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深化“證照分離”改革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發展活力的通知》要求,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研究制定了《礦山安全生產領域“證照分離”改革實施方案》。
(一)煤礦安全生產許可改革(全國范圍內)。
1.在省級煤礦安全監管部門政府網站公開發布煤礦安全生產許可審批程序、受理條件、評審標準。
2.煤礦(井、露天坑)及其上級企業申請資料通過許可證管理系統(https://zhxx.chinaminesafety.gov.cn/mj/a/login)進行網上申報。省級煤礦安全監管部門安排專人負責許可證資料的網上受理審查工作并公開辦理進度。
3.不再要求申請人提供主要負責人及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證復印件、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資格證復印件等材料。
(二)非煤礦山企業安全生產許可改革(全國范圍內)。
1.在省級應急管理部門政府網站公開發布非煤礦山企業安全生產許可審批程序、受理條件、評審標準。實現申請、審批全程網上辦理并公開辦理進度。
2.不再要求申請人提供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證復印件。
3.不再要求地質勘探單位提供地質勘查資質證書復印件,不再要求從事爆破作業的金屬非金屬礦山、地質勘查和采掘施工單位提供爆破作業單位許可證復印件。
(一)加強事中事后監管。
1.按照“誰審批、誰監管,誰主管、誰監管”的原則,切實履行監管職責,堅決糾正“以批代管”“不批不管”問題,防止出現監管真空。
2.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礦山安全監管部門要按照分級分類監督管理的要求,制定安全生產年度監督檢查計劃,并按照年度監督檢查計劃對礦山企業實行全覆蓋監督檢查。
3.礦山安全監察機構在監督檢查中發現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的礦山企業不具備持證條件的,依法進行處罰,并移送安全生產許可證頒發和管理部門依法暫扣或者吊銷安全生產許可證。
(二)推進電子證照歸集運用。
根據相關電子證照標準、規范和樣式,2022 年底前全面實現煤礦、非煤礦山安全生產許可證電子化。及時將電子證照歸集至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凡是通過電子證照可以獲取的信息,一律不再要求企業提供相應材料。
(三)完善改革配套制度。
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推動修訂相關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及行政規范性文件,建立嚴重違法責任企業及相關人員行業禁入制度。各地礦山安全監管部門要圍繞本方案明確的改革方式、具體改革舉措和事中事后監管措施,及時修訂完善相關審批工作規則和服務指南,建立健全與改革要求相適應的事中事后監管規則及相關制度。
1.加強組織領導。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負責統籌推動礦山安全生產領域“證照分離”改革工作。政策法規和科技裝備司牽頭組織推進調查研究、政策解讀、協調指導、督促落實、總結評估等工作,煤礦安全監察司和非煤礦山安全監察司配合。
2.抓好督促落實。各地礦山安全監管部門要進一步健全工作機制,強化責任落實,把“證照分離”改革納入重點工作內容認真組織實施,做好政策宣傳,強化跟蹤問效,及時總結評估工作進展情況。有關典型經驗和重大問題要及時向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報告。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為我國標準化發展設定了目標和藍圖。根據《綱要》,從住房、物業服務,到新能源汽車、無人駕駛,以及平臺經濟、共享經濟等領域,我國都將推進完善標準化建設。《綱要》提出,健全和推廣金融領域科技、產品、服務與基礎設施等標準,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圍繞金融等領域智慧化轉型需求,加快完善相關標準。研究制定服務貿易標準,完善數字金融等標準。建立健全碳達峰、碳中和標準。
《綱要》提出,到2025年,我國標準化發展要實現“四個轉變”,即:標準供給由政府主導向政府與市場并重轉變,標準運用由產業與貿易為主向經濟社會全域轉變,標準化工作由國內驅動向國內國際相互促進轉變,標準化發展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到2035年,市場驅動、政府引導、企業為主、社會參與、開放融合的標準化工作格局要全面形成。
《綱要》提出,要推動標準化與科技創新互動發展,加強關鍵技術領域標準研究。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技術等領域,開展標準化研究。在兩化融合、新一代信息技術、大數據、區塊鏈、衛生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應用前景廣闊的技術領域,同步部署技術研發、標準研制與產業推廣,加快新技術產業化步伐。研究制定智能船舶、高鐵、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和機器人等領域關鍵技術標準,推動產業變革。適時制定和完善生物醫學研究、分子育種、無人駕駛等領域技術安全相關標準,提升技術領域安全風險管理水平。
《綱要》明確,要提升產業標準化水平。筑牢產業發展基礎,加強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先進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與產業技術基礎標準建設,加大基礎通用標準研制應用力度。開展數據庫等方面標準攻關,提升標準設計水平,制定安全可靠、國際先進的通用技術標準。增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產業綜合競爭力。發揮關鍵技術標準在產業協同、技術協作中的紐帶和驅動作用,實施標準化助力重點產業穩鏈工程,促進產業鏈上下游標準有效銜接,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
《綱要》提出,要完善綠色發展標準化保障。建立健全碳達峰、碳中和標準。加快節能標準更新升級,抓緊修訂一批能耗限額、產品設備能效強制性國家標準,提升重點產品能耗限額要求,擴大能耗限額標準覆蓋范圍,完善能源核算、檢測認證、評估、審計等配套標準。加快完善地區、行業、企業、產品等碳排放核查核算標準。制定重點行業和產品溫室氣體排放標準,完善低碳產品標準標識制度。完善可再生能源標準,研究制定生態碳匯、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標準。實施碳達峰、碳中和標準化提升工程。
《綱要》提出,推動新型城鎮化標準化建設。研究制定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城市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城市管理、應急處置等方面的應用標準。健全住房標準,完善房地產信息數據、物業服務等標準。推動智能建造標準化,完善建筑信息模型技術、施工現場監控等標準。開展城市標準化行動,健全智慧城市標準,推進城市可持續發展。
近日,云南省自然資源廳印發《云南省歷史遺留礦山核查工作方案》,要求2021年12月31日前,全面查清全省歷史遺留礦山分布、損毀土地面積和權屬、存在的主要生態問題、擬修復方向等,并形成標準統一、數據可靠、上下一致的歷史遺留礦山數據庫,為編制國土空間生態修復有關規劃、部署礦山生態修復工程、健全完善礦山生態修復政策體系等提供可靠依據。為此,云南省自然資源廳成立了歷史遺留礦山核查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歷史遺留礦山核查技術要點,召開省市縣三級技術培訓,加強組織、技術、經費、機制保障,確保年底前完成核查。
下一步,云南省自然資源廳將出臺《云南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項目庫管理辦法》,建立省級項目庫,實行銷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