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忠利
(北京市大興區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北京 102601)
在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背景下,人們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關注度也隨之提升。相關部門需要對農產品質量安全進行保障,充分發揮檢測機構的職能,對相應配套制度進行完善,全面落實相關責任,應用先進技術和設備開展相關檢測工作,促進農產品質量的提高。
有機磷和氨基甲類農藥會抑制膽堿酯酶的正常性能,此種抑制作用與農藥濃度量之間的關系是正相關。通常情況下,酶發揮其催化作用,水解神經傳導代謝物,作用后的水解產物和顯色劑會產生黃色物質。依據分光光度計中的吸光度數值,計算抑制率,對樣品中農藥殘留的含量進行判斷。
酶抑制法在操作方面的常見問題主要表現在實驗室溫度與規定要求不符合,或者酶具有較低活性。通過對酶抑制法的影響,能夠迅速檢測蔬菜中殘留農藥的含量,大部分情況會設置膽堿酶對照空白,反應前后吸光度具有較小變化。人員操作干擾情況,例如操作人員使用設備不夠科學規范,工作臺的穩定性及電源電壓都會對檢測結果產生影響,導致有差異出現,在取樣時最好使用干凈容器和工具[1]。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我國農產品面臨更大機遇和挑戰,為了有效維護我國農民權益,必須加大農產品質量檢測力度,促進農產品競爭力的提高,不斷擴大農產品出口數量,提高農產品企業抵御風險能力,防止或減少對農產品市場的沖擊。
農產品質量檢測工作是農產品質量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內容,同時是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有效手段,并促進農產品質量檢測水平的提高,為我國農產品安全消費提供保障。
相關部門應加強對農產品的檢測,應用有效措施及時解決農產品質量問題,進而開展有針對性指導工作,有利于農產品專業化、標準化的發展,同時對我國農業增收有積極影響,全面提高我國農產品質量,提高農民生活水平[2]。
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工作開展時間較短,具有緩慢的發展速度,因此,相關專業人才嚴重不足。部分崗位技術人員不能充分認識此項工作的重要性,無法發揮出應有價值。除此之外,部分檢測機構正處于籌備建設階段,現有工作人員在能力素質方面不能滿足相關要求,對比同行業,管理機制中存在較大不足和問題,技術人員綜合素質能力嚴重偏低,表現在缺少經驗、能力、資質等。因此,相關部門需要對此給予高度重視,加大專業人才培養力度,促進農產品質量檢測效率的提高。
現階段,雖然國家已經陸續出臺一些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工作相關政策,然而,因為忽視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工作,使很多農業管理人員不能充分認識檢測體系,產生錯誤認知,增加了檢測工作開展難度。相關部門不重視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工作,宣傳力度不足,使工作人員自身職能不能得到充分發揮,弱化執法強度,不能為農產品質量安全提供 保障[3]。
缺少資金也是我國農產品質量檢測中的一個問題。因為資金不足,無法保障檢測人員薪資福利待遇,導致具有較高學歷和豐富經驗的人員不愿從事此項工作,檢測人員綜合素質能力比較低。此外,不能及時更新設備,使用的設備比較落后,無法有效開展農產品檢測工作,不能保障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因此也不能將檢測結果作為有效的執法憑證和監管依據。
現階段,針對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工作,我國一些基層干部檢測意識比較薄弱,不能深刻認識此項工作意義,同時具有落后的思想,沒有將專業的檢測儀器設備配置在農產品企業內部。與此同時,我國農村地區的農民也不重視此項工作,甚至不具備檢測意識,對于農產品檢測部門的相關工作沒有給予支持和配合,導致對檢測工作造成不利的影響。
對于農產品質量監測工作而言,相關部門不重視,管理部門之間溝通與交流不暢通、不及時,無法第一時間發現質量檢測中出現的問題;與此同時,質量檢測體質不完善,對相關工作人員產生不利影響,使其對待工作的態度不夠認真和嚴謹,造成市場中有質量不合格的農產品流入。
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工作涉及到很多部門,只有各個部門相互配合,相互協調,才能將此項工作順利完成。現階段,在檢測農產品質量安全方面,國內很多區域應用多個管理機構共同管理方式,導致整個體系的發展配合度嚴重不足,溝通與交流不暢通情況存在于各個部門中,默契程度很低。
現階段,部分農產品檢測機構具有較少數量的認證項目,并且具有較強的集中性,以種植業中農藥殘留及重金屬污染類為主,在水產品、農業環境、禽畜產品方面具有較少參數,不能全面反映農產品的生產特點,覆蓋范圍不足。
針對人才不足問題,相關部門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①專業技術人才薪資福利待遇需提高;②加大培訓技術人才力度,培訓內容包括基礎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促進工作人員綜合素質能力的提高;③制定相應培訓計劃,定期培訓技術人才,使其知識和技能得到加強,促進技術能力水平的提高;④針對技術人員,開展實踐演練,促進理論知識向實踐能力的轉化,確保工作人員能夠將理論應用于實踐工作中,為技術人員能夠真正勝任農產品質量檢測工作提供保障,培養一批具有高素質、高水平、高能力的人才隊伍。
相關部門必須加大宣傳力度,使人們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性進行充分認識,自覺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認識到農產品質量安全直接關系自身利益,一旦農產品質量安全無法保障,會給人們自身生命安全帶來嚴重威脅。對于國家而言,針對違法亂紀行為,需要加大管理力度和懲罰力度,嚴格禁止任意排放工業污染物,避免土地和水源受到污染,與此同時,需要加大農產品食品安全管制力度,促進政府工作效率的提高,保障食品安全[4]。
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主要包括以下方面投入,培訓檢測人員費用、引進設備費用、檢測工作產生的費用等。尤其是開展檢測工作時需要使用液相色譜儀,它具有較高造價,這是農產品質量檢測工作最高的花銷。由此看來,相關部門必須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提供充足的經費,保障順利開展農產品檢測工作,進而不斷完善農產品質量檢測體制,大幅度提高檢測效率和質量。
針對我國農產品檢測人員及農民檢測意識薄弱問題,相關部門需要加強宣傳教育工作,促進農產品質量檢測工作效率和質量的提高。①加強宣傳農產品質量檢測工作,促進農民安全生產意識的提高,進而保障農產品質量檢測工作的持續、健康發展。更好地維護人們的生命健康安全,實現農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②加強培訓農產品檢測人員,定期開展培訓工作,使檢測人員樹立較強檢測意識。
改善當前農產品質量檢測水平,需要對農產品質量檢測體系進行完善,主要從以下方面出發。①有關部門需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將先進的檢測設備引進來,促進檢測人員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運用科學的檢測方法開展檢測工作。②大力倡導種植戶種植綠色無公害食品,減少農藥殘留程度,促進農產品質量的提高。③借助網絡信息技術,對檢測信息開展管理工作,為檢測信息的查詢提供方便和快捷[5]。
①強有力的監督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礎。針對質量檢測工作中出現的制度混亂問題和管理部門不協調情況,企業需要將相關部門各項職能充分發揮出來,從而為有序推進質量安全檢測工作提供保障。②企業需要從自身發展情況出發,針對監管機構,制定合理的管理政策,對管理機制進行不斷優化,為管理機構的高效運轉提供保障,使自身監督作用得以發揮,加大農產品質量安全加大監控力度,實現企業持續發展的目的。③對于監管機構而言,需要將自身職能主動發揮出來,將各項規章制度貫徹落實到位,最終為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工作效率和質量提供保障。
對于部分檢測機構而言,需要與農產品生產特征及社會需求相結合,設置項目檢測參數,設置的產品種類無需太多,只要能夠滿足當地需求即可,針對主要參數、涉及到的安全指標,需要具備選擇性特點,還需保證具有高度準確性和可靠性。
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工作至關重要,它是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關鍵與核心。在開展此項工作過程中,必須滿足實際工作需求,樹立先進工作理念,健全相關監測體系,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及時解決發現的問題,實現現代農業持續健康發展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