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芬芬
(濟源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系,河南 濟源 459000)
隨著全球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的深入開展,創新力在國家競爭以及未來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突顯。產教融合作為高素質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重要抓手,在全球范圍內都得到了廣泛的重視。縱觀近現代的職業教育發展史,凡是職業教育發達的國家,無不建立了學校教育與企業實踐高度融合、教育與產業高度融合的教育教學體系,力求在學校教育之外保全職業教育的社會性,如德國的“雙元制”、英國的“三明治”、瑞士的“現代學徒制”等[1]。隨著我國進入社會主義新時代,在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的同時,市場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對營銷專業的人才需求量和培養質量都有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滿足市場需要,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高職院校實施的產教融合在營銷專業人才培養方面作出了一定的貢獻。但是營銷專業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注重理論知識的同時,實踐技能的培養同等重要。產教融合視角下的高職營銷專業,雖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在實踐教學方面依然面臨一些阻礙,需要不斷結合新時代的特點,不斷深化改革,突出學生的能力本位,促進實踐能力的提升。
筆者認為,當前深化高職市場營銷專業教學中的問題主要集中于三個層面。
高職院校的教學理念受傳統教學的影響較大,重理論輕實踐。而市場營銷專業是一門綜合性的交叉學科,同時具有與市場聯系緊密、實踐技能要求高、應用性強等特點。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的老師對市場營銷專業實踐教學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教學觀念與市場實際脫節,課程計劃和人才培養目標也偏離市場需要。比如,安排的理論課占總課時的75%左右[2],老師在課堂上大量灌輸理論知識,結合一下陳舊的案例分析,這種片面的教學方式不能跟隨新的市場變化,最前沿的資訊不能及時引入課堂。高職院校在開展實際教學工作時,由于經費投入不足、實踐課程不受重視,面臨實踐課程課時不足、深度不夠等問題。雖然近些年來,在應用型教育教學和產教融合的貫徹實施下,問題有所改善,可整體上實踐教學質量不達標。
由于市場營銷專業學科的特殊性,在開展教學工作時,必須與市場保持緊密聯系、理論聯系實際,讓學生在各種實習實訓課程中,深刻理解理論知識的內涵,同時提升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目前高職院校營銷專業在開展實踐教學時:第一,與校外企業開展合作比較少,合作層次不深,很多學校只是流于形式,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并沒有融入實質性的教學活動[3]。第二,學校也并不配備完善的市場營銷專業的實踐教學設施和場所。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加上經費不足,大部分高職院校并不會投入大量物力、財力去建設實踐教學基地。學生的營銷實踐實訓,形式單一,影響人才培養的質量。
教學質量的提高離不開優秀教師的教學和引導,良好的師資力量是人才培育的基石。高職院校普遍存在師資力量薄弱,師資隊伍不完善等問題[4]。首先,市場營銷專業是一個熱門專業,近幾年的招生規模迅速擴張,師生比例失調。從數量上,已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其次,教師水平層次不一,雙師型教師較少。市場營銷是一個與市場聯系緊密的專業,需要及時關注市場動態,教師不僅理論基礎扎實,能識別與了解最新的市場動態和行業前沿資訊;還要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高職院校營銷專業雙師型教師數量少,師資隊伍建設也面臨諸多問題:學歷結構不合理、高學歷教師少;年齡結構失衡,老年教師理論水平高,但與市場接觸少,青年教師教學經驗不豐富、缺乏教學技巧等。企業的優秀的營銷專家來兼職任課,也受諸多因素影響,形同虛設。雙師型教師數量少,師資隊伍不完善,不利于高職營銷專業的改革發展和綜合型營銷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結合當前我國高職市場營銷專業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為了提升高職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質量,要綜合施策,以產教融合為引導,更新教學觀念,明確教學目標,與企業密切合作,加強高職院校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實現產業與教育的協同共振、學校與企業的共謀發展。
教學理念是對學習活動和教學工作內在規律的認知活動,是指導教師從事具體教學工作的信念[5]。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內外市場的巨大變化,高職院校作為我國市場營銷類專業人才培養的搖籃,要秉承實踐出真知的理念,明確實踐教學目標。以市場就業為導向,以學生能力為本位,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與時俱進,不斷提高學生的就業技能和創新能力。首先,我們要統一思想,把實踐教學和理論教學擺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營銷專業要緊跟市場的發展變化,必須結合市場實際需求,把實踐教學貫穿于人才培養的整個過程中。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把實踐實習集中安排在畢業前夕,那時候學生忙于找工作,難以集中精力從實踐教學中學到知識[6]。高職營銷專業在合理增加實踐課程課時的同時,還要均衡分配到具體教學計劃中,可由畢業前夕集中時間,分攤到每個學年,安排形式不同、時間不等的實踐活動。其次,高職營銷專業,要制定明確的實踐教學目標,構建科學的教學體系。新課程的不斷改革,營銷專業的教學內容和課程計劃也做了相關調整。高職院校理應制定新的符合市場需要的和學科規律的教學體系,制定科學的人才培養目標[7];強化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正確引導學生了解學科與市場經濟之間的內在關系,深入市場和企業內部,加強實踐教學內容與具體工作崗位的融通度。
高職營銷專業的實踐教學的有效開展,離不開配套的實踐實訓場所和基地的支持。鑒于目前的發展現狀,首先,高職院校要加大物力財力投入力度,建立配套的營銷專業的模擬實訓基地,校內的實訓基地是教師全面實施實踐教學的有效載體,要做到與市場和企業真實的工作場景和崗位操作技能相一致的仿真模擬實訓室[8]。讓學生在校內就能感同身受工作環境,以更好的貼近實際需要,為提高營銷專業學生的動手操作技能和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9]。其次,深化產教融合,加強校企合作,拓寬營銷專業實踐教學的途徑。企業參與營銷專業人才培養,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學生可以進入真實的工作場景中,能把理論知識更好地融入具體崗位中,加深對理論的理解,還能促進實踐技能的提高。企業相比高職院校,在場地建設、資金支持、技術技能上有無可比擬的優勢,高職院校營銷專業的實踐教學必須走產教融合的道路。
高職院校教師因社會地位低、薪資待遇系統不完善、激勵機制較為缺乏等原因[10],難以吸引優秀的人士加入,導致師資隊伍不完善,雙師型教師數量少。高職院校營銷專業需要為新時代培養理論知識水平高、實踐技能強同時具備創新創業能力的綜合型營銷人才,組建雙師型教師隊伍是應然之策。首先,加強校內教師的培訓,完善教師培訓系統。針對不同階段、不同層次的教師采取不同的培訓方法。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到提升自身素質水平的專業化培訓中來,同時也要進入企業進修學習,雙管齊下使教師成為一名合格的雙師型教師,為提高營銷專業人才的培養質量提供師資保障[11]。其次,在師資引入這一塊,也要加強校企合作,邀請優秀的企業營銷人才,走進教室,現身說法,擔任學校的兼職教師,能把企業優秀的文化、先進的管理理念、高超的技術帶進課堂,教學針對性更強,對學生也更具說服力,從外部充實雙師型教師隊伍。
從市場營銷專業本身的屬性來看,社會性、職業性是其本質屬性,教育與產業融合、學校與企業聯合、學習與生產結合是高職市場營銷專業育人過程中的應然狀態。在新時期深入推進高職市場營銷專業實踐教學建設,既要立足于市場營銷專業的特征,也要遵循其實踐教學的內在邏輯。總之,高職市場營銷專業實踐教學是一項綜合性系統工程,在實踐教學中,應牢牢堅守以產教融合為主線,加強校企合作,提升市場營銷專業的人才的動手水平和專業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