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立寬
(瓊臺師范學院,海南 海口 571100)
大學生作為成長中的一代,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其全面發展至關重要。高校作為社會育人主陣地,如何在排球教育中增強學生核心素養培養是該項工作發展中必須高度關注的重點問題,這也是現代素質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排球作為典型的體育運動項目,能夠在豐富學生知識的同時,使之受到體育文化的熏陶,潛移默化中提升其綜合能力。核心素養培養是高校排球教育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但事實上,受多重因素影響,其中暴露出了一些問題,改革空間巨大。
體育核心素養是一個較為寬泛的概念。他指的不僅僅是一個人在日常學習中逐漸積累下來的體育文化知識、體育技能。同時也包含了一個人在不斷踐行體育運動過程中所形成的體育文化修養、強身健體意識、健康而規律的生活作息習慣,以及個人能力、態度、情感、品格、價值觀等,幾乎涉及了一個人體育運動相關的所有內容。一個人良好的體育核心素養的形成,不僅受先天遺傳素質的影響,同時更與后天體育教育、體育運動環境等有著極為緊密地聯系。
體育核心素養的盛行,主要是我國體育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為實現高質量的體育專業人才培育目標而提出的。以往的高校排球體育教學中,雖然我們的教育工作者并沒有形成較為清晰的體育核心素養培育觀,也并沒有結合排球教學特點對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進行專業化的細分。但得益于《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以及《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基本標準》等國家相關體育教育文件政策的科學指導。我國高校排球教育工作在實踐過程中,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發展原則,無論是對于排球教育課程設置,還是課余排球活動的組織,都能夠緊密結合學生排球學習、興趣愛好、身體素質等情況,充分滿足了學生的排球學習需求。[1]通過高校排球育人工作的開展,學生不僅收獲了豐富的排球運動知識技能,更收獲了良好的排球運動體驗及健康的體魄,自己的身心都感到了愉悅。這從另一方面來看,也是對體育核心素養培育的踐行,符合體育核心素養培育要求。近年來隨著“陽光體育”“全民運動”等倡議的提出,體育運動逐漸成為大學生日常生活學習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為做好大學生排球教育工作,越來越多的教師圍繞新時期高校排球教育改革開展了廣泛的探究,并在其課題研究中引入了體育核心素養培育理念。希望能夠在該理念的指導下,將高校排球教育工作提升到一個新的層面。由此來看,在我國體育教育事業不斷發展以及廣大基層體育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之下,體育核心素養培育環境已經形成。
客觀維度上來看,受多重現實因素的影響,目前我國高校排球教育與核心素養培養融合過程中仍舊暴露出了不少問題,改革工作勢在必行,并且有著較大的可為空間。通過對目前我國高校排球教育綜合情況的集中調查走訪,特將其存在的主要問題梳理如下:
一是,當前階段的高校排球教育方式滯后的問題突出,多以比賽欣賞、教師示范為主,組合上缺乏創新,常常忽視了學生能動地位,導致其興趣泛泛,繼而誘發了注意力不集中等系列問題。
二是,課程安排上排球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未做到公平對待。相比于其他體育運動項目,排球有著很強的競技屬性,必須要寓于實踐活動中。然而事實上,多數高校排球教育相關的競賽類活動缺失,其應用頻率不足20%,且項目設計單一,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大打折扣。
究其根本,上述高校排球教育問題的出現,受多重因素影響,集中體現在從業教師和教學管理兩方面。部分教師長期受傳統應試教育模式的渲染,與排球教育發展趨勢脫節,對核心素養理念的理解不到位。加之缺乏主動學習和創新的積極性,整體從業水平不高,是限制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重要因素。另外,教學管理方面,高校教研深度不足,系列活動組織缺乏必要的管理支持,尚未全面、深刻意識到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性,制約了相關工作進展。
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高校排球教育改革,是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必然走向,作為一項龐雜的系統化工程,對各環節工作組織提出了新的要求。作者基于上述分析,以問題為導向,結合實際情況,針對性地提出了如下踐行方略:
在現代素質教育體制的結構下,師生身份角色定位發生了巨大變化,牽動著高校排球教育改革大方向。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高校排球教育改革,對從業師資隊伍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他們的綜合素養水平表現直接影響了該項工作實效,因而相關建設尤為必要。為此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是,高校要加強對排球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視。高校應當樹立正確的師資戰略意識,擺正其在推動排球教育與核心素養培養融合發展中的定位,結合實際情況,細化崗位職責要求,并深入展開專項教研工作,提高他們的勝任能力,是保證后續活動順利實施的關鍵一環。在高素質水平師資隊伍的強力支持下,高校排球教育改革才能穩步推進,奠定核心素養培養的發生基點。
二是,加快轉變排球教師個人思想觀念。“不忘初心,有為才有位。不斷奮進,有位更須為”。排球教師傳統育人觀念的轉變需要從樹立正確的師生觀做起,突出學生教學主體地位,以學生為中心,關注關懷他們的個體發展,充分重視排球教育,意識到其對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積極作用,繼而引發學生的能動意識,使之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相關學習活動中去,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
三是,為教師個人能力提升營造良好的學術環境。高校要在全面反思核心素養培養視角下高校排球教育缺陷的同時,廣泛邀請學術大家、業務能手參與,培育校內濃郁的教研氛圍,不斷充實從業師資隊伍的知識涵養構成,了解行業發展前沿動態,共享有效實踐工作經驗,提升教學管理水平,激活他們的創新意識,強化其改革能力,使之更好地適應崗位需求。還要積極樹立體育教育榜樣典范,鼓勵排球教師創新行為。
四是,對于教師個體而言,亦需深刻意識到排球教育中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積極參與相關工作活動,善于通過網絡、教研等平臺吸收先進理念和有效經驗,有機地將之匯入到工作實踐中,從而滿足高校排球教育發展。
在以往的高校排球教育結構下,組織方式單一的問題突出,過度強調以教師為中心,忽視了學生能動感受,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學習興趣,且活動效率亦受到相應的影響。以現代素質教育改革為發力點,在體育核心素養的指導下,立足課程基礎,創新教學組織形式,最大限度地激活學生學習能動性。這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工作效果,潛移默化中達成核心素養培養目標。
在具體的踐行過程中,要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總體任務,結合高校排球教育特色特點,進一步細化學生體育核心素養,建立明確的育人目標。將排球教學中的知識育人、技能育人、道德育人、文化育人,以及學生管理等擺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尊重和突出學生主體地位、關注其個性差異的同時,關注學生在排球學習過程中的情感變化、心理感受等。立足實現學生排球技能、知識以及運動習慣、行為、情感、品質等的多向度發展。
在上述核心素養培育目標的導向下,為達到理想的育人效果。要求高校排球教師要結合排球教學特點,采用多樣化的育人方式方法,包括啟發式教學、合作式教學、互動式教學等適用于排球教學當中。尤其是信息化時代,在現代化教學技術的輔助下,體育教育創新亦是有了無限可能,能夠彌補傳統教學方式存在的不足,適用于不同體育教育場景、內容的教育工作。對此,教師要對高校排球教育深入分析,以學生個性差異和興趣偏好為切入點,找準教學觀念,合理選擇有效教學方式。例如,在墊球動作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形象的語言,引導學生想象潑水時的動作,啟示其主觀行為,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又如,在理論知識講解環節,充分借助信息化教學手段,基于“翻轉課堂”模式,引導學生做好課前預習,通過幾個圖文并茂的視頻片段,增強學生的主觀記憶和印象,以其喜聞樂見的方式提高教學效率。另外,教師還可將排球與游戲相結合,開展“模擬競技教學模式”。通過對排球賽前、賽中、賽后情景的模擬,讓學生在扮演雙方運動員、裁判、評委、觀眾等角色的過程中,收獲到良好的排球學習體驗。[2]由此來營造開放、自由的能動空間,潛移默化中激發他們的創新思維、合作意識,并錘煉其各種品質。值得著重指出的是,為了保證排球教育效果,達成核心素養培養目標,教師要緊密參與學生系列學習活動,及時切入指導,循序漸進地幫助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體育習慣。
總而言之,高校排球教育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是全面發展學生體育能力的題中之義。作為一項龐大的系統化工程,在具體的組織踐行中,首要依托高素質水平師資隊伍支持;其次立足課程基礎,創新教學方法,并有機地將之寓于系列實踐活動,實現學生技能與習慣、知識與行為、情感與品質的多向度發展。作者希望學術界持續關注此類課題研究,結合實際情況,提出更多更有效的高校排球教育中核心素養的培養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