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海艷
(德惠市米沙子鎮晨光中學,吉林 長春 130304)
初中是連接小學和高中的階段,學生初中數學學習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高中甚至未來的數學學習。但是,當前卻存在著以下問題:課堂教學不夠生動、數學概念一帶而過、不重視學生探究和推理能力的培養、忽視了變式的課堂訓練等。這些都會影響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進而無法有效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數學教學。
在初中階段,數學課堂的教學理念是:讓每位學生愉悅地學習知識,積極探究數學變化,增強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在學習過程中,如果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素養,不僅能夠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還能靈活地把知識應用于現實之中,實現學以致用的目的。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從而為他們高中階段的學習打下基礎。
初中階段的學生處于人生發育的青春期,這個時期的學生對周圍一切都充滿著好奇。當教師進行理論教學時,學生容易感到枯燥無味,經常在課堂上走神、發呆甚至睡覺。數學知識邏輯性極強且是系統性的,學生在課上稍不集中注意力就無法理解后面的課程。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有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解決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創設生活情境,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開展教學,讓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親切感、熟悉感,改變學生對數學的刻板印象,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學習“圓周角與圓心角的關系”時,可以創設足球場上的點球問題,三個人比賽點球,但三個人的習慣不同,喜歡的點球位置不同,都想在自己最有利的位置比賽,有人提出站在平行于球門的同一水平線上比賽,但有些人不同意,說這樣不公平,引起爭論。那怎么樣才能結合不同習慣,又能做到公平比賽,請同學們給他們出主意,從而進入本節課的學習環節。教師在課堂上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可以吸引學生的視線引起學生思考,讓學生順利進入學習狀態,發展學生的各項思維,提高教師授課的質量。
新課標對初中生學習數學的基本要求是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能力。現在數學學習的知識,大多數是無數的數學家總結推算出的概念和結論,教師讓學生有選擇地對重要知識概念推算過程,能更好地幫助學生深入理解這些復雜難懂的知識概念,還可以提高他們自主學習探究數學知識的能力。教師在上課前根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選擇知識重點,提出創設問題,讓學生課前進行預習演算,這樣課上學生會更加容易理解教師所講解的知識重點,讓學生知其概念本質,進而學會舉一反三。創設問題的選擇要具有代表性,要求符合學生的理解和認知,讓學生可以自己探究問題關鍵之處。
例如,在學習“勾股定理”一章時,勾股定理是考試的重點,但因其概念原理簡單易懂又與生活有緊密的連接關系,教師以此為例,指導學生尋找生活中的材料進行演算,這樣學生就容易對勾股定理的原理概念有更深的了解和掌握。創設問題要在學生對本章節的學習內容有基本的了解后再提出,學生在解決問題時還可以查缺補漏,鞏固數學知識,深化提高自我探究學習的能力,實現核心素養理念下數學學習的教學目標。
開展小組學習模式是目前初中生學習數學十分有效的教學方法,小組學習可以給每位學生展現自己的機會,鼓勵每位學生都可以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論點,有利于學生學習數學自信心的培養。教師要按照學生不同的性格以及不同的知識儲備,將全班的學生分成4-6人一組的學習小組,根據教學內容提出相關問題,讓學生集中探究討論。小組之間還可以進行學習競爭,小組之內進行合作學習,這樣還可以培養學生間的合作競爭意識。
以“二次函數的圖像和性質”為例,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開展小組學習模式,將學習還給學生,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只是輔導者的身份,讓學生以更舒適的方式完成學習目標,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得到的知識會掌握得更牢靠,運用也會更加方便。
在核心素養理念下的數學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理解、掌握并在實際生活中應用數學知識。教師應重視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提高學生基本數學知識能力,幫助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和困難,發揮自我價值,實現人生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