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淇威
(四川省攀枝花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四川 攀枝花 617000)
如今,國際國內的地質調查技術方法日新月異,出現了一系列與以往不同時方法、技術和理論。由于地質調查工作走向縱深方向,如今許多國家或地區對這一工作采取了集成化方法,全面解決資源環境問題。這一工作已邁入專業化發展軌道,地質調查科技如今正深入細分化,高科技趨勢明顯。通過融合信息化技術,這一技術更是得到了迅速發展起來。
當前時期,地質調查技術相關的信息材料在管理上長期比較分散,導致不少相關技術方法未能得到全面概括和系統推行。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將國際國內相關技術方法的譯作、分析、規程文獻及典型案例加以分門別類,進行全面的搜集與梳理,并依據相關要求形成技術報告,創造相關材料數據庫,以提升專業服務質量,強化實用技術引導水平。
地質調查,指的是把巖石、地層、構造、礦產、水文地質、地貌等地質現象當作研究對象,應用地質學和其相關學科為理論引導,主要通過觀察研究方式而開展的調查工作。依照不同的調查對象,可把地質調查劃分成區域地質調查、環境地質調查、水文地質調查等……
地質調查所取得的工作成果,是擬定國家及地區地質工作規劃,順應社會在預測礦產、普查勘探礦產、勘查水文地質及工程地質、旅游、治理和保護地質環境、認識自然等方面的需求,同時,地質調查還可以為國土開發、規劃、整治及綜合利用、開拓海洋資源等工作搜集關鍵的數據。
地質調查技術方法相關的訊息材料數量巨大,只有加以合理、科學地歸類,方可讓其起到更佳的效果。合理、科學地將地質調查技術方法相關信息材料加以分門別類,一方面對于信息的搜集、梳理及加工大有裨益,另一方面亦增加了信息的應用、檢索的便利性。歸類方法如下:
(1)結合地質調查技術方法的具體類別。可把關鍵的技術方法信息材料分成物探、遙感、試驗、化探、測試、鉆探、同位素、模擬、監測等;具體種類的地質調查技術方法相關信息材料,應標注出其所歸屬的類別。
(2)結合地質調查技術方法信息材料的內容。把關鍵的信息材料劃分成相關信息材料、儀器設備信息材料、標準化規程材料、典型案例材料。
各類信息材料的搜集重點,梳理及加工方式,可有所差別。
(3)結合地質調查技術方法信息材料的載體形式。結合地質調查技術方法相關信息材料的具體載體形式及其不同的信息來源,把地質調查技術方法關鍵的信息材料劃分成以下種類:文獻信息,詳細有:期刊信息、專著信息、成套的出版物信息等;網絡信息,詳細有:政府官網信息、咨詢服務公司的相關網站信息等;灰色信息,詳細有:非公開出版物的相關信息、會議所出論文集信息等。
(4)結合地質調查技術方法相關信息材料的梳理、加工狀況而開展的歸類。結合地質調查技術方法相關信息材料的梳理、加工狀況,把地質調查技術方法相關信息材料劃分成如下種類:原文信息,指的是信息全部引自原始的文獻材料;加工信息,指的是梳理、加工之后的信息,比方摘編信息、摘要信息等。
(5)結合地質調查技術方法相關信息材料的具體表現方式。把地質調查技術方法相關信息材料劃分成如下種類:全文本信息,指的是主要用文字方式表現的信息;Excel表格方式呈現的信息;圖形方式呈現的信息。
對信息材料進行合理、科學地梳理與加工,并加以查實與核對,讓相關信息材料更加條理。對地質調查技術方法相關信息的梳理應確保無誤。歸類依據是信息材料的內容、特點、性質。把選出的信息材料通過融合處理,讓其有序化、系統化、全面化,采取分析研究、歸納排序之類的方法,總結、推導出一些新信息,從而讓信息更全面、精致。對搜集到的信息材料應重視開發與利用。應強化對歸納、梳理后的信息材料的利用與開發,通過全面開發、進一步調研相關信息,對其加以總結與提煉,增強適用度,從而提升信息的質量。不同的材料類型,梳理及加工的方法亦有所區別。具體如下:
(1)技術方法信息材料。把每個大類的技術方法分成多級子類,每個級別的類型名稱都與有關知識內容相呼應,知識內容結合其層次及標題級別歸類,各級標題對應的知識內容,通過圖片、表格、文字加以分段梳理。
(2)標準化規程信息材料。依據遙感、鉆探、物探、試驗、監測、分析等技術方法歸類,各標準化規程通過級別、名稱、全文等開展梳理。
(3)典型案例信息材料。依據技術方法類別歸類,各典型案例結合名稱、署名、刊登日期、關鍵詞、摘要、引用期刊等開展梳理。
(4)儀器設備信息材料。根據所應用的技術方法類型歸類,各儀器設備結合儀器設備型號、名稱、生產單位、功能介紹、特點、常規用途等加以梳理。
(5)應用軟件信息材料。結合其所歸屬的技術方法類別歸類,各種軟件結合名稱、生產單位、版本號、功能介紹、特點、常規用途等加以梳理。
地質調查技術中關鍵信息材料的篩選準則通常有如下幾條:
(1)權威性準則。搜集到的地質調查技術相關信息歸為關鍵性信息,亦或通過權威機構經過研究之后給出來的,亦或通過權威專家在相關媒介上發表出來的。此類信息有權威性,價值極高。當然,要確保內容準確,這是基本要求,亦是信息權威性的關鍵體現。
(2)重要性準則。搜集到的地質調查技術相關信息是關鍵信息,具備推廣應用的價值,普遍應用于水工環地質調查、礦產資源勘查、基礎地質調查等許多領域。
(3)全面性準則。搜集到信息材料,無論是種類,還是載體、亦或內容,均應力爭全面。以內容為例,應囊括技術理論信息材料、典型案例信息材料、規范化規程信息材料、應用軟件材料、儀器設備信息材料等。
(4)及時性準則。搜集到的地質調查技術相關信息材料具有時效性,沒有過時,是當下廣泛應用的某一類關鍵的地質調查技術方法。所謂時效性,其實是信息權威與信息價值組合,亦是確保信息準確,及時引導公眾的基本要求。
(5)客觀性準則。依據客觀標準篩選關鍵信息材料,做到可靠、真實、準確。
(6)獨立性準則。篩選的詞目亦或地質調查技術方法的關鍵信息材料,一定具有獨立性,同時一定要介紹其關聯性,最好是通過詞目表方式列示出來。選取詞目一定要認真、細致。應通過集體多次討論加以修訂。宜結合讀者需求,最佳方式就是開展相關調查,掌握讀者的應用頻次,把檢索率比較高頻的詞目選取出來。
(7)可比性準則。搜集到的地質調查技術方法相關信息材料應存在可比性。通過專門的指標體系來比較客觀事物,從而認清事物的本來面目,找到其發展規律,同時給出科學的評估。比較兩個關聯的指標數據,通過數量比較,反映研究對象水平如何、規模怎樣,速度多少,同時評估它們的關系協調與否。
(8)邏輯性/系統性準則。篩選信息時,結合邏輯性、系統性準則,通常要篩選出四級信息。在信息編排中應根據相應的格式反映此類邏輯性、系統性。
(9)動態性準則。現代的地質調查技術方法進展飛速,應結合變動狀況第一時間更新或修正一些關鍵的信息材料。
(10)簡潔性準則。盡量采取簡單的形式來表述,說清楚主要信息的特點及價值。圖形描述實物,是最為簡潔的一種表達方式。利用專業詞典時,既要反映當下的專業深度。又不要過于深奧,一些尖端詞匯要通過深入淺出的方式加以介紹。
信息的生命是其準確性。對梳理、歸類的整個過程實施質量管控策略,保證數據質量。
(1)創建管理機制。項目質量由課題負責人負責。在其組織、協調下,堅決按照技術路線與相關方案加以實施,創造性地落實所有項目的工作;當項目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時,應定期召開相關研討會,提煉經驗,確定接下來的工作方向與目標;成立專家顧問團隊,從整體上掌握研究工作的大方向。
(2)質量管控系統。收集信息過程中應強化質量管控。實施篩選、鑒別信息制度及質量核查制度。項目參與人員自檢亦或相互檢查,檢查業務量全覆蓋;項目負責人抽檢亦或階段性項目驗收,抽檢業務量全覆蓋;專家委員會抽檢、驗收,相關業務量全覆蓋。
地質調查技術方法牽涉類型多樣、涉及知識面非常廣博,具備極強的專業性,在歸類和梳理過程中,要做到嚴謹而全面,在數據集成及試運行期間,應及時獲取專家的指導,為搜集、梳理許多信息材料提供重要參考,以免數據失真,同時避免工作量浪費。與此同時,由于當下許多與以往不同的方法、技術的研究和應用,亦需長時間維護、更新相關數據,并請各類專家對數據質量加以連續的審核和評估,進而生成長效性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