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小明
(國能江蘇電力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江蘇 鎮江 212006)
雖然我國太陽能源豐富,在建設太陽能光伏電站方面具有天然的優勢,但是要保證太陽能光伏電站能夠真正發揮實效,做到將太陽能高效轉化為電能,除了需要源源不斷的太陽能供給,還需要來自各方面的支持,如電站設計圖紙的科學性、設備的先進性保證等等,上述這些對于光伏電站的建成不可或缺。在光伏電站正式投入使用后,對其實效發揮起至關重要作用的則是在使用過程中的運行維護和管理。運行維護和管理對于光伏電站最后光能轉化率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有時候甚至要遠重要于電站的前期建設和投入。試想經過精心建設而成的光伏電站,在使用過程中沒有合理的運行維護和管理,那么電站久而久之也不免“空有其表”。后期的運行管理和維護之所以重要,主要是因為太陽能光伏電站在運行過程中非常穩定,在沒有人為干擾的狀態下,其可以獨立運行而不需要人為操作;但同時它也有不可避免的脆弱性,即一旦出現人為干擾,太陽能光伏電站就極容易出現系統錯誤,有時候甚至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和后果。為了避免這種人為干擾導致光伏電站紊亂帶來嚴重后果現象的出現,就需要加強對于太陽能光伏電站的運行維護和管理機制的優化。
太陽能光伏電站建成后對社會的電力供給作用是相當顯著的,對于整個社會的環境效益也相當明顯 。然而太陽能光伏電站作為一種新型開發利用能源方式,其在建設和技術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難度,這也使得太陽能光伏電站的建設相對于其它能源的開發需要更多的資金和技術投入,即建設成本要遠高于其它電力開發方式。但目前由于我國正處于太陽能開發的起步階段使得在技術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難,關于太陽能光伏電站運行維護和管理缺乏配套的政策支持。同時,由于我國太陽能光伏電站的建設成本等要遠高于其它電力開發,使得民眾在利用太陽能光伏發電時往往面臨著更為高昂的成本支出,而作為太陽能光伏電站服務的人群之一的偏遠地區貧困人口,往往無力支付這一費用,面對這一現象,我國也尚未出臺相關的優惠政策或者政策扶持等[1]。
由于沒有相關的配套政策使得當前負責光伏電站建設項目的單位在與業主發生糾紛時,往往無法從法律法規條文中找到依據,即無法明確業主所享有的權利以及其所必須承擔的義務,這就不利于厘清單位與業主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在糾紛發生的情況下,項目單位往往沒有依據要求業主為或者不為一定行為,同時業主方面的權利也難以得到一定保證。
對于電站管理主體這一點,更多人可能認為應該由建設方承擔相應的管理責任,然而負責建設的單位并不是最終使用的主體,其只負責根據業主的相關要求建造電站,并對電站在一定時期內的故障承擔維修服務,因此建造單位并不是電站管理責任的主要承擔者;那么在這種情況下,電站管理的責任可能會更多地負擔到當地政府的肩上,然而由于我國相關法律法規的缺失以及配套政策的不完善,也沒有明文規定必須有相關機關部門對于電站進行管理。這就使得電站管理的責任主體并不明確,電站管理往往處于缺失狀態。
就電站技術人員這一點,我國目前在光伏電站建設這一塊的技術人員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首先是技術人員穩定度不高。由于我國光伏電站的技術人員主要是由負責單位進行培訓并最終分派的,這就使得一個地方光伏電站建造的技術人員往往是從多個地方抽調而來的,等項目結束后,技術人員又回去往下一個項目所在地,這就導致光伏電站建造的技術人員來源不夠穩定。其次就是技術維修不及時。由于上述技術人員穩定度不高問題的存在,在光伏電站建造完成后,相關技術人員就會及時撤離,而當一段時間后光伏電站出現問題時,往往找不到相應的技術人員,需要重新聯絡,這就使得光伏電站的問題無法得到及時解決。最后就是技術人員的缺失。由于我國當前光伏電站建造單位所投入的管理經費有限,這就使得技術人員所能獲取到的工資較低,得不到保證,這就使得光伏電站建設技術人員選擇另謀出路,從而導致相關專業人員嚴重缺失。
一個高質量的太陽能光伏電站建設離不開一份完善的技術資料。技術資料中涵蓋了太陽能光伏電站在建造過程所需要的各種技術數據以及模型,對于太陽能光伏電站的建設具有奠基作用。同時技術資料也是技術人員掌握太陽能光伏電站建造技術的前提,技術人員通過獲取和學習技術資料可以保證自身的理論儲備能夠支撐起后期的太陽能光伏電站建造工程。因此做好太陽能光伏電站運行維護的第一步就是要做好相關技術資料的完善工作,保證技術資料的管理體系足夠完善,為后期的太陽能光伏電站提供豐富的理論儲備。
太陽能光伏電站的運行維護人員不僅要完善相關技術資料,以保證項目正常建造,同時也要做好太陽能光伏電站建造過程中所形成的各種圖紙文件以及數據存檔工作。太陽能光伏電站的圖紙文件以及建造數據往往呈現了建造方的建造思路,能夠體現出太陽能光伏電站的內部構造和設計原理以及一些安裝使用步驟,這些對于之后的故障排除和維修都非常重要。做好建造過程中的圖紙保管以及數據存檔工作對于日后的維修至關重要。
為了保證太陽能光伏電站的高效運站,有必要做好太陽能光伏電站日常運行數據的記錄工作,這對于太陽能光伏電站的維護必不可少。由于我國當前信息化程度不斷加深,運行維護人員有必要借助信息化工具建立太陽能光伏電站的數據庫,為了保證數據庫中數據的及時更新,運行維護人員有必要做好每天的數據測量工作,這些測量的數據主要涵蓋了太陽能光伏電站電壓電流情況、電室溫度等數據,運行維護人員要保證這些數據的精準性,些許的誤差都可能影響到后期太陽能光伏電站的運行。當運行維護人員發現自己所測量的數據與之前測量數據存在明顯誤差時需要及時上報,以便技術人員能夠維修,防止由于這些問題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同時在這些問題得到解決之后,運行維護人員也需要將此次的問題記錄在數據庫中,并協同相關維修技術人員詳細登記維修措施,做好故障維修的記錄工作,為之后類似的故障做好借鑒工作。運行維護人員除了上述數據的記錄,還需要做好對于關鍵設備的檢測工作,檢測的目的不僅是要為了排除設備可能存在的隱患問題,還需要將相關數據記錄在數據庫中,記錄檢測報告,為之后的設備問題的解決重要的幫助,以此來提高檢修的效率[2]。
由于我國太陽能光伏電站的建造正處于起步階段,在這一階段不僅運行維護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同時管理上也存在缺位嚴重的問題。由于法律法規等配套政策的不完善,使得太陽能光伏電站的管理主體并不明確。管理主體的不明確使得太陽能光伏電站在出現設備問題或者系統問題時無法被及時發現,以至于可能引發后續的一系列不連反應,導致最終太陽能向電能轉化率不高。因此,我國需要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在法律法規中明確各方主體的權利和義務,防止發生糾紛時無法得到妥善處置。由于我國當前太陽能光伏電站的造價比較昂貴且運行原理和機能較為復雜,因此由業主進行管理不太現實,業主一方面無法負擔太陽能光伏電站的一系列維護和管理費用,另一方面業主由于知識水平有限,始終無法掌握復雜的光伏電站運行原理,無法對于太陽能光伏電站出現的問題進行準確的判斷。在確定太陽能光伏電站管理主體時,既需要考慮到管理主體的經濟能力,也需要考慮到其專業性,能夠及時排除太陽能光伏電站運行過程的問題。同時為了調動這一管理主體參與太陽能光伏電站的積極性,在政策上也需要給予其一定的優惠,對其進行政策上的優待。
針對我國目前在太陽能光伏電站管理方面技術人員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有必要對癥下藥。針對技術人員缺乏一定穩定性的問題,筆者認為太陽能光伏電站建造單位在建造過程中應盡可能安排電站當地的技術人員參與太陽能光伏電站建造,在太陽能光伏電站建造完成后,建造單位可以采取與太陽能光伏電站管理單位進行對接的方式,派駐相關技術人員參與到太陽能光伏電站的維護管理中,以保證太陽能光伏電站管理的專業性,及時發現電站的問題并解決。對于技術人員檢修不及時的問題,通過上述措施也可以得到迎刃而解。而對于技術人員缺少這一問題,筆者認為建造單位應該盡可能加大對于后備人員的培訓工作,通過理論和技術兩個層面的培訓,提高技術人員的比例,同時保證技術人員的技術過關,能夠及時處理太陽能光伏電站中出現的問題;除了要加強后備人員的培訓工作,筆者認為也需要進一步提高技術人員的待遇水平,改善其薪資結構,通過解決技術人員的后顧之憂,使得技術人員能夠更加高效地投身到太陽能光伏電站的管理和維護中,推動太陽能光伏電站的高效轉化[3]。
通過上文,筆者詳細地介紹了自己在日常工作中所總結的關于太陽能光伏電站運行維護和管理過程中的一些問題,在運行維護和管理方面,主要有相關政策不齊全、責任主體不明確以及技術人員不到位等問題。對于這些在太陽能光伏電站運行維護和管理中經常出現的問題,筆者通過兩個層面分別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議,即從太陽能光伏電站運行維護以及管理這兩個層面分別提出了可行性策略,希望通過這些舉措能夠有效解決太陽能光伏電站運行管理中的問題,最終提高太陽能光伏電站的利用率,推動太陽能光伏電站的應用,促進太陽能的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