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刻汲取湖南省耒陽市源江山煤礦“11·29”重大透水事故和青海柴達爾煤礦“8·14”重大透砂透水事故教訓,認真貫徹8 月16 日全國安全防范工作緊急視頻會議精神和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領導8 月14 日的批示要求,湖南煤礦安監局采取“六個強化”措施,防范化解當前煤礦安全風險。
一是強化憂患意識。目前湖南大部分煤礦基礎薄弱、安全投入不足、依法辦礦意識差,發生事故的風險依然存在,必須時刻居安思危,樹牢“嚴格執法、嚴格要求就是對煤礦最大關心、最好支持”的監察理念,堅決扛起杜絕煤礦重特大事故的政治責任,切實保護礦工生命安全。
二是強化風險研判。及時掌握煤與瓦斯突出礦井的石門揭煤、原始煤體掘進、工作面接替等情況,及時研判,管控風險。著力制定“一礦一策”檢查方案,精準執法。
三是強化分類指導。認真組織開展第二輪安全生產大排查,加大執法力度,重拳打擊非法違法行為。對正常生產礦井,嚴格落實瓦斯水害防治“雙三十條”措施。對長期停工停產礦井,督促地方政府落實駐礦盯守制度。對恢復技改及整改礦盯死看牢。
四是強化遠程監察。充分發揮遠程監察作用,對CH4、CO 超限報警的,省局統計中心、應急值班值守人員要及時督促煤礦處置到位。針對7、8月份煤礦長期斷線和超限情況,由湖南煤礦安監局科技裝備處牽頭開展突擊檢查。
五是強化監督檢查。凡責令停產整頓煤礦,駐地分局要及時向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去函,督促地方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采取有效措施進行管控,督促省級煤礦安全監管部門暫扣安全生產許可證,督促當地公安部門停供火工產品、供電部門限量供電,督促縣鄉(鎮)人民政府落實駐礦盯守。
六是強化安全培訓。監察執法要堅持“逢查必考”。充分發揮長沙煤礦安全培訓中心自身優勢,“送教上門”,開展現場安全培訓,加大對安全生產管理等人員的培訓力度,切實提高從業人員安全意識和技術素質。
(稿件來源:湖南煤礦安全監察局)
貴州煤礦安監局針對貴州煤礦數量多分布廣、監察人員少、煤礦瓦斯災害嚴重等實際情況,注重發揮信息化實時監控、全面覆蓋、遠程分析等優勢,有力維護了全省煤礦安全形勢穩定,效果初步顯現。
一、實現數據匯“聚”,保持數據原狀上傳。一是推進數據匯聚全覆蓋。貴州省在2020 年已實現全省所有正常生產建設煤礦“三大系統”數據匯聚上傳。2021 年,爭取貴州省財政資金再增購150臺礦端前置一體機,對近期復工復產、長期停產停建需正常通風排水礦井的“三大系統”感知數據進行采集和上傳,確保全省煤礦“三大系統”感知數據匯聚全覆蓋。二是保持礦端原狀數據采集上傳。通過礦端數據采集前置機,將煤礦“三大系統”原始數據匯聚到“貴州煤礦礦用設備監察管理系統”數據庫,再通過“云上·貴州”平臺,“向下”把原始數據傳送到各縣、市、分局、省局,同時“向上”通過前置機向國家礦山安監局傳輸原始數據和系統展示應用。三是共建共享全省監管監察一體化集成平臺。與貴州省能源局共建共享系統,按省、市(分局)、縣三個層級,分級分類進行差異化管理。現已在全省煤礦安全監管監察部門的應急值班、遠程監察、現場檢查等方面投入應用。
二、報警標準“統”一,實現分級預警處置。一是系統語音報警標準統一。嚴格按照AQ1029、AQ6201 等標準設置,獨立開發語音報警功能。增加瓦斯數據分析功能模塊,對井下所有瓦斯傳感器數值進行分析,發現問題立即查處、及時管控。二是超限報警實行分級預警處置。對風險監測預警系統超限報警實行分級預警處置,對不同瓦斯濃度、一氧化碳濃度超限報警,分別明確不同層級監管部門進行處置。印發《貴州煤礦瓦斯超限分級追查制度》,對風險監測預警系統超限報警分級預警處置進一步標準化、規范化。三是加大系統應用操作培訓力度。組織產煤市(州)、縣(區)煤礦安全監管部門應急值班值守人員80 余人開展“風險監測預警系統”操作應用專題培訓9 期。年底,還將對煤礦上級公司分管負責人和值班人員150 余人開展專題培訓。
三、強化遠程應“用”,現場核查處理處罰。一是強化線上遠程巡查應用。省局每日不低于4次、分局不低于6 次“定時、適時”對風險監測預警系統開展巡查,針對系統發出語音報警和巡查發現超限異常等情況,及時督促煤礦按要求正確填報超限原因和處置措施。二是實行“4+2”分析研判制度。省局、分局值班人員堅持每日“聯網情況必查”“語音超限報警必查”“當日超限報警排名必查”“井下帶班領導情況必查”等“四個必查”。省局帶班領導每天早08:30、晚21:00 開展“兩次視頻調度會商”,集體分析研判異常情況,逐項檢查指導報警處置工作。三是遠程監察形成強力震懾。通過風險監測預警系統提前發出預警,對瓦斯超限濃度≥1.5%、持續時長超10 分鐘和濃度≥3%、持續時長超5 分鐘的超限報警實施線上遠程監察和現場核查,嚴厲打擊人為破壞監控系統傳感器、系統數據上傳造假、瓦斯超限作業和安全監控系統不能正常運行仍組織生產建設等違法違規行為。
(稿件來源:貴州煤礦安全監察局)
2021 年以來,河北煤礦安監局著力推進全省煤礦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集中攻堅,強化煤礦安全生產大排查,對全省59 處煤礦開展了全覆蓋排查,共查處安全隱患1964 條、重大事故隱患6 條。
河北煤礦安監局緊緊圍繞安全管理、重大災害治理兩個重點,集中對河北省生產建設煤礦開展重大風險會商研判,從煤礦企業及其所屬煤礦兩個層面逐一進行剖析,并根據瓦斯、水害、沖擊地壓等重大災害精準施策,研判“一礦一策”“一面一策”編制審批、總工程師日分析制度落實等內容,深入剖析安全監控、瓦斯治理、水害防治、沖擊地壓防治等方面存在的重大安全風險。
河北煤礦安監局研判煤礦企業采掘銜接緊張、重大災害治理時間空間不足等重大風險,并根據安全管理保障措施,研判月度重大安全風險預警信息發布、遠程監察日報制度落實、勞務派遣用工、鋼絲繩檢測檢驗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風險,將發現的重大安全風險通報給煤礦,督促其落實防控措施,并以此為重點科學制定大排查清單。
同時,河北煤礦安監局對全省36 處雙停及關閉不到位的小煤礦的提升設備拆除、礦井供電、警示標志設置等情況進行全覆蓋排查;針對18 處煤礦的47 個井口未懸掛警示標志、未實現遠距離斷電等問題,第一時間向煤礦下達意見書,并通報當地人民政府;對生產建設小煤礦開展突擊夜查、井上井下協同檢查,共發現安全隱患224 條,暫扣安全生產許可證3 個,對小煤礦形成有力震懾。
河北煤礦安監局緊緊圍繞煤礦瓦斯、水害、沖擊地壓等重大災害防治,開展“一通三防”專項監察,重點督查瓦斯防治“一礦一策”“一面一策”落實情況;開展水害防治專項監察,完成水害風險預警及防控系統建設,實現全省受水害威脅嚴重煤礦全覆蓋在線監測;開展沖擊地壓防治專項監察,并對沖擊地壓礦井周邊大采深煤礦煤層、頂底板沖擊危險性鑒定報告進行全面分析、研判。
另外,河北煤礦安監局深刻吸取近年來的事故教訓,組織各監察分局聯合產煤市應急管理局、國網供電公司召開轄區煤礦企業汛期供電安全風險分析研判會議,推動各市對轄區煤礦供電系統開展安全檢查,對全省18 處煤礦開展爆炸物品安全管理和井下爆破作業專項監察,對全省25 處有人員入井小煤礦副井提升系統開展專項監察,并深入剖析根源性問題和矛盾,研究制定行之有效的技術措施。
(稿件來源:中國煤炭報)
為深刻吸取青海柴達爾礦“8·14”潰水潰砂事故教訓,山東煤礦安監局第一時間安排部署,將事故警示信息轉發至煤礦企業和地方監管部門,并組織召開黨組(擴大)會議,傳達學習中央領導同志指示批示精神和國家礦山安監局工作要求,研究提出10條對策措施,抓好當前山東煤礦安全生產工作。
一是持續堅持“四不兩直”監察組織方式。深入研判分析受地表水、老窯積水、承壓水等水害威脅的煤礦等情況,立即開展防潰水潰砂專項檢查;更多采取周末、節假日、夜間等檢查方式,保持執法監察“無規律”,使企業時刻保持迎檢狀態;做實“解剖式”監察,集中優勢兵力,實施大兵團作戰,對礦井查深、查細、查透,并將查處問題通報上級集團公司和地方監管部門,督促其舉一反三,防止同一問題反復出現;發揮局領導示范帶動作用,做好局領導嵌入式執法。
二是研究制定停產整頓礦井盯守辦法。研究制定落實地方政府盯守任務的具體辦法,督促地方政府履行對停產整頓礦井日常盯守職責;研究通過監控系統監督停產礦井日常動態的專門辦法。在分局下達停產整頓指令后,省局和分局兩級值班室納入每日每班值班重點內容,實施實時監督。
三是逐礦研究提出重大風險管控清單。監察分局主要負責人牽頭、監察組組長具體負責、礦井聯系人深度參與,定期(每月或每季度、根據礦井生產動態情況)組織對煤礦逐一進行綜合風險分析研判,制定對應管控措施,實行“清單化”管理;推動濟寧、菏澤地區監管部門研究提出本區域水文地質條件區域評估報告,堅決防范水害、潰泥潰漿事故發生。
四是緊盯已進入回撤期、即將關閉和已進入關閉程序礦井。超前研判擬關閉退出礦井在關閉前主要系統可能出現的各種異常情形和重大風險,督促煤礦企業制定對應管控措施;督促地方政府強化礦井關閉期間安全監管,督促關閉到位;省局班子成員加強對納入關閉名單礦井所在地區的聯系指導,把礦井關閉退出情況納入日常巡查檢查重點。
五是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強化對檢查方案審核把關,確保檢查方案與監察執法計劃保持一致;強化擔當意識,遇到問題要主動思考、善于思考,匯報問題和有關情況時要提出自己的觀點,拿出解決方案;強化工作落實,分析匯總煤礦安全管理人員安全工作記分辦法,符合約談條件的及時組織約談,并做好相應宣傳,放大警示效果。
六是進一步規范監察執法。做到監察執法程序完備,對查處的問題隱患,特別是重大隱患,該移交的做好移交,并及時跟蹤督辦;強化證據意識,對發現的問題第一時間搜集固定證據,確保形成完整可用的證據鏈。
七是組織重大隱患解剖分析培訓班。針對今年以來查處的24 條重大隱患,組織深入分析隱患原因、暴露的問題,提出針對性防范措施,引導全省煤礦舉一反三對照自查自改,并努力實現以下目的:嚴控重大隱患增量,引導煤礦企業依法依規生產;消除重大隱患存量,引導煤礦企業主動自查自報,運用差異化執法機制,消除歷史上己存有的重大隱患。
八是籌備組織召開監管監察座談會。根據近期對地方政府的監督檢查情況,深入梳理總結,查找差距不足,并提煉各地方政府好經驗、好做法,向全省其他產煤市推廣,真正推動地方監管部門素質能力、監管水平提升,形成監管監察合力,共同防范和遏制煤礦事故發生。
九是建立定期通報煤礦安全問題和隱患機制。每月對監察執法情況進行匯總分析,通報地方監管部門,督促其舉一反三組織開展對照式檢查,解決問題隱患重復出現,破解“屢查屢犯”的難題。
十是籌備召開全省四季度煤礦安全生產會議。針對四季度煤礦事故的高發和易發特點,強化安全提醒,防止煤礦搶工期、趕任務,冒險蠻干,超前預防“四季度事故高發現象”。
(稿件來源:山東煤礦安全監察局)
為認真吸取近期省內外煤礦潰水潰砂事故教訓,2021年8月23日,四川煤礦安監局、四川省應急廳印發《四川省煤礦井下防潰水潰砂專項檢查工作方案》,決定從8月19日起至9月底開展全省煤礦井下防潰水潰砂專項檢查,堅決防范遏制煤礦井下潰水潰砂事故發生。
(1)開展全覆蓋檢查。成立由四川省應急管理廳黨委書記、廳長,四川煤監局黨組書記夏鳳儉為組長的專項檢查領導小組,選派38 名煤礦安全監管監察人員和防治水專家組成5 個檢查組,由廳局分管負責人帶隊下沉一線,以73 處正常生產建設和啟動隱患整改礦井為重點,對全省所有安排有人員入井的190 處煤礦開展全覆蓋防潰水潰砂專項檢查。
(2)突出潰水潰砂防范。對73處正常生產建設和啟動隱患整改礦井重點檢查防治水基礎管理情況、井下防治水措施落實情況、水害應急處置措施落實情況等18類100項內容;對117處安排有人員入井的長停礦井重點檢查汛期“三防”、礦區地表水體或積水情況等4 類20 項內容。防范煤礦淺表開采與地面導通產生裂縫或開采后與地表水、老窯積水和上覆強含水層導通產生重大隱患造成人員傷亡事故發生。
(3)狠抓問題隱患整改。市、縣煤礦安全監管部門嚴格落實屬地安全監管責任,督促煤礦對標檢查清單開展自查并按“五落實”要求整改,對檢查發現的重大隱患進行掛牌督辦,由煤礦安全監管專班監督停產停工整改(整頓)礦井隱患整改到位。同時,督促地方政府嚴格驗收程序,嚴把煤礦復工復產安全關,做到隱患整改銷號一處、復工復產驗收一處。
(4)堅持嚴格執法。對存在重大隱患生產建設的煤礦,依法責令停產整頓,依法暫扣安全生產許可證,并倒查相關單位和責任人的責任。發現涉嫌安全生產違法犯罪的,堅決移送司法機關處理。對專項檢查發現的突出問題和共性問題,及時向有關地方政府及部門提出監察建議;對專項檢查中發現嚴重違法違規行為或問題突出的地區,由廳局聯合約談有關地方政府及部門、煤礦企業。
(稿件來源:四川煤礦安全監察局)
日前,陜西煤礦安監局銅川分局在黃陵縣店頭宏興煤業有限公司(簡稱“宏興煤業”)召開會議,針對該監察分局查出的宏興煤業存在的違法違規行為,進行行政處罰公開裁定。
黃陵縣工業和煤炭局相關人員及該縣部分鄉鎮煤礦礦長參加。
在公開裁定開始之前,裁定小組認真制定了裁定議程。
裁定現場,主持人向當事人告知其權利和義務,并當場詢問當事人是否申請回避。
隨后,案件承辦人員列舉了宏興煤業的違法事實,提供了有關違法事實照片、調查筆錄等證據,并現場指出了該案件涉嫌違反的相關法律規定、處罰依據和擬給予的行政處罰。
主持人針對承辦人員提供的證據向當事人進行了核實,同時重點對取證程序是否合規、是否存在誘供行為進行了核實。
宏興煤業負責人表示,取證過程合法、出示的證據真實、違法行為屬實,并對此次違法行為原因進行了陳述,表示已經制定了相應的整改措施。
裁定小組最終形成了裁定意見并當場宣布。
通過此次公開裁定,宏興煤業負責人對違法行為有了深刻認識,并對違法原因進行了反思檢討,表示誠心接受處罰、認真組織整改。
同時,參加公開裁定的黃陵縣其他煤礦負責人也接受了一次深刻的警示教育。
現場多名煤礦礦長發言表示,一定會引以為戒,增強法律意識,強化依法辦礦、依法管礦理念,進一步夯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
(稿件來源:中國煤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