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莉娟 柳亞 任煥
(云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云南 曲靖 655000)
“課程思政”是將所有課堂作為育人主渠道,旨在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融入各門課程的教學和改革,實現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的有效結合,實現立德樹人的潤物無聲,進而實現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斗終生的有用人才的根本任務。因此,要按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興旺發達、后繼有人的要求,從解決“首要問題”的根本舉措的高度,提升深化“課程思政”建設的境界和情懷,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高校肩負為黨和國家培養人才的重任,應高站位認識“課程思政”的時代價值,提升立德樹人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貫徹落實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和《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14〕19號)要求,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以適應快速發展的社會需要。2016年3月17日,國家正式發布《關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從國民經濟發展各個層面規劃了物流業發展的重點和要點。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該文件指出,在西南地區要求“發揮云南區位優勢,推進與周邊國家的國際運輸通道建設,打造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新高地,建設成為面向南亞、東南亞的輻射中心”。云南省“十三五”規劃綱要中物流體系建設戰略的推動下,為物流業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潛力。2017年2月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等5部門關于印發《商貿物流發展“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的通知中表明商貿物流業取得長足發展,為推動國民經濟提質增效升級和平穩較快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云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云南省現代物流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及實施方案的通知(2016—2020年)》中明確了圍繞把云南建設成為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目標和我省現代物流產業發展定位。《全國高職高專物流人才培養狀況調研報告》物流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服務產業,它涉及領域廣、吸納就業人數多,對促進生產、拉動消費的作用大。
我校經管學院長期教育教學中形成的創新內涵文化:“123”發展理念即:以黨建為引領,培育學生兩大能力(即時就業能力與可持續發展能力),創一流教師團隊,創一流教育服務,創一流品牌學生。我校物流專業預通過“課程思政”下德技并修物流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將“思政元素”有效融合到物流專業的“第一課堂(理論+實踐)”與“第二課堂(學分銀行)”中,“第二課堂學分儲蓄卡”納入人才培養計劃,給予學分認定,“思政元素”通過一二課堂的有機融合,實現“三全育人”。
深度上,“課程思政”是構建“兩個體系”的有效切入點。當前,如何把思想政治工作體系有效貫通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是高等教育領域亟待攻關的重大課題。“課程思政”應以課堂教學為切入點,以教師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活躍要素,著力優化課程設置,修訂專業教材,完善教學設計,把思想政治工作體系貫通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等。“課程思政”建設的邏輯思路充分體現了把思想政治工作貫通人才培養體系的可能與價值。因此,要按照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要求,從構建“兩個體系”的深度,加大深化“課程思政”建設力度,探索“專業思政”“學科思政”建設,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
廣度上,“課程思政”是完善“三全育人”的重要方面。“課程思政”不是哪一門課或哪一個部門的事情,而是一項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系統工程。它強調包括思想政治理論課在內的所有課程都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師都有育人職責。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是全體教職工的共同責任,涉及教育教學全過程各方面,縱向需要層層激發動力、形成共識,橫向需要多部門協同配合、互相支持,客觀上有利于帶動“三全育人”格局的形成。因此,要按照完善中國特色高等教育制度,實現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要求,深化“課程思政”建設,推動完善“三全育人”工作體系和機制。
高校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就一定能實現教育的改革創新。當然,“課程思政”作為一項系統工程,目前仍處于起步階段,還需不斷深入探究“課程思政”教學規律,全面強化體系化、規范化建設,科學實施考核評估與效果評價等,需要高校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定方向,才能圓滿完成黨和國家交給的任務,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本科研項目從而形成課堂、校園、社會的無縫對接,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效融入技術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從謀篇布局到下棋落子,預示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從“小思政”走向“大思政”的全新格局。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做好思政課與其他專業課程的融會貫通,各類課程以及教育教學管理活動都應貫徹“課程思政”的原則,把思政育人作為課程教學的要求與點睛之筆,實施課程診斷,修訂課程標準,深入挖掘專業課程所蘊含的思政元素和所承載的思政教育功能。堅持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積極構筑“大思政”教育生態圈,這樣的思政教育才有濃厚的氛圍,才能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靈,培養學生理性思辨、明辨是非的能力,內化其愛黨愛國的情感。
我校物流專業自2005年新建以來,受到學校的重視與支持,逐步成長為校級重點專業,云南省優質高職院校高水平專業,畢業生深受用人企業好評,服務地方社會經濟發展。在學校的帶領下,該專業不斷改革創新,積極發展,2019年成功申報教育部首批物流1+X認證試點及考點單位,并順利完成全國性認證考試工作。師生連續多年榮獲云南省物流技能大賽一等獎。先后開拓沃爾瑪、順豐、中通、郵政等名企校外實訓基地。該專業為本校首批開展國際教學,招收海外留學生專業之一,并與泰國博仁大學共建國際商貿物流實訓基地。該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參會扶貧及服務社區工作,榮獲全國“互聯網+快遞”大賽銀獎。在學校的指導下,物流專業將在未來發展中,推進“三融雙創一中心”高職物流專業建設模式研究及實踐,不斷提升物流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服務地方經濟與社會發展。
旨在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精神,響應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云南省產業發展規劃 (2016—2025年)、曲靖市委、市政府出臺《關于著力推進重點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號召。
結合我校物流專業實際情況,整合資源,通過研究團隊的長期致力于高職物流專業建設模式研究與實踐的基礎,實現高職院校物流專業在深化產教融合教育教育改革中的探索與創新項目榮獲全國2017年度物流職業教育教學成果三等獎”,為提升物流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做出了貢獻。
在以上的研究和實踐基礎上,聯合云南省物流行業支持,進一步推進高職物流專業建設模式研究及實踐項目,計劃在2022年實現“三融雙創一中心”的相關研究成果,將為學校省“雙高”建設,提供更多預期成果,為提升高職物流人才培養質量做出進一步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