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慧麗 孫亦馨
(齊魯工業大學,山東 濟南 250300)
黨團班三位一體協同管理機制,即學生的黨支部、團支部和班委會在學生管理中共同參與、相互協調、互相配合,共同建設優秀班集體的協同管理模式,成為目前大學管理學生工作的重要方式。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不斷發展,研究生群體不斷壯大。在當前的研究生黨團班建設管理工作中,多數高校都是借鑒本專科黨、團、班的管理經驗,忽視研究生團體的特殊性,開展的活動不適合研究生,黨、團、班建設管理薄弱,不能完全激發黨支部、團支部的管理和組織能力。做好黨、團、班三位一體協同工作機制,充分發揮黨支部的引領作用、團支部建設的基礎作用,班委會的輔助作用,使三者協同合作的效果達到最大化,有效發揮“黨建帶團建,團建促班建”、黨團班合力培養社會主義建設合格接班人的作用。
研究生黨支部、團支部以及班集體的一體化建設工作一直是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相對薄弱環節,從現存的建設情況來看,三個組織普遍存在著人員重疊、辦事效率低下,成員履職意識偏差等問題。
研究生黨支部是研究生團體的基層黨組織,在學生團體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黨員學生的一言一行會潛移默化影響著青年學生。但目前,學生黨支部發展存在著一些問題。首先,黨員學生的作用發揮不夠明顯,雖然大多數學生都積極入黨,但部分學生的入黨動機不夠端正,多是自身利益驅動,在行動上沒有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真正發揮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的黨員學生并不多。此外,部分學生黨員缺乏幫助同學的積極性,未能在班集體中真正發揮作用。其次,研究生黨支部的建設不夠完善。目前,我國的研究生數量逐年擴張,黨員的選拔程序日趨復雜,對于輔導員來說,要考慮到每一個申請入黨的學生的發展過程是很困難的,對學生黨員的發展過程不能精準監控,學習成績和學生的工作表現往往成為評價發展黨員的單一標準,缺乏深層次的了解也致使黨員學生素質參差不齊。
研究生黨、團、班各有自身的工作職責和要求,在班級的日常管理中各司其職。但由于研究生黨支部、團支部、班委會工作對象復雜,往往存在交叉現象,因此,很多學生,特別是黨外學生,不能正確區分學生黨支部、團支部和班委會之間的關系和相應的責任。此外,研究生的黨支部、團支部和班委會雖然在日常的班級工作中常有合作,但效果卻不理想,其原因主要是研究生黨支部、團支部和班委會各自為政,相互間的職責界限很模糊,缺乏統籌規劃和溝通交流,信息不夠暢通。因此,進一步打通研究生黨支部、團支部及班委會的交流渠道尤為重要,需要建立有效的信息溝通渠道,在信息互通的基礎上進行協同工作。
班集體不僅是學校教學的基本單位,也是管理學生的基本載體。由于研究生這一群體思想相對成熟,其權利、參與、競爭和主體意識等方面的特征都日益增強,此外,由于研究生的學習和生活分散性大,大多數研究生的集體觀念薄弱,對集體活動的參與度較低,班級成員之間的交流不多,以自我為主,強調實現自我價值的特點顯著。面對學校傳達的任務,班委會成員往往不知道自己應該負責哪一部分內容,甚至出現互相推諉的現象。在班級的日常工作管理中,沒有明確的分工,導致出現無人解決的班級問題。甚至有些班級沒有相應的班級規范和制度,學生干部不僅對班級集體建設持消極態度,而且不能及時地向上級反饋學生的意見,導致班級凝聚力減弱,集體意識逐步下降。
我國正值社會轉型時期,社會問題、社會矛盾層出不窮,而研究生相較本、專科生而言,思想更加成熟,對社會各種熱點問題更加關心,對社會熱點往往更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但同時也面臨更大的社會壓力。在這種情況下,加強高校研究生黨、團、班一體化建設管理工作,培養研究生良好的政治思想覺悟尤為重要。
從理論層面講,研究生黨、團、班一體化建設的研究,豐富發展了高校黨建、團建以及班級建設的理論內容,為高校研究生黨、團組織的建設提供了一個可借鑒的理論范本,并可以對現階段高校研究生黨建領導團支部帶動班級工作模式的范本進行參考。此外,雖然在目前機關事業單位、國營企業和高校等領域,黨建帶動團建的研究成果比較豐富,但在農村、街道社區和新興的社會組織等領域,相關的研究卻略顯薄弱,通過研究生黨、團、班一體化建設的研究,可以為這些弱勢領域的有關研究提供一些理論參考。從實踐層面講,學生黨支部是高校黨組織的基層組織,是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基本支撐,要想真正發揮黨支部的領導作用,不僅在黨員團中得到認可,更要在普通學生團體中得到認同;團支部作為連接黨支部與班委會的橋梁紐帶,不僅是向黨支部輸入源源不斷的新鮮后備力量的重要陣地,也是維護學生團體相關利益,引導班委會更好進行學生工作的中心環節;而班委會是高校做好學生工作的基礎單位,一個積極向上的班委會是推動形成良好班集體的強勁力量,只有保證班集體的和諧穩定,才能使班集體團結凝聚。由此可以看出,推動研究生黨、團、班各司其職,三位一體協同合作對開展研究生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新形勢下,研究生黨、團、班關系密切,密不可分,良好的黨建工作起到了模范帶頭作用,為團支部和班委會建設奠定了扎實的思想基礎;良好的團建工作為黨培養出優秀的后備人才;良好的班建工作是黨建和團建工作得以開展的沃土[2],為此,架構研究生黨、團、班一體化運營機制,完善相應制度,以應對挑戰,實現新發展。
研究生黨、團、班一體化建設,不僅需要協同合作,還需要三個組織的精準定位,發揮黨支部的領導核心作用。黨支部主要的職責是把控好政治方向和政治站位,以及對學校工作做出一系列部署。黨支部要學會弄懂黨提出的一系列新觀點和新任務,貫徹中央各項思想政治政策和方針,管好團支部及班集體,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最大程度地加強控制對全局工作的控制力和凝聚力,為團支部和班委會有關工作把穩方向。
要想在最大程度上發揮研究生黨、團、班三位一體的協同作用,必須厘清三者間的權責關系。首先,黨支部作為研究生班級學生工作的領導核心,不僅要組織、教育學生,還要負責把黨的基本路線和方針政策落實到基層,但這并不是說,研究生的所有工作都由黨支部承擔。黨支部在涉及班委會和團支部的具體職能問題時,不應直接介入,而是應發揮協調作用。其次,團支部是研究生黨、團、班一體化建設的中心環節,不僅負責對廣大團員的思想教育情況進行管理,而且還承擔著為黨支部輸送優秀發展對象和指導班委會正確工作的重要職能。作為團組織最基層的部分,團支部與廣大青年保持最直接和最廣泛的聯系,是團一切工作的根基,沒有了團支部,共青團的思想教育、組織建設和獨立活動,特別是共青團的日常工作,都失去了立足點,即使是最好的工作理念也只是一紙空文。班委會主要負責班級的日常管理工作,是由學生民主選舉產生的管理班級集體的機構,其工作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調動學生的班級管理積極性。此外,在日常工作中還要主動接受黨支部和團支部的指導,并與之進行協調和配合。
任何組織的有序運行都離不開強有力的制度支撐,要想發揮研究生黨、團、班一體化的高效作用,必須有健全的規章制度作為協同工作的規范和保障。因此,要在原有制度基礎之上,進一步制定和完善日常管理制度、決策制度和考核評價制度等各項規章制度。[3]首先,研究生黨支部、團支部和班委會的工作內容不同,各自的工作職責和特點也不同,必須根據各自組織的實際情況制定實行相應的日常管理機制、會議機制和考核機制,完善自身決策機制,規范自身的建設和發展。其次,黨支部、團支部、班委員會要形成合作的工作機制和有效的執行機制,共同討論并制定協同工作的管理體系、會議體制和考核機制。要根據現有工作存在的難度和問題,不斷修訂和完善協同工作的規章制度,使三位一體工作體制更好解決實際問題。研究生黨支部、團支部和班委會作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陣地,是相互支撐的統一體,要使協同工作機制更好運營,更好地呈現協同工作的效果,需要三者通力合作和相互配合,堅決履行共同制定的規章制度。最后,三者要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監督機制是保證決策順利、有效實行的有力依靠,研究生黨支部、團支部和班委會不僅要進行自我監督,將黨支部、團支部及班委會工作透明化,三個組織之間也需要相互監督,定期召開工作匯報會議,每個組織的成員定期報告。此外,也要定期收集班級成員對不同組織的意見,及時改進組織工作。
研究生教育作為我國最高層次的高等教育,肩負著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高素質專門人才的重任。隨著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也面臨新要求、新任務,完善研究生黨、團、班三位一體的協同工作機制,不僅是當代高校研究生管理的新使命,也是為研究生學生群體提供更好成長成才的機會,更是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培養時代新人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