留心為其制定符合個人的教育方案,這樣分工可以大幅度提高效率,讓課堂關系融洽,讓同學們能夠和自己相似的人在一起學習,互相監督對方的學習,共同進步。
播放一些同學們喜歡的視頻來引導學生走進正式的教學當中,生活當中無時無刻不存在數學,而小學數學教學又是學生人生起步的重要階段,可以通過動畫當中的具體案列,讓同學們進行計算工作。例如讓學生數一數動畫當中出現了多少的人,或是告訴同學們“如果誰和誰不在了,那么還剩下幾個人”,這樣能夠快速將同學們帶入場景當中,而自身又能學習到課本當中的數數和計算方面的知識,形成良好的教學模式,體現學以致用的教育精神。
在課堂之中學生應該尊重老師,但老師應該融入到學生當中。小學教育當中,許多學生懼怕老師,和老師的溝通較少,教師不能感受的學生的內心,形成僵硬的師生關系。創設平等交流的課堂環境,積極構建開放的、平等的課堂教學環境,讓課堂在充滿歡樂和融洽的環境中展開,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學生感受到關愛。暢通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教學知識的碰撞,雙方情感之間的交流,嘗試去了解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大膽發言,讓每個學生能自信的表達出自己的觀點。不但培養了學生的自信心,而且能了解到每一個學生的不同,體會不同學生的認知程度,從而在后續的教學當中更具有針對性。
小學生的思維方式普遍較低,不能理解老師所述的知識,他們更偏向于理解和接受個人看到的東西,這樣看來給予學生在個人體驗方面的感受尤為重要。在活動當中,利用學生的視覺、聽覺和觸覺去感受教學內容當中那些抽象的東西,用自己的方式去記住它,自己獲取的知識遠比老師靠教案和書本來傳授的知識深入,且學生不容易忘記。更重要的是給予了學生參與感和成就感,在學生處于啟蒙階段的年齡,留下了深刻回憶,在以后的發展會有更好的方向性和表現力。
每一個人性格都是不相同的,每一個學生在認知差異的方向上存在學習方式、方法的差異,教師應該合理引導學生不是死記硬背而是用自己容易理解的方式去記住,讓知識能夠得到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學生之間的思維方式存在差異,在自主學習過程當中的方式、方法存在不同,在學習習慣上和對課堂的利用都有屬于自己的特點,根據不同的學生給予他們不同的學習方式,為他們的學習提供良好的“硬件”支撐,保障學生學習能夠無憂的進行,提高個人的學習效率。
影響學生認知的差異有許多種,小學教育當中學生的知識儲備不同,智力水平的開發程度不同,學習經驗的積累多少,這些都是在后續教學當中應該考慮的范疇。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理解,是由自己的認知能力決定的。通過了解學生的認知傾向,改進課堂風格,不斷觀察、記錄學生的課堂反映和表現,認真反思和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針對學生的能力高低,認知范疇的寬廣,做出相應的教學方式。學生對于認知的差異都是有感官所帶來的,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的感受,發現每一個學生的不同,遵循不同的認知差異做出不同的教學手段,這才是當代教育該體現出來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