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海平
(石家莊電子信息學校,河北 石家莊 050000)
隨著社會人才需求激增,越來越多的教育人士將目光投入到了職業教育當中,職業教育培養出來的人才也逐漸被社會所認可。中職教育作為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其培養的人才也在社會人才中占據著重要比例。對于中職階段的學生來說,其思想價值觀念正處于逐漸成熟的關鍵發展時期,在此時接受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對其正確的價值觀、政治觀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對其心理健康發展以及人格的正確塑造具有正面影響。在中職教育中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思想水平,引導學生正確的價值方向,促進學生人格及素養的健康發展,有利于高素質人才的培養。隨著校企合作的發展,中職學校應該將思想政治教育重視起來,與企業共同培育符合企業發展的高素質專業人才,進一步推進校企合作的深化改革。
中職教育作為職業教育的一部分,其教學重點在于對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以至于很多中職學校忽視了思政方面的教育,主要表現為思政課程課時較少、專業課程教學與思政教育結合不足等,這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培育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對此,中職學校應該轉變傳統的教學思想,在保證學生知識水平和職業能力的同時,重視其思政觀念的培養。在校企合作視域下,學校必須弄清楚校企合作的理念,了解校企合作的主要目的是提升人才的綜合素質。思政教育作為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重要環節,學校和企業都應該明確其在中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并在校企的充分合作下對學生展開積極的思政教育。首先,學校可以在校園內加強思政教育的宣傳,通過張貼海報、思政演講等方式,在校園中形成良好的思政風氣,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對學生的思想觀念進行引導。其次,學校應該在保證學生專業課程時長足夠的基礎上,適當增加思政課課時,促進學生的思政意識培養。同時,各專業課或非專業課教師應該在教學活動中注重思政教育的融匯穿插,培養學生的理想信念,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工作觀念。此外,企業應該在學生頂崗實習過程中對學生展開思政教育,使其形成吃苦耐勞、愛崗敬業的精神,在其工作實踐中提升思想水平。
隨著社會人才需求的激增,當代企業對于人才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很多中職院校在培育人才時常常忽視與合作企業的人才需求相結合,導致其培養出來的人才與企業的實際需求相脫離,人才的發展理念與企業的發展理念背道而馳,導致一些合作企業的人才流失,不利于校企的進一步深化合作。對此,在校企合作視域下,學校應該積極與企業展開深度合作,進一步完善校企思政教育工作合作機制,使人才的思想教育工作更加貼近企業的文化和發展理念,將該工作融入學生的實習實踐中去,達到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目標。首先,學校應該將思政教育工作納入學校與企業的合作事項當中,將校企雙方在該工作中的應該承擔的教育責任和教育義務在合作協議中進行充分的細化和明確,確保該工作在校企合作中的落實。其次,學校可以與企業合作構建專門的教育平臺,并在平臺中設立思政教育模塊,充分發揮學校和企業雙方的教育資源及教育隊伍作用,對學生的思政觀念展開共同培育,針對性培養符合企業實際需求和發展的人才。此外,在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下,思政教育想要在人才培養過程中進行充分貫徹,需要校企合作制定出一套合理的運行機制,將相關考核制度以及獎懲制度進行進一步的細化落實,進一步穩固校企思政教育工作合作機制,為工作的有效性形成有力保障。
教師的綜合素質水平直接影響了教學的質量,也會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形成重要影響,因此,想要提升中職院校的思政教育水平,必須要打造高質量的教師團隊,提升師資的綜合素質,以達到提高中職教師隊伍的整體教育水平的目標。在校企合作下,思政教育的師資隊伍不僅包括學校的思政課教師以及校內的黨務工作者,還包括所有的專業課、非專業課教師以及企業的帶教老師,學校和企業必須要意識到全員參與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共同打造一支高素質的師資團隊,促進校企的協同育人。學校應該與企業展開積極合作,可以通過雙方互相派遣思政教師和帶教老師展開思政方面的學習交流活動或培訓活動;可以讓思政課教師到合作企業掛職實習,增強思政教師對學生未來職業的了解度,使教師在對學生展開思政課程教學時,可以將思政課程內容與學生職業進行有效融合,對學生的職業思想形成正確引導;還可以組織企業帶教員工到學校進行思政知識的學習,增強企業帶教老師的思想水平,有利于學生在實習過程中接受正確的思想政治引導。
職業教育從本質上來講就是就業教育,其教學重點應該以學生未來的就業以及職業發展為主,這就需要中職學校在展開教育時充分考慮到社會以及企業的實際需求,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目的進行專業人才的培養。思想政治教育作為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重要環節,在校企合作視域下,學校和企業積極展開思政教育工作的合作,研究雙方的合作教育渠道,共同培育符合企業人才需求的高素質人才,推進校企合作的深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