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 浩
(江蘇省江陰中等專業學校,214400,江蘇江陰)
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信息傳播的方式不斷革新,信息流改變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微課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方式在教育領域大放異彩。微課僅保留教學內容的重點部分,且其展示方式更加形象具體,最大特點為時效性強。微課取代數控銑床實訓教學的傳統教學模式可以彌補其不足并增強學生實操能力,提高整體教學水平。
高等職業技術院校的辦學目標為:向企業輸送大量的實用型員工,滿足其用工需求。此目標落實點為培養學生的實操技能。然而據調查顯示職業院校的教學模式和辦學條件均存在不足之處。原因有兩點:一方面是數控銑床設備購置成本高;另一方面學生人數眾多。這兩點導致在教學過程當中無法保證每個學生得到足夠的實訓機會和實訓指導,導致學生的實操能力不達標。
為了保證學生通過實訓獲得優秀的技能,教師的指導必不可少,因此教師必須同時具備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然而,大多數在校教師僅具備理論知識,并不具有在企業車間實操數控銑床的經歷,所以無法在實訓環節指導學生進行實操。同時由于技術升級速度快,教師僅能傳輸理論知識給學生,使學生學習的理論知識與企業實際情況不匹配,導致學生進入企業后無法立即勝任相關工作[1]。
多數職業院校對數控銑床實訓教學采用如下評價方法:在課程中或課程結束后進行書面考核,以分數高低確定實訓效果。考試內容往往側重于數控編程,很少關注數控銑床實操成績。此種重書面成績而忽略實操能力的考核方式容易使學生輕視實操課程而僅記背理論知識,不利于提高動手能力。而且只是對學生進行考核,不考核教師的教學水平及實訓效果是不合理的。評價的內容和方式單一,不利于教學與時俱進,并埋下了教學脫離實際的禍根。
“微課”全稱為“微型教學視頻課程”,其英文名稱為“small lecture ”“Micro-lesson”“ Mini-lesson”“mini courses”“Microcourses”等等。微課前身是可汗學院、翻轉課堂等網絡教學課程中的前置課程,彼時微課的主要用途是方便學習者進行課前預習。后來微課的形式受到教學模式管理者和教師的關注,并迅速地成為教學模式中的一顆新星。
傳統教學模式均以45 min 作為一節課的時長,然而45 min 課堂的教學內容卻可以壓縮至10 min 左右的內容,其中包含了45 min 課程的重難點和精華部分。據相關研究,如果課堂時間過長,則學生精力將在后期出現渙散等情況,并導致一系列棘手問題,例如:學生精力不足導致被動接受知識點;課堂紀律變差且管理難度增大;學生精力分散至其他對象上;討論的時長變短;討論的深度不足;矛盾與沖突激增等。明顯地降低了教學質量與進度。微課時長僅為傳統教學模式時長的1/4,但其內容的豐富程度不亞于傳統教學模式。微課可以包含45 min 課堂中的難點、重點、疑點或考點等關鍵內容,且時長不超過10 min,文件大小約為50 M,有需求的學生可自由地從網絡上下載感興趣的微課進行自主學習。同時微課可以多次播放,一方面節約了教師資源,另一方面滿足了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2]。
(1)時長有限,效果好。多數微課的視頻時長通常小于等于10 min,此時長可以保證學生的精力集中在微課上。微課的時長有明確的限制,必須確保其內容是高質量的,因此微課通常會把知識點按照模塊進行劃分,有利于學生吸收。
(2)內容中心明確、脈絡清晰。制作微課內容時,因為微課視頻簡短,所以占用的容量相對較小,使得視頻可以在網絡上在線觀看,這一點既有利于學生在線學習,也有利于教師在線編輯課件。
(3)傳播渠道廣泛。微課將傳統的線下教學形式轉換為可網絡傳播的數字化形式,方便傳播。微課時長一般不超過10 min,內容中心明確、脈絡清晰且較為具體,有利于研究成果及時轉化。微課的數字化形式意味著知識不僅可以通過線下教授進行傳輸,還可方便地通過網絡進行傳播。
(4)針對性強。使用微課或者制作微課可以做到資源共享,使得教師可以及時獲得學生的反饋信息并對學生的學習過程作出相關評價,一方面可以改正學生不良的學習方式,另一方面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需求調整之后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時間。
微課與實際教學過程相結合的優點之一在于將抽象的知識轉化為生動具體的內容。數控銑床的實訓課程以實際操作類內容為主且其內容較多,如果僅采用傳統的教師講解、學生聽課的方式無法很好地滿足學習需要。并且傳統教學方式在數控銑床實訓環節無法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微課可以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欲望倍增。微課教學不僅可以教授相關理論知識,還可以通過動畫、實操過程視頻等形式展現實操過程,有利于學生多維度地學習相關知識;同時微課也可以營造更好的學習氛圍。微課還可以作為教學評價的重要依據。上述提到合理的教學評價對促進實訓教學發展相當重要,教師的教學環節、學生的實際操作流程均為教學評價的重要內容,引入微課可以使原來難以進行的教學評價變得客觀、科學[3]。
UG 編程是數控銑床實訓環節的關鍵之一,UG 編程即計算機編程。其具體內容為在計算機中使用UG軟件繪制有關的零部件圖,之后使用繪制出的圖像進行模擬加工,同時自動生成代碼。所以完整的過程包含繪制零件、設置相關加工參數等,包含多個步驟,并且整個過程由電腦完成,假如學生直接進行完整過程的學習,記憶效果很差。另一個學習難點源自學生自身:生源差是高等職業學校的客觀情況,大多學生的初中畢業成績或高考成績較差,這意味著其在學習方面基礎差、能力不足、興趣較低、主動性不足等。除此之外大多數學生出于自尊心很少愿意主動向老師或者同學請教學習中出現的問題。而微課可以很好地滿足學生的答疑需求。
把微課教學形式與電腦編程教學內容相結合可以為學生學習、教師教學帶來許多便利。微課是互聯網上的公開資源,學生可以有選擇性地進行學習。如果有資源或能力,還可自行建站把課堂作為討論的平臺,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提高教學效率。此外,教師需在制作內容時將諸如加工參數設置、零部件繪制等大塊內容化整為零,并且賦予生動的形式,來吸引學生。學生可以選擇性地學習,或者課后再次觀看微課來鞏固所學內容。
微課為學生展示計算機編程時可以采取動畫的形式展示相關操作。此過程可以采用仿真軟件進行錄制,后期編輯視頻,整理成課程內容。比如可以采用FSANUCO 系統數控仿真編程軟件,此軟件有O-C 和O-D 兩套,配套交流主軸電動機、交流伺服電動機。
通常,在我國的職業院校中,用于數控銑床的教學和培訓的設備大多是日本的FANUC 系統。該系統由兩部分組成:控制面板和控制界面。FANUC 系統具有許多功能鍵,這些功能鍵以圖形和英文標記。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講解系統面板時,教師必須同時進行實操和講解,而學生們則站在機器旁聽課。結果自然是學生記憶效果和理解效果不佳,無法實現預定的教學目標。微課可以通過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來解決這些問題。例如用微課總結微型視頻中功能鍵的使用,在授課時適當地插入微課進行實操演示,可以提高課堂的趣味性。此外,可以使用文本、圖形、動畫和其他技術介紹重要的功能鍵,以便學生可以在短時間內快速理解。微課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并使學生對FANUC 數控銑床加工系統面板有更深入的了解。如果學生上課時未能完全理解,則可以課下自主學習。
實訓環節需學生親自操作機器,通常具有一定的危險性。為規避風險,教師可以制作微課,學生在操作時可以觀看不熟悉的地方再進行操作,以確保人身安全。此外,可將微課作為對教師的評價依據之一。而評價學生時,可以將學生操作環節上傳至平臺,實現全過程評價。
完成計算機編程,拿到代碼后開始生產加工。職業學校側重實踐性和學生實操。傳統實訓教學存在一定問題:一方面教師邊演示邊講解,學生記憶效果差;另一方面數控銑床實操有一定危險性,不熟知操作方法則不可上手操作。而微課可反復播放實際操作過程,使學生熟悉每一個細節。例如,凹槽生產實訓有諸多步驟,但引入微課可以具體生動地講解知識點,然后將其放置網絡上供學生學習,再加上教師的指導、反饋,最終學生可以獨立掌握完整的凹槽生產過程。
前面提到數控銑床技術時效性強,因此授課內容必須與企業當前使用的技術相契合。可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以微課為載體使學生提早了解企業實際使用的設備。比如用微課演示平口鉗拆裝流程,企業將車間內部實際操作視頻傳給學校,教師利用視頻制作微課,學生可學習拆螺栓的順序。學生直觀地了解實操環節,深入了解關鍵步驟,規范其操作。且微課可供學生反復學習,強化對相關知識的掌握,有利于其實操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微課與數控銑床實訓環節相結合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有利于學生更為熟練地掌握數控銑床實際操作流程;但必須結合學生情況和數控銑床當下的技術特點,制作出符合需求、易于學習的微課,以求達到提高學生實操能力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