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悅濤
(西藏貢覺縣中心小學,西藏自治區 貢覺 854200)
從地理上看,藏區是指西藏自治區、云南藏區、四川藏區、甘肅藏區和青海藏區,除四川外,其他都位于我國版圖周邊地區,與其他地方相比,特別是東南沿海城市,教育觀念相對比較落后。在當前藏區小學教育中,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甚至是學生家長,大家對教育的認識還停留在傳統舊觀念之下,對語數外三大學科是格外熱衷,以至于忽視了其他學科的重要性,科學課就是其中之一。說道科學課,不得不提到科技發展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受地域因素制約,藏區教育工作者和學生對科技的認識不強,在生活中的應用意識也不足,科技發展觀念的落后直接影響了其在教育教學中的地位。
教育觀念的落后不僅僅體現在我們的思想認識上,還有對學校基礎設施的建設以及師資力量的投入上。當前藏區小學教師多為師范中專畢業,雖然他們中的一些人通過自身的努力獲得了自考大專和函授本科學歷,但由于整個基礎教育學習都是在當地完成的,所以他們的教育思想和對教育的認識始終烙有鮮明的地域特征印記,從整體上看,教師的執教水平是非常有限的。當地貧瘠的教育資源給老師們的發展套上了無形的枷鎖,這種由內及外、由外而內、內外相促的作用力正嚴重影響著小學科學教育的質量和效率,學生無法接觸和學習到更先進的思想、方法和技能,致使藏區教育陷入惡性循環。
關于教學觀念的轉變,本人認為需要在學校和老師共同努力下才能完成。首先是加大學校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師資力量的投入,比如引進優秀的科學學科人才,提供給他們優厚的待遇,同時要求他們輔助當地老師不斷成長;比如增加科學課實驗器材的種類,滿足學科教育的全部需求。在教師方面,大家應當集中精力,多花時間在科學領域的項目研究中,尤其是要做好理論聯系實際,以進一步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另外,經常展開教師培訓活動也是非常必要的,所涉及的內容以科學學科知識拓展為主,讓老師們去體驗科學的情感,形成科學的態度和價值觀,同時還要使每一名教師都具備應用信息技術于課堂教學的能力。
學科素養不僅僅是用來要求學生的,還有老師。我們不僅要求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探究,也要要求自己做好每一個實驗,要重視實驗教學,努力創設適宜的學習環境。加強自身實踐探究過程的能力,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增強問題意識,提升自己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新時期下,藏區小學科學課教師必須加強自身對科學知識的學習,積極主動地探索科學的教學方法,充實自己,提升能力,用新的教學理念去影響和改變學生對科學課的態度。
苦于缺乏足夠的教學器材,老師們經常感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但俗話說得好:條條大路通羅馬,在學校沒有給老師和學生配備足夠多、足夠豐富器材的情況下,如何做到因地制宜地開展教學活動,是衡量一個老師教學能力的主要標準。藏區雖然各方面條件比較落后,但自然條件卻是得天獨厚的,我們可以嘗試利用自然環境資源展開教學,比如用青菜蟲代替蠶,教學生如何去“養蠶”;比如借用廢材料,如塑料杯、細鐵絲、小磁塊、易拉罐、橡皮管、玻璃片等,來自制實驗教具,這樣不僅可以拉近學生與大自然的距離,還能培養他們動手和動腦的能力。
在小學教育階段,教學任何一門學科都需要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欲望,科學課也不例外。在藏區小學里,學生的生活環境、家庭背景、民族屬性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異,所以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前,我們首先要摸清他們的興趣點,老師要懂得從學生已習得的知識和技能出發去發現他們的優點和喜好,最好能列舉一切他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元素作為例子,然后引導他們在親身感知的基礎上去分析問題、思考問題和處理問題。當學生的學習熱情被調動起來后,新穎而又新奇的想法便會在他們頭腦中不斷涌現,良好的學習氛圍一旦形成,展開接下來的教學工作也就不難了。
科學課在當前小學教育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特別是在信息化發展這一大背景下,對于資源貧瘠、思想和認識匱乏的藏區小學來說,如何利用自身地域優勢和自然環境優勢來優化科學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就顯得十分關鍵。只要正確認識到自身的優勢與不足后,才能有針對性地解決各種矛盾和問題,從而在根本上改變科學課教學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