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秋雯 許佐萍(常熟理工學院外國語學院)
如今,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微視頻作為新事物興起,正悄然轉變為當代信息傳播的生力軍。通過微視頻了解社會時事和熱點話題,無疑是時代發展數字化的新常態。互聯網時代下人們的信息接收方式靈活,比如乘坐地鐵上下班的時間,排隊等候的時間,抑或是工作之余的短短閑暇之時,人們都能從手機上接收到各類信息。微視頻通過其傳播覆蓋面廣、傳播主體和受眾體平民化、視頻時長短等特點,吸引著大眾的廣泛注意力。而城市形象的傳播途徑應該得到創新,因此我們可以抓住當下的流行趨勢——微視頻,充分利用其獨特優勢來推動城市形象的宣傳,制作高質量的微視頻,宣傳和提升城市的形象。
一個良好的城市形象可以為該城市增加附加值,提高城市競爭能力,從而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就目前傳統的城市宣傳片而言,都顯得過于官方正式,拍攝視角缺乏親民性,拍攝出來的宣傳片僅僅是站在“東道主”的角度來對本地進行官方的宣傳推廣,且宣傳渠道嚴肅單一;宣傳媒介大部分是廣告牌、橫幅、交通工具上的媒體等。而當代,手機是廣大民眾最離不開的電子設備,尤其在公共場合,人們總時不時地關注自己手機上的內容,因而,上述傳統的宣傳媒介不易引起民眾的注意。而微視頻卻能發揮其良好的時代價值,抓住民眾“眼球焦點”的優勢,轉化為宣傳城市形象的強大推動力。微視頻的宣傳有著很強的能動作用。一方面,微視頻從個人角度拍攝,帶有主觀性和親民性;用戶在拍攝之后可以自行剪輯與添加特效,帶給用戶極強的參與感和體驗感,使用戶更愿意參與到視頻的制作;當用戶宣傳自己拍下的城市形象[1]的同時,可以體驗到極大的滿足感和動力感。另一方面,微視頻更能給受眾帶來親切感,自然而然網友也更容易被這些普通且真實的微視頻所吸引,從而使得更多的人參與微視頻的拍攝,形成覆蓋率高、真實性強的“草根”宣傳。因此,這種小而美的微視頻對傳統的、有組織的城市宣傳模式形成巨大沖擊,給城市宣傳工作帶來全新思路,民眾作為直接體驗者,他們的態度更能代表城市形象[1]。因此,微視頻對于城市形象宣傳的作用不可估量,前提是要充分認識到微視頻宣傳渠道的必要性,適應創新思維,宣傳創新型城市。有效利用微視頻技術,延伸城市影響力,使美好城市形象在各地民眾內心留下深刻印象。
微視頻的最大特點為“泛在式參與”,這就為旅游城市形象的宣傳帶來諸多良好效益。例如,富有歷史文化氣息的紅色旅游基地,與當今充滿現代感的微視頻宣傳媒介相結合,會碰出怎樣的火花呢?很顯然,利用微視頻這一新媒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為紅色景區增添光彩。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解放軍報社時指出:“現在,媒體格局、輿論生態、受眾對象、傳播技術都在發生深刻變化,特別是互聯網正在媒體領域催發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讀者在哪里,受眾在哪里,宣傳報道的觸角就要伸向哪里,宣傳思想工作的著力點和落腳點就要放在哪里。”[2]。這就需要我們抓住契機,借助微視頻這一新媒體發力,突破紅色文化的時空限制,以開放包容的姿態展示在公眾面前,讓紅色歷史文化煥發“年輕光彩”。如果仍然堅持傳統的宣傳模式,不僅不能有效展現紅色歷史精神,而且會給受眾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視覺乏味,這必定意味著傳統宣傳模式是要落伍的。微視頻恰能使得歷史感與現代感的完美結合,使紅色旅游景區發揮自身優勢,釋放紅色文化的魅力,將紅色文化有效地植入微視頻新媒體中,來包裹和浸潤廣泛的受眾,這對紅色旅游的發展大有裨益。
當然,除了紅色旅游景區,其他類型的城市特色景點的宣傳也要緊跟時代步伐,牢牢抓住微視頻的發展趨勢來助力于景區的產業更新和快速成長,可以從景點特色、文化內涵、本土人情、生活方式、傳統習俗等方面選取城市形象宣傳的題材。此外,微視頻參與者的不唯一性和普遍性,可以使得宣傳更加快捷和廣泛,加速民眾對特定城市的認知速度,激發群眾的興趣。最后,微視頻的參與形式多為“雙向互動”,這也使得宣傳效果更加高效,也就是說,個人愛好者和地方宣傳部門都可以入駐微視頻平臺,通過發布微視頻進行傳播的同時,收到大面積用戶及時的互動,從中可以總結出民眾最真實的觀看感悟,對微視頻拍攝進行及時整改,以符合民眾偏好的呈現方式。正如西安市政府就充分利用了抖音這一微視頻平臺,將西安成功包裝成了“網紅城市”,對傳統觀念中的西安形象進行了二次建構,使之成為抖音上最熱門的旅游城市之一[3]。
就如今國內微視頻的發展現狀來看,微視頻用于城市形象宣傳已取得初步成效。本團隊以常熟沙家浜景區為例展開調查。團隊通過發布網絡調查問卷,收集了100份來自網友們的問卷反饋,令人可觀的是,通過微視頻而了解地方特色景點的用戶占58%,而常熟沙家浜正是此類型景點的代表之一,可見微視頻傳播有利于沙家浜風景區在人們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象。例如,至2021年8月8日,新浪微博上常熟市文體廣電和旅游局官方賬號“常熟旅游”發布微博數12763,粉絲數59萬。另一受眾頗廣的抖音視頻平臺上,常熟市文旅官方賬號“常來常熟”發布視頻數580,獲贊1.3萬,粉絲數5214。可見,常熟旅游的網絡宣傳已經有了一定的影響力。但是,其他平臺上資源和關注量很少,如微信視頻號上的“常來常熟”官微目前僅有35個旅游視頻,獲贊數平均達700多。B站平臺有“常來常熟”賬號,但還沒有任何視頻發布。我們也不難發現,起到一定宣傳作用的絕大多數為用戶主導,極少有地方政府會利用微視頻去向外界傳播城市形象。如今,微視頻平臺已經成為各類媒體競爭的重要市場,“2012年的‘快手’、2013年的‘秒拍’、2016年上線的‘抖音’和‘火山小視頻’,紛紛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4]。在微視頻用戶規模不斷擴大,涉及的市場范圍與行業越來越廣的同時,“微視頻內容的種類也越來越多元化,并不斷地融入各行業、各領域”[5],微視頻的廣泛應用在旅游業也不例外。通過調查,我們發現民眾十分認可通過微視頻宣傳旅游城市形象所帶來的效益。例如,突出城市特色文化和城市個性、強化了公眾對此城市的認識、利于公眾形成城市品牌形象的認知并給予支持等等。我們需要擴大微視頻在旅游推廣方面的應用,充分發揮微視頻傳播的社會價值,提升旅游城市形象,促進城市發展。
當然,微視頻在宣傳城市形象也存在不足之處。首先,微視頻的特點決定宣傳力度無法得到保證。因為自媒體的個體靈活性高,拍攝內容大多按自己喜好所拍,無法保證持續固定地拍攝同一內容。其次,微視頻的宣傳效果無法得到保證。隨著某一城市的“走紅”,微視頻分享者也會隨著增多,這在一定程度上會讓網友產生視覺疲勞,消磨網友的觀看興趣,因此會產生游客量減少等負面影響。最后,微視頻宣傳可能會轉變為不良的商業化模式。隨著某地游客量的逐步增加,許多旅游地會利用微視頻平臺進行各種商業化發展,只顧盲目追求利益,無法真正為旅游地謀劃長期發展,損壞原本良好的形象。我們需要制定出一系列相關措施來有效消除不良的宣傳壁壘。微視頻的優質發展需要采取相應措施。第一,如控制合理宣傳頻率,杜絕低質量微視頻的傳播等,以此來加大受眾的參與度,增強發布者與觀看者的互動,來達到一種良性循環模式,使受眾體驗到微視頻帶來的積極性并保持長久的活躍度。第二,可以通過微視頻平臺進行商業化發展,但要建構合理的盈利模式。如可以通過微視頻宣傳當地的文創產品,特色美食,優惠活動等,使得受眾提前感受到此地的游玩價值;杜絕一切“強買強賣”的盲目盈利行為,要在健康的盈利模式下,發揮長期潛力,塑造該城市在民眾心中的美好初印象。第三,技術層面上,微視頻平臺需要及時解決視頻上傳或播放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以致給受眾帶來不好的觀看體驗;研發團隊還應不斷進行技術革新,加強技術支持,開發微視頻的更多現代化、科技化、便利化的功能,使受眾感受到優質的體驗,穩固微視頻在越來越多人心中的信息接收的重要方式的地位。第四,政府及相關部門需要加強市場監管,官方要及時介入,保證受眾的個人利益。微視頻只有在健康優質的網絡環境中,才能得到真正的發展,才能發揮其特有的市場魅力,同時也可以提高城市影響力。總之,微視頻之于城市形象的宣傳作用仍需進一步提高,積極效益要繼續保持并最大化,負面影響要及時改進并提供解決措施,如此才能真正推動微視頻的良性發展,充分發揮其對于城市形象建構的強大作用。
新常態下,新興事物微視頻的出現使得信息傳播和獲取更加便捷,因此文化傳播的模式也得到了新的發展空間。我們要充分發揮微視頻和旅游城市宣傳的有效結合,發揮微視頻在宣傳城市形象中的獨到價值,來推動城市旅游業的發展。通過提高微視頻的時代適應力和加強微視頻的品質化發展,才能更好更高效地宣傳城市內涵,有效推進旅游城市形象的建構。從長遠發展來看,微視頻將會在城市形象的建設中起到主流作用,因此我們要積極響應社會群眾和地方部門的共同參與,讓微視頻成為城市宣傳的重要窗口,共同為構建美好的城市形象而努力。
相關鏈接
1995年3月,國家旅游局發出《關于開展創建和評選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活動的通知》。1996年4月,國家旅游局在北京召開了部分城市旅游工作座談會,拉開了全國創優工作的序幕。經過1997年的深入調研和積極籌備,1998年,國家旅游局出臺了《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檢查標準(試行)》和《中國優秀旅游城市驗收辦法》。同年,經國務院、中央文明辦同意,國家旅游局成立創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指導委員會,為創優工作順利開展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2003年,國家旅游局頒布了修訂后的《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檢查標準》,為創優工作確立了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