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夢媛(南陽職業學院)
新媒體營銷是一種新型的營銷方式。在了解新媒體營銷之前,先知道什么是新媒體。“新媒體”的概念源于1967年,由美國哥倫比亞廣播電視網技術研究所所長戈爾德馬克率先提出的。新媒體是相對于傳統媒體形式(如報紙報刊、廣播、電視等)的新的媒體形式,目前談的新媒體包括網絡媒體、手機媒體、數字電視等形態。比如我們每天都在用的微信、微博、貼吧論壇、頭條,我們瀏覽的視頻網站、嗶哩嗶哩、優酷,以及讓大家沉迷其中的抖音,還有豆瓣、知乎等。這些都屬于新媒體的范疇。
所謂新媒體營銷,也就是利用以上這些新媒體平臺和手段,開展營銷和推廣,進而獲取企業所需要的銷售線索,或者提升品牌曝光度、知名度。
客戶在哪里,營銷就該在哪里。今天的客戶,絕大部分是互聯網忠實用戶。他們的時間大部分花在網上,他們工作的時候對著電腦,休息的時候捧著手機,甚至在廁所的時候都在刷著抖音。他們的消費習慣與過去相比也發生了巨大變化:他們習慣了網購的豐富性和便捷性,他們會選擇在雙11、雙12囤貨,會留意微信上自己信任的微商,關注和購買他們的新品。他們在選擇物品的時候,價格不再是最重要的衡量依據,他們想要尋找一款與自己氣質調性一致的商品……所有這些消費特征和行為方式,都決定了今天的商家想要成功占領消費者的心智,就絕不能僅僅守著傳統的營銷模式進行銷售了。我們需要去客戶們光顧的地方,做吸引他們的內容,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新媒體營銷的一大顯著特點就是,以內容為核心。內容型新媒體營銷特點分析在新媒體營銷領域,大體上根據信息傳播的各個環節,對營銷進行分類和定義。我所說的內容營銷,是整個信息傳播鏈條上的中心環節,甚至可以說內容即信息,沒有內容也就沒有了傳播載體,營銷也就無從談起。常見的內容營銷形式有微信營銷、微博營銷、論壇營銷、新聞營銷、事件營銷等。內容營銷所包含的基本元素主要有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由此衍生出來的形式有圖文結合、動圖、H5場景等。
新媒體運營是依靠互聯網來實現信息推廣的,能夠即時地向每一個用戶傳遞信息。企業能夠根據不同的地域劃分來進行廣告投放,有的新媒體平臺能夠將廣告投放劃分到區。在進行產品促銷時,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相比具有更加明顯的優勢。
新媒體推廣是系統根據每個用戶不同的用戶屬性,用戶標簽進行不同的信息推送,與傳統媒體相比更加準確。并且通過新媒體運營能夠有效地降低成本,精準用戶投放,有利于提高用戶的轉化率。并且通過新媒體平臺能夠通過后臺檢測,將廣告投放的信息,清晰地展現出來,對于做好市場把控有十分有利的作用。
目前互聯網上存在著諸多定見首領,他們的微博賬戶運營推廣能力遠遠超過了官方企業微博的能力,定見首領的用戶投放更精準,用戶轉化率相比官方企業微博更強,究其原因是將官方企業微博轉換為靈活靈現的官方代言人,在用戶轉換過程中,具有更大的優勢,用戶在微博中進行互動更為方便和親切,拉近與粉絲之間的距離,從而更好地進行用戶轉換,有效把控市場,提升用戶黏性。
在有關“微博用戶定見首領調研問卷”中的數據反映出,諸多用戶成為定見首領粉絲的原因雖然多種多樣,但是均來源于定見首領某一方面的個人特征使得用戶產生共鳴,持續關注并成為忠實用戶。在廣告的推廣運營過程中,我們可以充分運用這一結論,為產品打造相適應的定見首領,將產品與其相互融合,通過定見首領的個人特質為產品進行廣告軟植入,精準獲取更多的用戶并提高用戶轉化率。實現品牌的營銷推廣。例如阿里巴巴的馬云、騰訊公司的馬化騰、京東的劉強東,這些企業家成功地將個人特質與公司理念目標融為一體,與公司用戶進行溝通交流互動,為品牌營銷建立互聯共通的方式。
我們可以觀察到,一個優秀的定見首領常常具備鮮明的個人特質,但長久提高用戶轉換率不單單是通過個人特質就能做到,定見首領對于用戶進行調研溝通,收集用戶不同需求,進行分類總結,滿足不同用戶的不同需求,從而提高用戶轉化率,提高用戶受眾面和滿意度。一個優秀的大眾傳媒想在互聯網上取得高質量的用戶群體,需要通過對品牌的研究進行用戶群體的選擇,針對品牌所受眾的用戶群體進行調研,滿足用戶多方位、多層次的需求,提供給用戶更高品質、多數量的選擇,從而提高品牌效應,增加互聯網流量。
現如今,品牌商的用戶群體已經成為廣告商運營媒體的主要資源,用戶群體具有更便捷、高效的推廣力,針對用戶群體這一渠道的合理有效運用,成為現行媒體運營商、廣告營銷商關注的重點之一。通過用戶群體資源的變現,有效提高媒體運營效率,提高廣告運營商營收規模,打造廣告商與用戶群體互利共贏的平臺,是媒體運營商資源運作的重中之重。廣告商通過媒體運營發揮用戶團隊的推動力,找到可以滿足用戶團隊相關需求的產品進行推廣,在維護粉絲渠道的同時,吸引更多的用戶進行推廣,增加品牌的影響力。
在粉絲成功轉換為品牌用戶之后,對用戶的使用體驗進行詢問和調研,可以有效提升產品的品質并與用戶建立長期有效的客戶黏性,增加客戶黏性,有利于品牌不斷發展做大做強。現代新媒體運營過程中,不光要注重吸引用戶流量,擴大受眾面,更需要對轉化成功的用戶進行長期的維護和經營,長此以往,在用戶中建立良好的口碑,通過用戶群體進行品牌效應的宣傳,在用戶和用戶周邊人員進行相互宣傳,擴大產品受眾群體,增加用戶數量和產品銷量,形成良性循環的運作機制。
隨著現代互聯網時代的不斷發展,多種多樣的新媒體不斷出現,用戶群體的可選擇性增加,用戶已經不再是傳統的在一個平臺進行消費購物,而是可以從多個平臺進行瀏覽對比后購買。品牌商想獲取更多用戶資源的情況下,需要在不同新媒體運營平臺上進行輸出,通過不同的平臺進行全方位的獲客,不斷增加用戶活躍度。比如:一件商品的傳統營銷模式是通過淘寶掛售或線下實體店進行營銷售賣,但在新型互聯網時代,我們可以通過拼多多、微博、微信公眾號、微商、京東、蘇寧、每日優鮮、盒馬生鮮、抖音直播、斗魚直播等多種平臺進行獲客,用戶資源的積累是產品運營的重中之重。
通過對互聯網用戶推廣調研問卷中數據顯示,每一個用戶背后所關聯的有效其他用戶不少于5人,重視用戶背后的人脈關聯,是有效推動產品運營發展的有效途徑。用戶是產品的第一使用者和傳達者,用戶對于產品的評價比品牌商的營銷更加具有真實性和沖擊力,通過用戶之間的口碑相傳,可以有效擴大獲客途徑,為該品牌的市場拓展提供強有力的推動作用。若產品用戶是坐擁十萬粉絲的定見首領,那么對產品的營銷推廣則具有事半功倍的效用,通過用戶人脈關聯,無須進行二次經費投入與調研,迅速傳播市場品牌,增加品牌影響力。
在互聯網時代,用戶流量更大程度影響著一個企業的成敗,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擁有眾多的用戶是企業健康良好發展的動力源泉,在互聯網時代每個用戶都具有一部手機,一部手機又具備多個平臺的情況下,企業的運營目標要不斷更新迭代。
(1)部分企業忽略了新舊媒體營銷環境的差異性,忽視了線上線下消費人群本身的差異性。(2)信息透明與品牌安全暗藏漏洞。由于信息不對稱,信息貧乏的品牌營銷主在選擇營銷平臺和合作對象時會處于不利的位置。加上數據造假、注水刷量、創意被盜、物料泄露等問題,亦給品牌帶來威脅。(3)人才匱乏。當前專業的新媒體營銷人才仍十分匱乏,且人們對營銷的重視程度普遍較低。企業的營銷管理人員多為年齡較大的管理者,在工作上可能欠缺創新精神,難以跟上新潮流。(4)全球化進程緩慢。企業國際化營銷發展缺乏國際營銷意識,加上專業的全球化營銷人才缺乏,全球化營銷進程緩慢。
與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雙向傳播的特點使得用戶之間互動性更強,便于及時得到效果反饋。在利用新媒體平臺進行營銷活動時,有助于建立品牌與用戶之間的情感聯系,有效刺激購買欲望,營銷達到的效果也更易于評估。且新媒體用戶規模不斷擴大,覆蓋用戶主要以消費力強勁的中青年群體為主。新媒體平臺潛在的影響力提供了巨大的營銷價值,新媒體營銷將成為未來營銷模式主流,各行業將繼續加大在新媒體營銷上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