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圖書館,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公共圖書館應依托地域優勢,充分挖掘紅色文化資源,積極搭建紅色育人信息平臺,在紅色基因傳承育人中發揮重要作用。
紅色文化以其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艱苦奮斗作風和理想信念教育為主要內容,成為對廣大人民群眾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動教材。革命戰爭年代留下來的革命遺址、戰爭遺物、標語口號、文字資料,以及建國后修建的烈士紀念塔、烈士陵園和革命紀念館,一直以來是廣大人民群眾進行理想信念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資源。每一個紅色景點都是一個常學常新的生動課堂,蘊含著豐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養。
近年來,黨和政府非常重視紅色文化資源的普查、登記、編撰、收藏、保護等工作,大量的革命文物、革命歷史資料被區域內的博物館、革命歷史紀念館收藏。如很多市縣都建有紀念館或博物館,館藏的革命文物及文字資料數量可觀。為了充分利用這些紅色文化資源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同時也為了更好地保存、發掘這些寶貴的紅色文化資源價值,公共圖書館應發揮自身優勢,通過創建紅色資源館,打造紅色育人資源寶庫。
公共圖書館紅色資源館可以收藏的紅色文化資源主要包括:1.革命戰爭時期留下的文獻實物。2.紅色資源圖片。3.黨史、軍史、回憶錄、文史資料、紀念文章等出版物。4.革命人物介紹。包括授銜將帥、革命英烈、黨組織負責人,以及革命群眾、進步人士的事跡介紹等。5.反映革命斗爭題材的文學作品、影視作品、音樂作品等。6.各級領導人、老紅軍、老戰士、軍隊官兵、干部學生等參觀瞻仰,以及各地開展各種紀念活動的圖片、資料等。集中展示黨史、黨建類紅色文獻和數字資源,為廣大黨員群眾提供一站式服務。起到了紅色育人的良好效果。
“紅色場館是留存紅色記憶的重要載體,是開展紅色教育的重要形式,是弘揚中國精神的重要渠道,是代表著中華民族精神的獨特標識。”開辟紅色主題展館,能夠使廣大人民群眾深切感受到紅色文化的熏陶,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公共圖書館以其自身的資源和優勢,通過開辟紅色文化主題實體展館和網上展廳,搭建紅色育人平臺,為人民群眾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便利的實踐教學基地。
由于客觀條件的限制,目前在建設的紅色主題實體展館,布展形式以圖片和文字介紹為主,與陳展實物的革命紀念館相比,在直觀感受和教育效果上存在著一定的差距。盡管如此,很多公共圖書館動腦筋、想辦法,充分挖掘資源,運用現代科技手段,采取豐富多樣的形式,力爭把紅色展館辦出特色,以彌補這方面的不足。如深入挖掘紅色文化富礦資源,在館內開辟“紅色資源展示館”(簡稱“紅館”),作為開展紅色文化育人的永久性教育教學基地。“紅館”集中展示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革命的偉大歷程,展現革命老區紅旗不倒的巨大業績,展現人民為建黨、建軍、建國事業所做出的卓越貢獻,來館參觀學習人數持續增長,極大地增強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吸引力、感染力。工作人員在參與展館布置、現場解說、場館管理,既在耳濡目染中接受了理想信念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又鍛煉了實際工作能力。
除了自辦紅色主題展館以外,圖書館還可以尋求與周邊市縣革命紀念館、博物館合作,定期邀請他們來館舉辦紅色資源主題展覽。紅色場館不僅館藏文物、文獻資源豐富,還有一批長期從事文物搜集、整理、修復、保護、研究和開發的專業技術人員,憑借其豐富的布展經驗,把展覽辦得豐富多彩,能夠讓人民群眾更好的接受生動的紅色文化教育和先輩革命精神的熏陶。
開展網上紅色展館,也是進行紅色文化教育的好形式。公共圖書館在數字圖書館、網站建設方面有一支技術嫻熟的專業團隊,可以將紅色文化資源轉化為開放性資源數據庫。開辦紅色展館網站,利用文字、圖片、照片、視頻、歌曲、舞蹈、動畫、游戲等形式,展示紅色文化。有條件的公共圖書館還可以采用先進的VR 技術和3D 裸眼技術,建設紅色文化VR/AR 實體體驗館,讓人們更直觀、形象地感受紅色文化資源的魅力。如新疆圖書館整合黨史文獻資源,創新打造黨史學習教育陣地,推出“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黨史學習教育碼上看”黨史學習教育電子書墻,讀者只需掃一掃圖書二維碼,即可線上免費閱讀。同時,開啟黨史學習“云”模式,上線“有聲黨建”“紅色故事會”等“云”上精品欄目,讓黨員群眾可聽、可視、可參與,見物、見人、見精神,為講好黨史故事、激發奮進力量搭建了良好的線上平臺。
開辦紅色文化講堂,是開展革命傳統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普遍做法。近年來,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河南、陜西等革命老區紛紛開辦紅色講堂,邀請教授學者、領導干部、黨史專家、紅軍后代走進講堂,講革命斗爭歷史,講英雄人物事跡,講革命先烈的家國情懷,講革命傳統革命精神,講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講當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擴大了紅色文化教育的宣傳陣地和受眾范圍。
公共圖書館是知識的殿堂,也是傳播紅色文化的理想場所,其功能、設施、場地等對于開辦紅色文化講堂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在革命老區,紅色紀念地、紀念館、博物館的研究人員、管理人員和講解人員,地方黨史專家,各級黨校教學人員,將帥及革命先烈后人,以及高校專家教授,為公共圖書館開辦紅色文化講堂儲備了雄厚的資源。公共圖書館通過邀請紅色文化研究人員定期開辦講座,幫助人們了解紅色文化,傳播革命紅色傳統精神。
公共圖書館既可以與紅色文化研究機構聯合,又可以單獨舉辦紅色文化研討會,開展紅色文化資源內涵、功能、價值等問題的探討研究。研討會的規模可以是全國性的,也可以是省級的,還可以是市縣級的。最靈活和最便利的形式是舉辦學術沙龍。這種形式不需要做過多的準備工作,操作起來也比較方便。大家歡聚一堂,暢所欲言,互相探討,解疑釋惑,在交流中感受紅色文化的魅力,接受紅色文化的熏陶,享受紅色精神的滋養。
公共圖書館如何發揮它在紅色基因傳承育人中的地位和作用,取決于工作人員的素質。沒有先進的工作人員,就不可能有先進的業務工作和優質的服務。公共圖書館要竭盡全力,千方百計地加強公共圖書館隊伍建設。要從工作需要出發,積極引進各類專業技術人員;組織工作人員參加學術活動;鼓勵工作人員鉆研業務,自學成才。總之,要采取各種各樣的方法和措施,努力提高每一個工作人員的政治素質、思想素質、業務素質,從而建立起一支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具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高尚的道德品質,廣博的科學知識和文化素養,堅實的專業基礎,有奉獻精神,熟悉館藏,熟悉讀者,精通業務的精良隊伍。把熱愛祖國的情操,獻身事業的精神,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傾注在自己的工作和行動中。圖書館員的愛國主義情操就是要表現在熱愛圖書館事業,熱愛圖書,熱愛讀者,嚴謹治學,堅持真理,團結協作,誠懇熱情,急讀者所需,想讀者所想,積極辟路書上,架橋學海,引讀者入知識的輝煌殿堂。用自己先進的思想,高尚的品德,優美的情操,模范的行動來感染和帶動讀者。通過我們勤奮求知的精神,認真負責的態度,熱情周到的服務去影響和教育讀者,感染讀者,啟迪讀者,在紅色基因傳承育人中身體力行,為人表率。
總之,公共圖書館要充分發揮在紅色基因傳承育人中的地位和作用,積極配合社會為“振奮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把讀者的紅色熱情引導和凝聚到為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偉大事業而勤奮學習上來,引導和凝聚到為祖國統一、繁榮富強做貢獻上來。為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為振興中華而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