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棟彩
(河北省邢臺市新河縣直第二小學,河北 邢臺 055650)
此次新課改強調要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在此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要積極地對課堂教學做出改進和優化,針對傳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改進,并站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高度去設計和制定具體的教學目標、教學方法以及教學形式,在課堂上盡可能地突出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深度參與到語文教學活動中,為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創設良好的前提條件。
在以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為總體目標的教學大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也要及時轉變教育觀念,將教學的重心由過分注重知識教學轉移到注重素質教育、能力教育上來。教學重心的轉移決定了教學計劃也要隨之發生轉變。在備課時,小學語文教師既要考慮當前學生的學情,又要考慮學生的長遠發展,考慮學生應該通過學習掌握哪些能力,明確教學目標。在制定具體的教學方法時,教師也要認識到小學生特殊的心理特點,不能強制性地進行知識灌輸,而應該運用生動有趣的教學來吸引學生自主地去學習,這樣才能真正符合新課改的教學宗旨。
例如,在學習《觀潮》這篇課文時,我在備課時就堅持以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為原則,來制定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考慮到許多學生沒有觀潮的親身經歷,我就借助先進的多媒體教學,運用生動的圖片和視頻等形式來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為學生自主閱讀課文和解讀課文做了鋪墊。同時,我把聽、說、讀、寫訓練有機融合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在多樣化的教學活動中學習知識,鍛煉能力,以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和發展。
教學過程是教師與學生頻繁交流和對話的過程。課堂上只有教師的聲音或學生的聲音都是不行的。教學就好比是兩個球員打球,一方拋出球后,另一方接球再傳球,雙方必須有互動、有配合,這樣才能實現球技的共同進步。這與我們提倡的“教學相長”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因此,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必須注重師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通過提問、朗誦等多種形式增進師生間的互動,從而實現“教學相長”的良好效果。
例如,在學習《鳥的天堂》這篇課文時,我就通過提問、朗誦等多種形式來增進師生間的互動交流。首先,我讓學生閱讀課文,說一說課文中幾次描寫了“鳥的天堂”?作者每次對“鳥的天堂”的感受有什么不同?在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課文后,我讓學生之間分享和交流問題答案,并帶領學生一起總結和完善答案,以此與學生產生了良好的互動交流。其次,這篇課文的語言十分靈動,值得學生仔細品味和學習借鑒。在探究課文中心思想的過程中,我讓學生仔細讀一讀文章對“鳥的天堂”的細節描寫,說一說你讀出了什么。同時,我加入到學生的朗讀互動中,我帶著感情來朗讀這些句子,讓學生說一說你聽出了哪些畫面?領會到了怎樣的情感?然后,讓學生再來讀一讀,看看你是否讀出了作者的情感。此外,我還讓學生之間進行賽讀,看誰讀得更好。這樣一來,我與學生之間產生了良好的互動交流,促使學生逐漸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和認識。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的思維被局限在了很小的范圍里,學生對文本的自由解讀權利很少,大多時候學生都套用教師的解讀來完成課文的學習,學生的創造性難以得到體現,對學生發散思維的培養毫無益處。在發展學生核心素養時,思維的培養是其中的重點。小學語文教師應在課堂上鼓勵學生盡可能地多說一點,積極表達自己對文本的看法,以更加開放、更加包容的態度去對待學生的自主學習,讓學生的思維得以成功激活,變得越來越發散。
例如,在學習《落花生》這篇課文時,我就通過營造開放性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這篇課文是通過“種花生”、“吃花生”、“議花生”等環節來表達作者對“像花生一樣的人”的贊賞之情。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理解能力有限,單從花生、石榴、蘋果這些事物中去挖掘它所代表的深刻含義對學生來說難度很大。于是,我就讓學生將目光投向生活周圍,說一說花生、石榴、蘋果各能代表哪些人,他們身上有哪些好的品質或不足。這樣一來,學生借助生活認知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在開放性的課堂氛圍中學生的思維變得越來越發散,逐漸體會到了課文所蘊含著的深刻含義。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要求學生必須端正地坐在課堂上聽講,這樣會壓制小學生的天性,在限制學生的行為的同時禁錮了學生的思維,不利于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活潑、好動是小學生的天性,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迎合學生的特殊天性,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這樣會帶動學生的思維也變得更加活躍,有利于學生創造性學習的開展。課本劇表演、分角色朗讀等活動都能夠充分地發揚小學生的天性,讓學生在創造性的學習中發展綜合能力
例如,在學習《麻雀》這篇課文時,我就通過增設表演、朗讀等多樣化的教學活動來發揚小學生的個性。在課堂上,在讀到獵狗遇到小麻雀時的情節時,我讓學生表演一下什么是“呆呆的”、“無可奈何地拍打”,讓學生體會剛出生的小麻雀的弱小與無助。之后,我再讓學生用恰當的語言讀出小麻雀的弱小、無助來。在讀到老麻雀奮不顧身沖出來保護小麻雀的片段時,我依舊讓學生通過表演、有感情的朗讀等形式來深刻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意思,讓學生在創造性的學習中加深了對課文內涵的理解。
總而言之,在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為目標的教育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要高度重視學生核心素養的教學研究,認真解讀新課改關于語文核心素養的闡述,從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去制定具體的、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為小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讓小學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發揮,讓小學生的思維和智慧得以充分體現,最終實現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成功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