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亞楠(陜西財經職業技術學院)
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現代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給了企業經濟發展更多的機會,也讓企業的會計成本核算面臨著更多的選擇。由于企業的成本結構隨著市場的發展和經濟的需求不斷地變化,企業也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成本核算方法,減少成本核算過程中存在的各項問題,才能保證企業在成本管理上的優勢。這就要求企業必須要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學習和采用更加先進的成本核算方法和成本管理技術,樹立正確的成本核算思想,提高會計人員的成本核算專業能力,切實地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在降低產品價格的同時依然可以保證企業產品的質量,為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搶得先機,占據主動。
首先,由于我國市場當前形勢變化多樣,變化趨勢過快,導致企業開展的一切經濟活動都變得更加復雜,風險也在加大,讓企業在開展會計成本核算的時候,很難有效應對,選擇的方法很難滿足實際需要,過于復雜多變的影響因素,讓企業在選擇時出現困難,制定的會計成本核算方法過于著急,存在不科學不全面的地方。
其次,企業在開展會計成本核算的時候,無法精確全面核算各類費用。這主要是因為企業的經濟活動類型較多,成本支出過于復雜,讓企業對每一項經濟活動的成本都進行有針對性的控制,對于企業來說過于繁瑣,很多企業會有選擇地進行取舍,難免出現一些失誤和遺漏,影響最終的會計成本核算結果。
最后,當前很多企業開展會計成本核算的時候,選擇的會計成本核算方法已經過時,難以發揮作用。時至今日,還有不少企業使用傳統人工記賬的落后方式,缺乏現代化的發展思想,也沒有充分利用最新的科學技術手段,導致企業的會計成本核算難以有所提高和突破。
企業會計成本核算內容不全面,已經成為很多國內企業開展會計成本核算的通病之一。很多企業將重點放在生產經營上,只對這部分會計成本核算比較重視,但是卻沒有想到企業的一切產品研發、市場營銷和售后服務,其實也是有一定成本支出的,這部分的會計成本核算絕對不能遺漏。然而,很多企業受到傳統計劃經濟時代的管理思想的束縛,這一點在國企中尤為嚴重,很容易主觀忽視一些生產管理外的成本,認為生產管理之外的成本較少,甚至可以忽略,就沒有將這部分成本納入企業的會計成本核算之中。這樣的結果,雖然是企業會計成本核算的結果顯示企業盈利,實際上企業的賬面上卻幾乎沒有錢。長此以往,會給企業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甚至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發展。
企業的成本會計核算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并不是一蹴而就,隨便就可以完成的,這就需要足夠的會計審計、會計核查與會計監督,而我國企業成本會計監管不足,是導致會計核算質量低下的主要弊端。企業的會計成本核算除了要對生產經營的成本進行會計核算,還要對生產經營所需的費用進行事前預算和事中查驗。然而,我國大多數企業的會計成本核算都是在事后才開始進行的,關注的重點也是項目完成的實際花費額度,缺乏項目完成過程中的會計監督,很難讓企業在項目或經營中的花費成本真正體現應有的價值,經常會出現不必要的浪費或預料外的開銷,這都在一定程度上給企業增加了成本,也影響了企業會計成本核算的最終結果的準確性。
企業會計成本核算制度不完善,會導致企業的會計成本核算沒有科學規范的遵循,無法得到合理有效的指導和監督,企業會計成本核算很難發揮作用,顯示正確的結果。不少企業甚至都沒有建立有針對性的企業會計成本核算制度,就按照自己的意愿隨意開展會計成本核算工作,必然造成工作的不科學與不規范,很難取得實效。有的企業雖然有自己的財務部門,卻沒有設立專門的會計成本核算專職人員,導致企業很多會計成本核算信息沒有專人處理或處理不及時,造成丟失或遺漏,影響了核算的結果。
對于企業來說,要想科學規范合理有效的開展會計成本核算,就必須要選擇適合企業自身條件和需求的現代化成本核算方法。企業可以根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和自身的實際發展需求,合理選擇適合自己的會計成本核算方法。而一旦企業真正確定了自己應該選擇和采用的會計成本核算方法,就不應該輕易放棄或更改,必需要全面考慮到企業成本管理的實際情況。一般情況下,企業選擇的會計成本核算方法也不是單一的,由于實際情況比較復雜,企業可以按需取舍,選擇一種和幾種適用的會計核算方法,將不同的會計核算方法融合適用,形成互補的合力,真正得到企業想要的正確的結果。
企業必須要開展全面規范的會計成本核算,才能保證會計核算的結果面面俱到,毫無遺漏,使得企業會計核算的結果更加真實準確,為企業的財務管理和經濟決策給與足夠的參考與支持。企業要充分利用計算機技術和電子信息技術,對企業的會計成本核算數據進行科學的收集、整理、分析、挖掘、記錄和披露,簡化企業會計核算的流程,提高企業會計核算的工作效率,為企業最大限度地節省成本,增加經濟效益。企業還要建立成本分析機制,開展持之以恒的會計成本分析工作,對于企業會計成本核算的結果進行分析與驗證,及時發現會計成本核算中的錯誤與遺漏,并給與針對性的妥善處理,確保企業的會計成本核算體系能夠不斷完善,得到健康發展。此外,企業還要適應國際化潮流,提高自身的環保意識,向員工灌輸環保理念,也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推動并促進企業會計成本核算工作的開展與進步,并讓企業能夠在實現經濟效益的同時,也能夠創造更多的社會效益,對于提升企業自身的價值與品牌都有很大的幫助。
企業要提高會計成本核算的質量,還應該加強對會計成本核算的監督。企業要從自身合理配置資源的角度出發,實現資本優化與產出配比,在整個生產周期的全過程都做到成本核算管理控制,在保證滿足消費者續期和市場競爭需要的同時,為企業降低成本,保證質量,增加產出,提高經濟效益。企業必須要改變過去那種傳統的事后會計成本核算與成本管理的錯誤習慣和做法,開展從生產到銷售全過程的時間成本管理和價值成本管理,尤其要重視事前的成本核算會計預測和事中的成本核算會計控制,切實發揮會計成本核算的預算與監督職能。企業還要完善內部控制體系,為開展全過程的會計成本核算管理控制打下堅實的基礎。
完善企業會計成本核算制度,對企業的一切正常生產經營必要的保證和前提。必須建立科學規范的體系,明確企業會計核算的對象、主體、范圍、方法、內容、流程、責任等一切規范性條款,并嚴格落實,加強檢查,確保執行效果和落實力度。第一,企業要建立適合自身要求和發展的成本利潤中心,建立責任制,委派相關責任人負責,將成本控制交給專人處理,實現企業控制成本增加利潤的要求。第二,企業要開展成本會計預算工作,根據企業成本管理的目標來編制企業的成本預算計劃,并嚴格落實預算流程,要求企業的各個部門都要全員參與,定期檢查和反饋,將各部門的成本預算結果傳遞給企業的財務部門,由財務部門進行全局審查和宏觀調控,科學妥善地將成本預算合理分配給企業各部門,滿足各部門的實際財務需要。第三,企業要對內部各項成本進行定額配置,定率規范,并將其納入財務管理制度中,作為一項常規政策來落實,確保企業各部門的領料能夠保證定額,一切成本支出都能符合規定,一切財務審批手續都合規,并對相關程序進行驗證與考核。第四,企業要執行財務管理一體化制度,減少財務管理的機構與流程,提高管理層與會計成本核算的聯系,制定企業內部統一遵循的會計成本核算標準,規避不規范的支出和不必要的報銷,為企業降低成本,整合資源,增加賬面資金額度與現金流。
當前,我國正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企業必須要提高對成本核算的認識和,并加以重視,科學選擇適合企業的成本核算方法,開展全面規范的會計成本核算,提高成本核算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加強對會計成本核算的監督,完善會計成本核算制度,加強對市場變化的關注,讓企業的會計成本核算工作走上正軌,獲得健康的發展,并不斷適應市場和社會的潮流,開展有針對性的創新,讓企業能夠切實從中獲得經濟利益,推動企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做出巨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