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了解到,即日起到3 月底,以嚴防采空區坍塌、爆炸、火災等事故為重點,對所有非煤礦山進行全面檢查。
據了解,專項檢查重點內容具體包括防范地下礦山采空區坍塌、火災、透水、中毒窒息、墜罐跑車事故措施落實情況,防范露天礦山邊坡垮塌事故措施落實情況,防范尾礦庫潰壩事故措施、排洪系統損毀安全管理措施落實情況,淘汰落后工藝與設備情況,基建礦山安全管理措施,生產礦山采掘施工單位安全管理措施落實情況。
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要求各省級應急管理部門研究制定專項檢查實施方案,明確職責分工,督促所有企業立即開展自查自改,確保專項檢查成效。
非煤礦山企業要立即行動起來,對所有生產系統、工藝環節、作業崗位安全生產情況進行不間斷自查自改。對查出的事故隱患,要建立臺賬,逐項落實整改措施、時限和責任人等。
市、縣級應急管理部門要對轄區內非煤礦山企業進行全覆蓋專項檢查,省級應急管理部門要對單班入井人數30人以上、采深800m以上的地下礦山、尾礦庫“頭頂庫”等進行重點抽查,并按照規定予以處罰。
此外,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將組織對重點地區專項檢查情況進行督查。對于弄虛作假、欺上瞞下、敷衍塞責的地區,督查組將約談有關負責人并向有關執法執紀機關通報;對于屢禁不止、屢罰不改的非煤礦山企業,將公開曝光,并采取聯合懲戒措施。
近日,云南煤礦安全監察局與云南省能源局聯合印發通知,就深刻吸取山東省“1·10”金礦爆炸事故教訓、開展火工品安全專項檢查工作提出明確要求。
一是查采購審批環節。爆炸物品采購必須經公安部門審批,煤礦使用的爆炸物品安全等級必須與瓦斯等級相對應。
二是查井下用量環節。爆炸物品領用量必須根據生產或建設任務確定,當班剩余的炸藥、雷管必須退回炸藥庫,嚴禁寄存或亂扔亂放。
三是查貯存管理環節。嚴格按設計規范和標準建設井下炸藥庫,嚴禁未按設計私自設置井下炸藥庫或臨時存放點。雷管、炸藥必須分開貯存,嚴禁超量貯存。
四是查運輸管理環節。炸藥和雷管必須分開運送并安排護送人員,嚴禁在交接班期間和人員上下井期間運送,嚴禁超速、超量運輸,嚴禁繞道行駛、隨意停放。
五是查現場管理環節。嚴格審核井下爆破員、瓦檢員等現場涉爆人員資格條件,嚴格執行“一炮三檢”和“三人連鎖爆破”制度,規范裝配起爆藥卷,合理設置放炮警戒,確保爆破作業現場各環節管理到位。
一是煤礦自查:所有在冊煤礦立即開展一次拉網式大排查,做到不留盲區、不留死角;國有煤礦上級公司要對下屬煤礦企業全覆蓋開展監督檢查。
二是煤礦安全監管部門抽查:市級煤礦安全監管部門負責對國有煤礦開展抽查,縣級煤礦安全監管部門負責對其他煤礦開展抽查,抽查比例不得低于30%。
三是協調公安機關檢查:協調公安機關對煤礦火工品管理開展安全檢查,突出抓好地面爆炸物品庫管理,及時清繳長期停產停建煤礦和擬關閉煤礦的爆炸物品,防止一封了之。
四是結合監察計劃重點排查:各監察分局要將火工品安全專項檢查納入煤礦安全生產大排查的重點內容,加強監察執法和監督檢查,對自查不到位的煤礦企業依法從嚴從重查處,對發現的共性問題和深層次問題,要依法向當地人民政府提出加強安全監管建議。
通知強調,要認真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等中央領導同志關于安全生產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扛起煤礦安全管控政治責任,切實抓好歲末年初煤礦安全生產工作,毫不含糊、全力以赴防風險、除隱患、遏事故,推動煤礦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創造良好安全環境。
2020年10月以來,四川省成立地方政府、煤礦監管部門、國有煤礦駐礦管理和省市聯合執法專班442個,著力強化煤礦風險管控和隱患整治,推動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各級責任落實,保障全省煤礦安全。
一是協調聯動,統籌推進。政府工作專班協調應急、煤礦安全監察、自然資源、公安、電力等部門,組織制定煤礦“一礦一策”供電、火工品供應、井下定員、采掘區域、產量核定等工作方案,統籌推進煤礦安全生產;監管及國有煤礦企業工作專班強化對煤礦的突擊檢查、暗訪暗查、井下核查,督促工作方案落地落實,確保煤礦切實擔負起安全生產主體責任。
二是查找問題,督促整改。各工作專班下礦跟班跟隊跟科跟礦長跟業主(法人代表)檢查,全面查找煤礦從礦級、科級、隊級、班級到工人操作層面以及全過程管控監督等6 個層級存在的突出問題,幫助指導煤礦提升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消除風險、整改隱患、產生內生動力的能力,徹底解決想不到、看不到、管不到問題的頑疾。同時,針對檢查發現的問題隱患,舉一反三,跟蹤督促逐一整改,嚴防事故發生。截至目前,四個專班共查處各類煤礦事故隱患或違法行為1639條,責令停止作業105礦次,對6處礦井責令停產整頓,處罰款1577.49 萬元,推動全省煤礦實現了“零事故、零死亡”的目標。
三是倒查責任,提升質效。四川煤監局會同省應急廳成立執法專班,按照“面上檢查指導+現場核查”要求,對“專班”“包保”情況進行檢查,并開展責任倒查:對涉及監管工作的突出問題,送市級政府安委會處理,問題嚴重的進行約談、通報;對事故礦井實施責任監察發現的違法行為,依法從重處罰;對專班工作落實不力的28 名執法人員通報批評、2人進行批評教育并責令作出書面檢查。
為認真貫徹落實上級加快煤礦智能化發展的要求,落實全國煤礦智能化建設現場推進會精神,山東煤礦安監局與地方監管部門共同發力、多措并舉推進全省煤礦智能化建設。
一是加強宣傳教育,增強企業緊迫感。在日常的普法教育活動中,各監察組注重將智能化建設指導文件、標準體系等政策及標準傳達到各煤礦,提高煤礦企業認識智能化、接受智能化和建設智能化。
二是聯合監管部門,形成推進合力。與山東省能源局等多部門聯合下發文件,從行業政策、政府監管、政策傾斜、資金支持、技術創新等方面予以支持,形成推動煤礦智能化建設合力。
三是重點突破,形成頭雁示范效應。要求省屬國有沖擊地壓災害嚴重的礦井,先行先試,建設高標準的智能化采煤工作面、掘進工作面,大大提高勞動生產率、安全保障能力,形成頭雁效應,帶動其他煤礦加快智能化建設步伐。
四是嚴格監察執法,提高震懾力。在監察執法中,重點檢查智能化工作面電液控、遠程操控采掘機械設備、人員精準定位等實現、使用情況,對達不到要求、使用不正常的,責令立即停止作業;對支護強度達不到要求的,嚴格處理處罰。
截至2020年底,全省正常生產建設的97處煤礦中,有62 處開展智能化建設,建成89 個智能化采煤工作面、98 個遠程控制掘進工作面,分別占現有采掘面的45%、18%。全省正常生產建設煤礦全部完成人員精確定位系統建設。通過推進煤礦智能化建設和“一優三減”,全省煤礦減少井下作業人員3.4萬人,36處煤礦取消了夜班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