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紅艷
(空軍第九八六醫院南區門診部,陜西 西安,710054)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潛伏期長,傳播性強,所有人群均為易感染人群。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的增加,人們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為保障醫護人員的生命安全,避免交叉感染,非定點收治醫院的防控工作顯得至關重要。科學有效的管理體系是做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預檢分診管理體系的實施利于疫情防控工作順利開展,保證醫療活動正常進行,保障醫護人員生命安全[1-2]。隨著疫情防控工作的不斷深入,我院不斷優化防控措施,大力開展工作人員的培訓工作,對所有就診人員實施預檢分診管理體系,嚴格分級排查,取得一定的成績,現作具體報道如下:
1.1 建立疫情防控“關口前移”機制為滿足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需求,關閉原各門診預檢分診點全部關口以及院內其他通道,實施單通道進出,全面管控所有進出行人員,避免院內交叉感染。
1.2 成立新冠肺炎防治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成立新冠肺炎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全面指揮疫情防控工作,各部門協同合作,共同參與疫情防控工作。
1.3 落實首診負責制工作對各級預檢分診點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嚴格按照工作標準執行,制定及更新預檢分診制度,及時督導預檢分診的落實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制定對策。
對于非定點收治醫院來說,疫情防控的重點是預檢分診工作,嚴格按照預檢分診環節開展相關工作,采用預檢分診單對所有就診者進行動態管控,確保就診者信息有效性與真實性,三級預檢分診體系層層把關,嚴格篩選就診者及其家屬,保證無遺漏者。合理保管所有預檢分診單,經醫患確認簽字后,存檔,保存在患者病例中。預檢分診單主要排查就診者的流行病學史,患者填寫前應告知故意隱瞞信息需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確保預檢分診單的有效性和真實性。
2.1 一級預檢分診建立三條單通道入口,將普通患者及家屬、醫護人員、疑似發熱患者區分開,所有人員進入時量體溫,并增設復檢區進行水銀體溫計測量。未發熱及無流行病學史者可前往二級預檢分診點,一旦發現發熱及有流行病學史者需登記發熱患者預檢分診信息。
2.2 二級預檢分診設立唯一進出通道,再次對就診者量體溫、詢問流行病學史。為未發熱患者分發預檢分診單,發熱患者則復測體溫,詢問流行病學史,并登記發熱患者預檢分診信息,指導患者帶好口罩,做好防護措施后將其帶至發熱門診就診。
2.3 三級預檢分診,落實醫師首診負責制患者憑借預檢分診單就診,醫生再次詢問是否發熱及有流行病學史。一旦發現發熱并伴隨流行病學史的患者,立刻通知護士,在其指導下做好相關防護措施并引至發熱門診,同時對診室進行全面消毒,預防感染。
2.4 四級把關陪護家屬管理加強對陪護家屬管理,嚴格排查,并登記陪護家屬疫情排查表,排查合格后發放陪護證件。
2.5 五級把關嚴控疑似患者進入診室及病區各接診科室設置預檢分診點,再次排查持有預檢分診單患者,填寫相關排查表。責任護士則再次排查陪護家屬,核對相關信息,及時發現漏項,及時修正。
我院自實施預檢分診管理體系以來,醫院共計篩查發熱患者7569人,照護留觀病房住院患者113人,無一例可疑患者進入院區內。各專科門診均正常開診,發熱門診和普通門診、急診工作分區診治,既滿足疫情防控需求,又能保證醫療活動正常進行。
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關鍵期,三級分診體系的形成,利于動態管控就診人員,將預檢分診關口前移,嚴格篩查風險患者,最大程度保證醫護人員生命安全[3]。增強全員的防控意識,加大篩查力度,保證預檢分診工作層層把關,確保所有進出人員篩查的有效性,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非定點收治醫院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任務[4]。成立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并橫向延伸出綜合協調組、診療專家組、物資供應組、審計監察組等多個部門,縱向成立三級疫情防控工作體系,全員協同合作,保證各項工作迅速對接。同時預檢分診系統的建立,方便對就診者實施動態管控及追蹤,并為其應用預檢分診單,有效保障了非定點收治醫院的安全性,真正做到疫情防控與群眾就診兩不誤。在本次調查研究中,我院作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非定點收治醫院實施預檢分診管理體系取得良好的成績,并無可疑人員進入院區,并未發生感染事件,保證醫護人員的生命安全。
綜上所述,預檢分診管理體系應用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非定點收治醫院是一種預防交叉感染的有效措施,既能保證就診者安全性,又能滿足疫情的防控需求,值得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