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曉杰
(林州市融媒體中心,河南 林州 456500)
引言:與廣播和報紙新聞不同的是,電視新聞中的新聞是通過事件的相關圖像來解釋和傳播的,電視新聞編輯是電視新聞的信息載體和核心,它直接影響著整個電視節目的質量和收視率。與新媒體新聞相比,電視新聞更具權威性,但與新媒體相比,電視新聞的及時性和報道方法仍存在一定差距。編輯人員在電視新聞的發展過程中,應通過不斷學習提高專業水平和專業水平,并用自己的語言能力為電視新聞的發展做出貢獻。
因為電視新聞節目時間是很短的,在僅此有限的時間內,主持人需要報告很多的新聞事件,因此在報道過程中,主持人使用了更多的語言對相關事件進行報道,這就會造成受眾對事件的歪曲,進而影響了新聞報道的真實性目的的實現。因此,編輯人員在編輯文本時,對一件新聞事件應該用最精簡的語言,既簡潔明了又清晰地向觀眾表達此事件的基本情況,使觀眾能夠充分理解相關事件,從而減少觀眾的疑慮,提高新聞報道的效率。
巧妙地使用編排手法是對新聞信息進行重新加工的重要過程,可以使新聞更具吸引力。由于新聞消息具有即時性和短暫性的特性,因此在匯總新聞消息的過程中應該把具有相似內容或者相同主題的新聞整合在一起,闡明一個相同的主題。新聞事件的邏輯是新聞報道的核心內容,原因和結果必須清楚地表達出來,而其余信息不用大篇幅筆墨的介紹,從而反映豐富的新聞內容類型以及基本內容。通過文本的排列可以實現新聞的信息量的規劃,信息的形式通過比較和整合變得生動具體,使它們互補,從而使聽眾可以充分理解這些信息。新聞的措詞準確而簡潔,因此新聞消息的上下文連接處就顯得尤為重要。在規劃好新聞消息的敘述結構之后,可以省去多余的詞,例如副詞和復合詞,如果消息內容更復雜,可以借助視頻、圖片等來解釋,以便觀眾充分理解新聞內容。
作為大眾媒體,電視新聞的畫面是觀眾看重的部分,而是否具有現場感是一檔節目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像如今的許多民生新聞,編輯人員經常使用一些長鏡頭,運用長鏡頭不僅充分反映事件的起因結果,而且會對觀眾產生吸引力和共鳴。展示新聞事件的最佳方法是使用場景的同步聲音,以便觀眾可以親身體驗它,并使用其感官來感受新聞內容,相信每個新聞編輯對此都有深刻的了解。為了使一檔新聞節目更具有趣味,最好的方式是后期制作和配樂。在新聞播報時,盡可能使用第一人稱進行同步新聞消息,以提高觀眾對于新聞親切感,在節目結束時,節目編輯應該添加一些比較輕松愉快但不失莊重的配樂,與新聞給人的嚴肅性的刻板印象不同,從而可以很好地體現樂趣。在一些時候特殊效果的使用也可以錦上添花,適當的特殊效果可以輔助刻畫新聞人物的特殊形象和優秀的內在品格,不僅可以表現出當事方的情感,而且還能揭示暴露一些社會現象或問題,并引人深思。換句話說,給新聞人物進行一定程度的包裝可以使得新聞節目更具有趣味性,并且還可以強調節目的整體美感。
除了傳統的文字編輯工作外,電視臺的編輯人員還應主動參與采訪工作,從而使字編輯工作的基礎是用采訪工作的內容作為支撐的,進而表述出事件的真實情況。采訪工作對新聞節目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電視臺的新聞編輯人員工作時應該在提高自身新聞編輯水平的同時進行一定的采訪技巧的學習提高。盡管編輯人員沒有記者那樣在事件現場采訪事件的職責,但是編輯者應該具有一定的采訪技巧,熟悉采訪的內容,并且要對記者正在詢問有關問題的用意應該進行編輯。如果編輯者在記錄與事件相關的材料方面的訪談能力很弱,將無法以自己的方式解釋與事件相關的材料,無法對事件進行全面分析,從而導致書寫質量方面的常見問題,會阻礙電視頻道的快速發展。
電視新聞可以影響觀眾的思想看法,是因為觀眾高度欣賞新聞,人們對新聞中的語言更加信服。在這種情況下,編輯文本時,新聞編輯應注意提高自己的語言技能,旨在確保文案中的相關語言具有一定的活力和吸引力,使文案更加生動有趣,改變以前新聞報道中的無生氣氛圍,激發聽眾的情感反應以及文案對思想的影響增加觀眾。
結束語:總而言之,電視新聞編輯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但也需要巧妙的方法。一檔新聞節目的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就在新聞編輯的業務能力。基于中央政府政策的實施,新聞編輯運用多種手段處理新聞是一門技術。事實是,在不斷的研究和實踐中,加工技術不斷地應用和完善才是一位合格的新聞編輯,只有通過在實踐過程中不斷進行研究和創新,并滿足受眾的需要,才能提高節目的質量和取得良好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