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印發《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全面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細化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關于人社領域的目標任務,是未來5 年人社事業發展的重要指導性文件。
《規劃》明確了“十四五”時期人社事業發展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提出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推動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政策改革創新為主線,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深化改革,堅持系統觀念,堅持依法行政。《規劃》展望了2035 年人社事業發展遠景目標,提出“十四五”時期人社事業發展的六大主要目標,并從支撐主要目標實現、突出人社領域發展重點出發,提出了19 項量化指標。
《規劃》部署了“十四五”時期人社事業發展6個方面重點任務,包括:推動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激發人才創新活力、深化企事業工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提高基本公共服務能力和質量等。在重點任務中設置了13 個專欄,部署了一系列具有創新型、突破性的重大政策、重要改革舉措、重點行動計劃。
為統一思想、形成合力,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規劃的重要內容,2021 年6 月30 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組織召開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實施動員部署視頻會。會議強調了《規劃》的重要意義,解讀了《規劃》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內容,要求各級人社部門提高站位,服務大局,切實抓好《規劃》實施工作,全面完成《規劃》提出的各項目標任務,推進“十四五”時期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高質量發展,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中作出積極貢獻。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及配套文件有關要求,加強電力市場行為監管,維護電力市場交易秩序,促進和規范跨省跨區電力市場化交易,從2020 年下半年開始,國家能源局組織開展了對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總部層級以及北京電力交易中心、廣州電力交易中心的專項監管。此次監管重點圍繞跨省跨區電能交易組織和執行、輸電通道調度運行和清潔能源消納、市場運營機構履行主體責任、電能交易合同簽訂和調整、電費結算、市場交易信息披露和報送等6 個方面工作。
專項監管發現,4 家單位在交易組織、執行、結算等環節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主要體現在跨省跨區送受雙方直接交易市場化程度較低、電力交易組織不合理、執行國家電價政策不嚴格、交易調度各環節管控不規范、電力資源優化配置不充分、合同和協議管理不嚴格、信息披露和報送不及時、履行市場運營機構職責不到位等。
近日,國家能源局就專項監管發現的問題向4 家單位進行了通報,要求對照監管問題清單,逐項整改,并于年底前向國家能源局書面報告整改情況。
國家能源局將根據各單位的整改情況,適時組織開展“回頭看”,同時還將圍繞市場主體反映集中的重點問題,持續加強對有關單位的監管督導,切實維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有效規范電力交易調度和市場秩序。
山西省能源局日前發文要求做好2021 年全省煤炭儲備能力建設工作。
2021年,全省形成新增300萬t以上政府可調度煤炭儲備能力。其中,各市承擔150萬t;各省屬國有重點煤炭集團公司承擔150萬t,力爭達到200萬t。
各市承擔的新增煤炭儲備能力建設任務和各省屬國有重點煤炭集團公司承擔的新增煤炭儲備能力建設任務不得重復計算或互相包含。
通過政府可調度煤炭儲備能力建設,帶動增加商業煤炭儲備能力,力爭到2021 年底,在全省范圍內形成新增2000 萬t 左右的商業煤炭儲備能力,其中:煤炭企業儲備能力新增1000 萬t 左右,流通環節煤炭儲備能力新增1000萬t左右。
政府煤炭儲備由國家煤炭儲備和地方政府煤炭儲備組成。
(一)列為國家可調度煤炭儲備能力建設的企業
1.根據新增靜態儲備能力予以補助中央預算內資金投資專項支持。
中央預算內投資主要支持輻射范圍廣、項目規模較大的新增煤炭儲備能力建設。支持形成新增煤炭儲備能力的基礎設施建設,包括場地平整、主體建筑和附屬工程建設安裝、煤炭堆取料裝備及配套機械購置、安防設施和數據采集信息系統建設等,不包括鐵路專用線建設和土地征收費用。
2.優先給予進口煤炭配額。
3.與煤礦安全改造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掛鉤。
4.優先產能核增、煤礦手續辦理。
(二)列為山西省可調度煤炭儲備能力建設的企業
1.根據新增靜態儲備能力優先給予用于保障全省能源安全儲備收儲動用、運行調節等的資金補助。
2.在城鄉規劃用地、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優先政策支持。
3.在煤源、鐵路運力、中長期合同簽訂方面給予重點支持。
4.優先產能核增、煤礦手續辦理。
5.未列為山西省可調度煤炭儲備能力建設的企業不能申報國家可調度煤炭儲備能力建設政策支持。
(一)正在建設、已立項和擬立項建設的煤炭靜態儲備場地,能力不低于30萬t的項目企業均可申報。
(二)建設選址要布局在煤炭生產集散地、消費集中地、重點交通樞紐、主要鐵路運輸節點等區域,保障范圍要具備跨區域輻射能力。
(三)集疏運能力要滿足日常和應急條件下煤炭調運的能力,重點支持配備鐵路快速裝卸系統等技術裝備的儲備企業。
(四)鼓勵各企業儲煤場進行全封閉儲存,不能封閉儲存的,場地周邊應配備高于設計堆高或封存煤炭2m 以上的圍擋、防風抑塵網等設施;場地內應設置足夠數量的覆蓋、噴淋設施,同時應滿足各地的環保政策要求。
(五)必須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具備完善的安全、消防、應急防護等設施。
(六)在建設期間原則上不得變更建設主體,運營期間不得變更經營性質及內容。
7 月20 日前,各市能源局按照行政區域劃分組織各有關企業向各市能源局申報并進行初審篩選;各省屬國有重點煤炭集團公司組織所屬各煤礦企業、電力企業、運銷企業向各集團公司申報并進行初審篩選。
7 月30 日前,各市能源局和各省屬國有重點煤炭集團公司根據儲備任務分解初審篩選確定后,報山西省能源局。
8 月底前,山西省能源局將會同山西省發改委根據建設要求綜合考慮輻射范圍、集疏能力、環境影響等因素,組織有關專家通過現場核實、查驗資料、專家論證的程序,確定全省新增政府可調度煤炭儲備能力建設的項目和企業。
9 月底前,分別確定列為國家可調度煤炭儲備能力建設的企業和列為山西省可調度煤炭儲備能力建設的企業,并向社會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