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晉江市紫帽鎮中心幼兒園 蘇安燊
幼兒園孩子正處于學習能力較強的階段,音樂的理解能力和感知能力培育是促進幼兒全面健康發展的關鍵。教師要聚焦領域內的核心經驗,實現對幼兒園音樂活動的全面創新思考,一方面豐富幼兒園音樂教育工作者的知識,另一方面創新發展音樂教育活動。
聚焦核心經驗就要整理教師的教學收獲,確保音樂活動的開展能夠游戲化,讓孩子們能夠在游戲活動之中更多地感受音樂的魅力,使得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發展的進程變得順利。
聚焦核心經驗的課堂探索過程中,教師要考慮音樂活動應該有著明顯的情境內容,嘗試更多地感受音樂與生活的關聯,實現生活化的探索,確保音樂活動能夠實現對個體生活經驗的啟迪,確保幼兒能夠真正地熱愛音樂。
聚焦核心經驗,創設真實的游戲環境,將孩子們熟悉的日常材料、生活經驗的積累滲透到孩子們的音樂活動中,有效地體現了音樂的游戲性、生活性、趣味性和操作性,讓原本有些“乏味”的音樂課堂變得充滿歡聲笑語。
聚焦領域內核心經驗,要重視探索創新經驗的內容。幼兒園音樂活動的開展之中,很多教師嘗試了創新的課堂經驗,這些創新的經驗如果有了高效的教學收獲,那么教師就應該嘗試多次開展,總結經驗,助力幼兒園音樂活動的有效開展。例如:教師開展了“肢體音樂”的創新教學嘗試,課堂創新組織孩子們根據音樂來想象嫩芽初綻和生長新葉的情狀,結合音樂感受和想象,并用肢體動作大膽表現。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教師組織了孩子們聆聽音樂,請孩子們思考:聽到了音樂,你好像看到了什么?這個時候,孩子們也許聽不出來,教師要及時告訴孩子們:這段音樂表現的是嫩芽生長的情況。我們再聽一遍音樂,然后大家想想嫩芽生長的情況,并做出生長的動作來吧,這樣孩子們會積極參與,形成想象。第三遍聽音樂,教師要配上自己的朗誦,給孩子們一些情境“芽苞苞長出來,一點一點長成了嫩芽。嫩芽抬起頭,太陽照著它,暖洋洋的。嫩芽又仰起頭喝雨水。就這樣嫩芽慢慢長成了一片綠綠的新葉子。”最后,教師播放音樂,然后請小朋友隨著音樂來做出嫩芽從地下生長起來的動作。這節課的創新嘗試,讓音樂活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所以教師可以在以后的課堂上不斷進行課程的二次加工,包括如下內容:(1)孩子們最后的表演時刻,給孩子們的胳膊上纏繞上樹葉的裝飾,更好地形成情境展示。(2)請一些表現力較強的幼兒商定用哪些動作進行表現,然后分成小組來進行集體表演。在這樣的聚焦課堂與創新嘗試的活動之中,教師不斷地進行課程的廣度與深度的探索,最后實現了有效的幼兒園音樂活動課程的嘗試。創新后,教師結合全部過程,總結經驗,特別是幼兒的表現要重點記錄,然后形成幼兒園音樂活動經驗,與其他教師的交流與互動,確保“音樂與動作相聯系”的創新嘗試能夠推廣開來。
聚焦領域內核心經驗,要聚焦家庭教育的成功經驗,實現對家園共建教學方式的整合。
首先,教師要結合園內的音樂活動內容,布置家庭音樂活動。例如:教師組織了“唱兒歌”的活動,選定一個兒歌的內容,然后形成教師與幼兒的互動,隨著音樂一句句地對話。比如《動物》的兒歌之中。教師說:“我說一,誰對一?什么動物橫著走?”幼兒回答:“你說一,我對一。河里螃蟹橫著走。”教師又說:“我說二,誰對二?什么動物蹦蹦跳?”幼兒回答:“你說二,我對二。草叢兔子蹦蹦跳。”在這個過程,教師與幼兒聽音樂唱歌,教師邊唱邊做相應的動作提示幼兒歌詞。
其次,通過課堂經驗的總結,教師發現很多兒歌都可以形成這種一問一答的形式,也可以配合音樂節奏來進行,便于操作,可以在家庭內推廣,所以就將這個布置成為家庭音樂活動的任務,請家長完成親子活動。然后,完成的親子活動要形成錄像,在班級網絡展示平臺上集中展示。
最后,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進行親子游戲活動的嘗試,游戲結束后收集家長對孩子音樂表現的反饋。例如:組織“大灰狼來了”的游戲內容,聽著音樂節奏,低沉緩慢的旋律來了的時候,家長與孩子們就乖乖原地蹲下不動躲避大灰狼,然后在音樂變得輕松之后再動起來。在這個游戲過程中,幼兒感受到不同調子的音樂風格。教師精心組織了家庭音樂活動,那么活動的效果要如何及時收集反饋結果?建立家長聯系的網絡平臺,然后互相溝通,收集孩子們的音樂活動參與的積極性、音樂領悟的表現,以及學生對哪方面的音樂活動更為向往。
聚焦領域內核心經驗,要把生活經驗融入課堂,讓學生形成生活音樂的敏感性。音樂教師在組織幼兒園音樂活動的過程中,要把教師和幼兒的生活經驗,設計成為音樂活動內容。
首先,教師要聚焦對自然的生活感悟,生活之中對自然的觀察和感受,其實都有音樂的表現。例如:下雨是孩子們生活之中經常見的自然現象,雨水落下的聲音其實有著充分的音樂表現力,很多音樂都是以雨聲為基礎的。基于此,教師請孩子們結合生活經驗來說一說下雨是什么樣的聲音?孩子們就會說雨聲是噠噠噠的,暴雨會有嘩嘩嘩的聲音,還會有風聲。然后,教師播放出雨聲的音樂,讓幼兒體會到不同的雨聲會帶來怎么樣的感受,體會到音樂帶給人的美,是其他領域所不能替代的,樂曲永遠的旋律美,歌詞蘊含的語言美,表演中展現的形態美,還有演唱時的意境美,都能陶冶情操,凈化心靈。例如:安靜的小雨會帶來寧靜的感覺;暴風暴雨帶來緊張的感受。
其次,教師要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之中的任何場景,其實都可以用音樂表達出來。例如:廚房的雜亂,有音樂《廚房的交響曲》的表現;家庭的溫馨有許巍的《我的家》。這樣聚焦生活經驗的音樂活動主要是讓幼兒了解聲音的表現力,增強對聲音的敏感性。
最后,總結這些教學經驗,教師要重視捕捉周圍環境中符合音樂欣賞知識、與幼兒生活經驗相結合的“生活現象”,采集環境、生活中的聲音,引入幼兒的學習中,豐富音樂活動內容,提升幼兒的音樂感知能力。
幼兒的音樂教學是整個課程的重點,是培養孩子節奏感和表達能力的重要途徑,對培養孩子健康的身體和心理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聚焦領域內核心經驗,教師要善于總結經驗,在幼兒音樂教育中應該摒棄完全功利性的、單純技能性的教學,重視音樂素質的培養和能力的發掘,將自己的課堂活動經驗與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緊密結合起來,實現教育理論指引課堂實踐,課堂實踐反饋與對教育理論的理解,這也是聚焦核心經驗的關鍵所在。
聚焦領域內核心經驗的過程中,教師的主觀能動作用是關鍵,也是提升音樂活動創新開展與發展的源頭活水。作為幼兒園音樂教師,教師必須不斷地自我提升,自我學習,進一步提高保教質量。同時,教師要重視利用集體的智慧經驗,多與其他教師進行交流,實現對反饋經驗的再次處理,實現對課程理念的互動、交流,教師在實踐中不斷地探索,自然會更好地實現對音樂活動的有效探索。
聚焦領域內核心經驗要重視形成音樂活動的延伸,其實如今的幼兒園音樂課堂活動經驗,教師是具備的,很多幼兒園音樂教師都能較好地完成音樂教學任務,但是這不是教育的終點。教師要聚焦核心經驗,將音樂課堂上的教育技巧延伸到課后,甚至延伸到其他領域的內容之中,形成幼兒核心素養的全面培育。
綜上所述,幼兒園教育活動之中,音樂活動不止于音樂課堂,而是能夠全面影響幼兒的發展,為幼兒的綜合素質奠定良好基礎。音樂活動的有效開展需要教師利用集體的智慧經驗,聚焦自己的核心經驗,形成音樂活動的延伸,實現有效的嘗試,增加幼兒的音樂興趣,同時也激發幼兒的表演能力,促進幼兒全面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