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永福
(山推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山東 濟寧 272000)
我國已經進入了經濟發展的新時代,改革開放既給國內的機械制造企業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威脅和挑戰。想要緊跟時代發展的潮流不被淘汰,國內的機械制造企業不得不在成本管理上面下功夫,通常企業的成本構成主要有材料成本、采購成本、設計開發成本、生產制造成本、物流運輸成本、銷售成本等。成本管理的控制措施可以此為依據進行管控。
我國機械制造企業的成本構成主要包含設計開發成本、原材料成本、采購成本、生產制造成本、物流運輸成本、銷售成本等。在企業成本管理工作實踐中,不能忽視成本管理的兩大特點,即全面性與連續性。實際情況是企業管理者往往局限于某些特定的管理環境和產品開發階段,只看到當前的成本管理,刻意把該階段從產品整個設計生產銷售過程分離出來,造成成本管理控制工作很難取得預期的效果。
當前階段我國機械制造業企業存在成本管理體制落后、管理模式過于粗放等問題,已經不能滿足市場競爭環境與日俱增的需求。為此,必須盡快制定出滿足市場競爭環境需求的、科學合理的成本管理體制,還要推出與成本管理體制相匹配的成本管理制度,改變當前企業成本管理上的弊病。
資金流動比率表征企業的短期償還債務的能力,資金流動比率偏低意味著企業負債逐年增加、短期償還債務的能力變差以及企業的運營狀態較差。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機械制造企業成本管理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資金流動比率偏低,也就是企業對資金的使用效率偏低。例如,在投產階段企業沒有對公司的經營現狀進行全面合理的評估,經營儲備資金不足必然導致項目投入經費的不足,必然導致機械制造企業的成本收益大幅下滑。同時,機械制造業為了盡快解決長期項目經費投入不足的難題,極有可能從銀行貸款等渠道籌集流動資金,必然加重企業的債務負擔,導致企業經營風險上升。
當前階段國內的機械制造企業存在如上文所述的一系列問題,想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首先要弄清楚企業成本控制管理的特點,其次還要明白企業成本控制管理的意義。
機械制造企業是以設計生產制造銷售機械來獲取利潤謀求生存的一類組織。從組織發展歷程看來,企業自身特點是伴隨著企業從無到有不斷發展完善而產生的,必然帶有自身的具有極高的可辨識度的特點,成本控制管理的特點就是其中之一。那么成本控制管理的特點是什么?通常認為,連續性和可選擇性是成本控制管理的兩大特點。首先,連續性是指機械制造企業生產經營環環相扣,產品營銷、設計、工藝、生產、售后等,在整個生產經營活動中,成本控制理念要貫穿始終進行全面成本控制。可選擇性是指成本控制的對象具有可選擇性,涉及到的管理效果需要根據管理控制因素的特點采用不同的形式來控制成本,以便最大化達到成本控制目標。
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外資高端企業進入國內市場,國內一些機械制造企業由于不具備技術和產品優勢難以抵御外資高端企業帶來的巨大沖擊已經陷入了經營管理的困境。由于受到外資高端企業等的沖擊我國一些機械制造企業目前陷入了生存困境在沒有技術和產品優勢的前提下要擺脫這一問題就必須實施成本控制措施,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2.2.1 可持續發展經濟發展理念
當前階段我國經濟正在進行供給側改革,走的是低碳環保、與自然環境和諧共處的可持續發展道路。習近平總書記已經提出保護綠水青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經濟發展理念,國家也已經制定專門的法律并安排專職行政部門加大治理環境污染、督促企業單位節能減排,保護綠水青山,如此一來,那些企業必須從之前的資源消耗大、污染環境的經營戰略中走出來,實行減少原材料消耗、節能減排的新型企業發展戰略,否則只能被社會以及市場淘汰。因此,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機械制造企業應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著重從精益生產(合理利用各種材料)以及充分提升廢物利用率等方面提升成本控制水平。
2.2.2 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與發達國家相比,雖然我國的機械制造企業在其次市場銷售、資金投入以及專業技術水平等方面不占優勢甚至可以說是落后很多,但是我國的機械制造企業也有著自身獨特的優勢,那就是我國地大物博資源豐富,因而企業生產所需的原材料價格很低,另外我國是一個勞動力密集型的國家,勞動力資源豐富相應的勞動人力成本也很低。我國的機械制造企業完全可以基于這兩點優勢開展企業成本管理工作。成本管理工作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降低企業的成產成本,提高企業的資源利用率等,這些措施都能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做到企業利潤最大化。
2.2.3 提高企業競爭力
我國國內機械制造企業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必然要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通常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有效措施之一就是采用并實行低成本戰略。當前機械制造行業產品市場競爭的核心因素之一就是產品的價格,降低產品價格的本質就是降低產品制造成本。上文中已經談到原材料以及人力成本偏低是我國國內機械制造企業的兩大特有優勢,在此基礎上,企業可以加大產品研發、制造技術等環節的投入,既提高了產品技術水平即提高產品力,同時也提高了產品設計以及產品制造的效率。一旦產品具備較高的產品力以及較低的銷售價格,那么我國機械制造企業就能在激勵的市場競爭環境下取得一席之地甚至是領先地位。
組織成員是構成組織的根本要素。國內機械制造企業屬于眾多組織類型中的一種,自然也是由廣大員工構成的。因此,在實施企業成本控制制定成本控制方法時,必須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成本控制方法實際上是企業眾多規章制度中的一部分,歸根到底還是要靠員工遵守并實施成本控制方法,因此必須充分重視企業生產活動中員工的主觀能動性。為此,還要制定并實施相應的激勵制度、措施,制定有效的獎評機制、考評細則,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將成本控制管理的思想落實到員工的日常工作學習中。
企業產品開發過程是一個連續性的過程,任何一種產品的開發過程都必然經歷預研階段、設計階段、生產制造階段、銷售階段(含售后維護)等。各階段之間緊密相連,而不是片面的階段性的斷層。因此,企業成本控制過程中,一定要堅持全面性原則。需要重點指出的是成本控制管理工作必須是全面的,而且是貫穿整個生產活動全過程的。
制約企業成本控制的因素非常多,有成產目標、生產技術、銷售目標、營銷手段等,而且這些因素之間不是孤立的,而是具有復雜的關聯性,企業的成本控制管理涉及的方面非常廣泛,綜合性極強,因此企業成本控制管理是一種綜合性極強的管理活動。所以國內機械制造企業在制定其成本控制方法時,必須考慮到多方位的、綜合性的各種因素,這樣才能制定出適合其自身需要的成本控制管理方案。
成本控制管理是由全體員工共同參與完成的,因此機械制造企業要實施成本管控活動則必須加強全體員工的成本控制管理意識,及時更新全體員工的成本管理理念,還要做到將成本控制管理意識貫穿于生產經營活動的整個過程。另外鑒于低成本戰略對于企業經營戰略的重要性,企業領導必須從戰略布局的高度對成本管控管理加以定位,還要加大對成本控制管理重大意義的宣傳,更要做到以身作則全面深入貫徹執行成本控制管理的經營理念。
成本管理機制不完善是我國機械制造企業成本管理的現狀,成本管理的目標涉及到多方面,具體包含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適應性、成本效益等,那么怎樣才能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機制呢?首先,必須堅定不移地貫徹人本、科學、全面、綜合、可持續發展五大原則,明確眾多參與成本管理活動人員的職位、職權、職能并形成公司的管理制度。其次,建立全面的職權制衡與約束機制,防止以權謀私濫用職權等現象出現,堅決促進企業成本管理的民主化進程。
設計成本控制是企業成本控制中的重要環節。產品設計的核心在明確產品功能性能要求,選定產品設計標準并制定出具體的設計參數。完成這些工作之后,才能著手制定產品成本管理中的各項技術經濟成本指標、制造工藝成本指標等。因此企業必須加大技術設計成本的優化力度,并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進行產品技術設計優化活動,從而從產品開發過程的初始階段降低產品的生產制造成本,達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機械制造企業在當前全球化經濟發展的大潮中既面臨著巨大的發展機遇也不得不面對巨大的市場競爭壓力,鑒于成本管理涉及到產品營銷、設計、工藝、生產、售后等眾多方面,因此企業不得不本著連續性全面性的基本原則,制定完善的成本控制管理機制,實施完善的成本管理控制措施,才能保證機械制造業企業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