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亞梅
(吉林省通榆縣第七中學校,吉林 通榆 137200)
筆者在教學中積極制作微課,凸顯出不同板塊教學重點,利用生動、藝術化的微課來點亮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例如筆者在教授《鄧稼先》一課時,制作了鄧稼先先生的微課紀錄片,讓學生更加全面了解課文中鄧稼先身上一心為國的“兩彈元勛”的形象。這篇課文運用了夾敘夾議的手法,講述了鄧稼先先生放棄國外優渥條件毅然回國、扎根荒漠數十年潛心原子彈研究、不幸罹患癌癥后依然心系科研事業的幾個小故事,展現了鄧稼先無私奉獻、潛心科研、熱愛祖國、心懷天下的崇高精神。筆者運用微課篩選出關鍵段落,例如微課展示鄧稼先的臨終遺言,帶領學生從語言、神態、動作等方面進行分析,讓學生感受鄧稼先對原子彈事業鞠躬盡瘁的偉大奉獻精神,同時也為閱讀教學營造人性化的氛圍,激起學生的心靈共鳴。
單元主題教學可以幫助語文教師凸顯教學重難點,抓住單元課文特征開展教學,讓學生從文學特色、歷史文化、情感價值等角度進行學習。例如筆者在教授人教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時,抓住本單元寫景散文特點開展單元主題開展教學,帶領學生分析和對比《濟南的冬天》《春》《雨的四季》三篇課文,感受老舍先生對濟南冬天獨具特色的山和水的贊美和熱愛之情;朱自清先生筆下生機勃勃的江南春景,富有孩子氣的語言特色;劉湛秋先生筆下四季分明卻嫵媚多情的雨。筆者帶領學生分析這幾篇寫景散文的語言特色,大都清新脫俗、文字優美,在贊美大自然景色的同時表達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真正打造情景交融的寫作境界。單元主題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快速掌握學習重點,把閱讀、寫作、文學鑒賞等融合起來,提升學生語文學習質量,這也是提升語文教學有效性的重要舉措。
初中語文教師要聚焦教學質量提升,細化閱讀、寫作、文學鑒賞等教學板塊,積極開發微課教學資源,打造富有感染性的語文教學氛圍,優化單元主題教學,幫助學生攻克語文學習難題,全面提升初中語文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