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
(黑龍江省伊春市豐林縣五營小學,黑龍江 伊春 153033)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師要創新教學方法,有效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計算能力的培養是小學二年級數學學科教學的重中之重,成為當前教師的重點教學任務。數學教師應認識到學生在計算上存在的問題,根據問題提出一系列改革措施,創建出問題化、訓練化、總結化的教學活動,促進學生對計算方法的掌握與應用,進而提高學生計算的準確性。計算能力是小學生學習數學應具備的基本能力。小學生提高計算能力,能夠促進發散思維和邏輯思維的發展,從而為今后的數學學習做好準備。
計算的方法多種多樣,每一個問題都有多種多樣的計算方法,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探討多樣化的解題方法,以找到最簡便的運算方法。在小學階段,教師認識到簡便算法教學的重要性,發現簡便算法為學生學習帶來的便利,講授各式各樣的簡便算法,使學生認識到簡便算法的應用領域,運用簡便算法快速得出問題的答案。
小學生數學運算能力的培養需要很長時間。對于基礎知識的鞏固練習包括三個方面。首先,加強數學口算練習。在小學生的計算能力中,口算能力是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最為基礎的一項。教師應從小培養學生的口算能力。在基礎練習中,學生不僅要追求口算的速度,還要保證口算練習的準確程度,在準確的基礎上提高計算速度,打好提高計算能力的基礎。第一,在練習中,對于基本口算,教師要督促小學生每天進行練習,可以讓其制作小卡片,隨時查閱。第二,對重點、難點進行專門式訓練。教師應突破重點、難點,讓口算訓練實現從量到質的飛躍。第三,針對容易出錯的題型進行反復練習,讓學生遇到相同題型后,保證不出相同的錯誤。
其次,教師進行題型講解時,要為學生重點解釋計算法則和運算方式,讓學生理清計算的思路,這樣才能使其在審題中抓住重點,為解題節省時間,從而準確地寫出相對簡便的計算過程。數學題型有許多種,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對每種題型的特點和容易錯的部分展開網狀式學習,從問題向外延伸,在問題中聯想,歸納總結運算性質,保證學生在今后的解題中遇到類似的題目時可以快速做出解答。
最后,常用的數學計算方法應熟練掌握。在日常教學中,對于常用的公式及數學的簡便算法,教師要為學生進行歸納和總結,使他們銘記于心,在審題過程中形成條件反射,遇到問題就能聯想到需要用哪些公式和簡便算法來解題,在不斷強化練習的過程中,提高他們的數學計算能力。
在學習數學知識時,小學生對學習的專注程度并不高,尤其是針對枯燥且邏輯性較強的數學知識,往往表現出注意力不夠集中的情況,導致他們在學習中不容易提高計算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時利用豐富的教學經驗,幫助小學生真正走進數學,使其在進行數學計算時能夠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提高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對于小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讓他們短時間內投入數學學習中相對容易,然而要想長期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工作,教師應在教學中打破以往的教學理念,有效地激發并保持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提高他們的數學計算能力。
想要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教師應引導學生認識到自我學習上存在的不足,重視他們在計算過程中存在的失誤之處,總結他們出現過的錯誤點,讓學生認識到自我在計算上錯誤的原因,找到解決錯誤的途徑,進而提高學生計算的準確率。學生應分清錯誤產生的原因,創設出概念模糊、粗心大意、技巧、圖形等多種類型的錯題本,按照類型的不同,將錯題劃分到不同的錯題本上。學生需要注意教師對錯題的講解和分析,在記錄時找準解題的切入口,根據自我的理解對錯題進行標注和說明,進而促使自己認清錯題產生的原因,提高自己的計算能力。
總而言之,小學二年級數學計算能力的培養是一項長期的教學工作,教師應引起重視,利用多媒體等技術豐富教學內容,使學生完全沉浸到學習的情境中,通過完善教學方案,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教師可從實際行動入手,從計算細節入手,對于基礎知識應做好鞏固練習,保證學生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幫助他們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能夠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具體的問題,為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質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