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蕓
(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重慶 402260)
高職院校圖書館為了更好的為讀者服務,開放了書庫存與閱覽室。開發就用圖書館,資料資源讀者服務。作為各專業學科的文獻資料,期刊的主要作用,為人們記載和傳播科學文化技術知識的載體,人們如何運用面對各種各樣的中外期刊,更好的為教學、教研服務,服務于社會,就顯得尤為重要。
目前我館閱覽室期刊經費嚴重不足,高校圖書館的辦館經費歷來是上級主管部門的撥款,而用于期刊的經費在館內總經費中比重大隨著近幾年高校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辦館經費雖有所增加,但同時期刊的價格由于紙張價格的不斷上漲等因素,所以增加期刊撥款額度,遠遠跟不上期刊上漲與此同時,經費的不足導致不得不舍痛放棄部分有價值的期刊,這種現象的發生,就嚴重制約著高校圖書館事業的正常發展。
通過對高校圖書館期刊服務工作存在的現狀分析,既有客觀原因,管理上重視不夠也有主觀因素。開發與更有效利用期刊是高校圖書館在新時期面臨的一個系統工程和艱巨任務。
轉變行業觀念在現行期刊管理上為教學研究服務兼顧開發期刊資料與商戶合作經營,得用信息創造價值的特點,為圖書館閱覽室創收增添足夠全面的資源,走期刊資源商品化的創新服務管理模式。
思考高校圖書館期刊經費的短缺的解決辦法:一方面力爭上級主管部門增加購書經費另一方面高校圖書館應充分開發與利用好已有的期刊資源優勢,積極穩妥向社會提供信息營銷性服務活動。讓期刊資源商品化。
期刊資源商品化,讓期刊和二次文獻的信息創造價值。在信息知識就是經濟的今天,高校的期刊工作,應從對本校開放服務為主要為教學科研服務其次與(行業圖書館。聯合)面向社會開放:這是一種未來發展趨勢和潮流。其好處:一來使高校期刊工作整體上產生的社會效率比單一的向內部服務;二來可滿足企業、社會團體用戶對期刊信息的強烈需求,高校圖書館應根據針對服務的對象,在所有管理的專業期刊文獻中整理出相對有價值的信息主動與相關用戶取得聯系。將所收集整理好的資料提供給用戶使期刊信息變為知識信息轉化為經濟效益,用戶將有使用價值的資料索取后用來指開發利用積極性去獲取經濟,再以分層提取的部分經濟效益投入到期刊文獻的增補上加大資料的信息源,彌補了期刊經費上的不足。通過投入再一次的投入產出同時淘汰部分陳舊質量相對差的專業性不強的資料。與企業商家合作投資做引導、利用產生的經濟效益再增補應用性強的資料采購。改變了期刊改善專業期刊經費的不足、充實了資料、改善管理設備引進現電子產品電子期刊。設置獎勵機制提高服務質量、獎勵主動工作積極熱情為讀者服務的先進個人,做好讀者信息反饋調研工作,使開發與利用服務形成一個良性循環。讓期刊資源信息創造價值,在資料滿足本院校讀者服務的同時創收收益,圖書館讓資料信息為教學科研服務在不影響教學的前提下與企業、商家合作雙贏將是未來高校發展的趨勢。
提高期刊采集質量和期刊二次開發:有資料表明各類期刊所含信息占信息總量的65%我國科學論著70%以上的參考文獻來自期刊。而高校圖書館期刊采集質量又直接關系到高校讀者的閱讀和參考,學習怎樣提高期刊采集質量各校都自有一套經驗。
筆者認為:第一、深入搞好讀者調查特別是專業學科的老師做個問卷調研分析通過對讀者閱讀興趣的調查,館內采編人員有依據去采集優秀期刊,購回來的期刊利用率才高,圖書館才會進一步吸引讀者。第二、應綜合考慮期刊的采集,應根據本校專業設置,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科研項目確定采集的大致范圍確定采集期刊品種類型數量及其相互比例和館藏復本數(不能多于2 冊)。
圖書館(閱覽室)根據學院實際情況配合教學對于一年以上的過期期刊進行清理下架后對專業性、技術性強的期刊資料再進行二次文獻整理。
對于加工整理,裝訂、編制出本校教學教研所常用的文獻資料,匯集成冊按《中國期刊分類法.簡本》(依據參考《中國圖書分類法》分類規則制定而來),簡明分類到一級類、二級類目就可。然后根據資料大小版面版本。情況按照一定的規格標準裝訂封面、用漿糊裝表平整放置二天等干后,用楷書打印好封面、張貼類別標識。歸類上架后對讀者開放,提供給教學人員和學生,這對于較深層次開發利用館藏期刊資源,有著十分重要作用。在二次期刊整理開發中,需應以濃縮性綜合性、參考消息性以及知識面大等特點,進行分析研究、篩選后產生。組織期刊二次開發與利用工作,除館內專業人學者參加與外,最好可請本校各學科帶頭人參與。
圖書館數字平臺運用,圖書館可將運用性較強的專業文獻資料錄入數據庫存校園網絡,目前,計算機的廣泛使用早已成為信息存儲標識處理、檢索、獲取的主要工具,互聯網的出現加快了人類傳輸和獲得信息方式。用戶只需要通過操縱本校校園網就能查到所需信息資源。
當前高校都早已把館藏擁有資源和網絡獲得資源作為圖書館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部分高校圖書館現目前較重視網上期刊資源開發與利用、對本館期刊資源的網上揭示做得不夠、既沒有全面將期刊文獻展示給讀者,部分期刊處于封閉狀態。長期以來,期刊工作仍然停留在簡單的閱覽保管和收藏的靜態服務形式上,較多有價值的期刊不為人知,利用率極低,上架閱覽時間一到就從閱覽進入保管裝訂收藏,而裝訂后由于種種原因讀者查詢利用情況不容樂觀。服務工作處于被動狀態,沒有用心體諒根據讀者要求對口服務、在服務工作中知識面窄業務能力較差不能全面地從學科的角度揭示宣傳館藏期刊資源,更談不上全面地向館的外來訪問戶展示可提供共享的館內期刊資源。創新的發展利用商家的資源優勢為商品研發提供資料技術指導產生經濟效益與社會價值 得用圖書館閱覽室,學習研究(《區域疾病預防控制績效評估的方法學和指標體系研究》)資料取得社會價值,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整合的四種方式和存在的問題,認為圖書館信息資源整合的概念、方式和方法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知識服務應該是圖書館信息資源整合的發展方向,并通過實例總結了當前圖書館知識服務系統的特點.隨著數據庫數量的增多,數字資源的數量、類型也不斷增多,圖書館的信息資源整合從最初的查找書目信息到現在向知識服務的轉變,其概念、技術、方法、整合內容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本著以讀者為本的服務宗旨,圖書館在為如何幫助讀者獲取所需資料上一直努力著,一直在研究如何對資源進行有效整合。面對當今的形式,圖書館的資源整合面臨著許多困難,未來的資源整合方向即知識服務也是圖書館界的研究熱點。
圖書館的信息資源整合是指根據特定的需求,通過中間件技術,將異構分布的各類圖書館的數據對象進行融合與重組,使數字資源實現無縫連接,成為一個有機整體,從而更加方便高效地為讀者快速定位和有效揭示所需信息。運用閱覽室二次文獻資料運用科學管理的文獻知識服務是圖書館未來的發展趨勢,如今圖書館的核心競爭力已不在于其擁有資源的多少,而是在于是否具備信息資源為用戶創造價值和實現知識增值的能力。圖書館應當轉變服務意識,提高館員素質,增強技術實力,通過協作服務實現知識服務,使圖書館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這就要求圖書館不僅為用戶提供檢索信息的工具,還要為用戶提供個性化、專業化的知識服務。知識服務不同于一般的信息服務,它是用戶目標驅動的服務,通過對信息資源的深層次開發和實踐利用,達成協議與商定合同、解決問題的整個過程,有效支持用戶知識運用和知識創新的服務:
例:在數據庫,提取《養殖技術》期刊文獻,宣傳引薦專業學科 教授指導進行科學養殖,尋找一好的山水寶地,利用水質好的地方資源 特別是利用有天然的地下山泉水資源的水塘作養殖。搞養殖生態魚:無污染。有了好地方、有豐富科學的資源配套設施后再在“農大”請養殖專家搞養殖可以由以前的一畝地增加上千噸《水產養殖》,增長了經濟分享一定的收益豐富菜藍子;
利用收集二次文獻整理資料傳播《紅色基因文化宣講》展示地方特色紅色歷史宣講閱讀活動聯合社會團體旅行社合作展開地方特色取得社會認,可帶來旅游業的發達產生經濟效益。
圖書館資料員利用二次文獻的連續性專業技術指導性的特點,可推薦利用、引導各行各業的生產、投資經營管理活動,讓這樣的文獻價值產生效益,從而進步提高期刊資源的作用得到充分的體現。
為此筆者建議:高校圖書館在期刊工作中應立足館內和館外宣傳引導并舉。如開設期刊內容介紹,新知識,新技能的推介,印發輔導期刊資料,開設與本校相關專業的專題講座,條件允許還可請一些專家來館講授,吸引讀者等方式,變被動為主動服務。耐心地指導讀者掌握獲得期刊知識信息的技能,特別要做好新生服務的宣傳引導工作。綜合來說來作為管理者要用發展的眼光與時俱進對期刊工作人員的進行業務培訓:通過對期刊工作人員的培訓提高管理人員的職業道德與敬業精神以及自身業務素質,樹立“讀者至上、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加,強服務意識。在采購開發與利用期刊工作上,館員的視野才能更開闊,特別是挑選期刊人員到相關單位系統化學習,讓他們缺什么,補什么,通過學習館外同行好的服務技巧,對期刊的開發與利用,可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當然:為了調動期刊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對一線讀者服務工作成績優秀者(閱覽流通人員)以獎勵。隨著高校圖書館不斷進行體制改革和服務創新,充分開發與利用好圖書館期刊以二次文獻資源服務于學院的教學科研、服務社會各行業共發展將成為未來高校圖書館創新發展的一種服務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