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振
(長春大學,吉林 長春 130000)
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過程和全方位育人。為實現這一目標,我校積極進行“思想政治理論課,綜合素養課程,專業課程三位一體思想政治教育教學體系”的構建探索。當前,要實現從思想政治課程主渠道到專業課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轉變,充分發揮專業課程的思想政治內涵和德育功能。通過有效設計和實施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專業課程教學的載體,體現育德的內涵,發揮專業課程的價值滲透作用[1]。為此,本人以“數字動畫設計”課程為例,探討如何通過教學改革深入探索專業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要加強專業教學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轉變課堂教學的重點,關注學生的期望和發展需要。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參與意識,促進“專業理論”與“道德實踐”的有效結合。就“數字動畫設計”課程而言,課題組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出問題。
當前課程思政面臨的主要問題首先表現為管理機制的不足,缺乏整體規劃。在領導機制方面,高校黨委書記、校長對思政課的管理理念是“課程思政”建設的關鍵要素。高校領導要立足學校的辦學理念和辦學特色,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讓思想政治教育在專業授課中發聲,并在教材建設中切實體現。具體到教學管理而言,高校對于專業課程的育人目標、培養方案、教材選定等方面,在統籌規劃方面仍有不足。就教育主體而言,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是課程思政建設的專業團隊,它的引領作用還沒有完全發揮出來。另外,課程思政與其它人文學科的協同發展也有不足,要從根本上創新協同機制,形成聯動效應。
在教學載體方面,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和人文社科類專業是課程思政的主要載體。要充分發揮此類載體在課程思政改革中的重要作用,不斷完善共建機制,提高人文社科類專業教師的積極性,引導他們開展日常教學訓練和教學思考。在協同創新機制下,提升教師精確運用馬克思主義方法分析、解決教學問題的能力,滿足學生在專業課程學習過程中更高層次的需求。在學科建設方面,要更加重視哲學社會的科研能力,加強對習近平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專門研究,為高校推進課程思政提供理論支撐。
當前的專業教育以技能訓練為主,以就業為導向,眼界較窄。殊不知,專業課程也是思政教育的基本組成部分。教學方法方面,要安排專人對專業課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課程思政教學指導,發揮集體備課的優勢,健全教學獎勵制度;提升教師的教學感染力,幫助教師將相對枯燥的教材話語轉變為生動活潑的教學話語,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專業課程千差萬別,各有特點,它的思政改革應該考慮這些差異性,注重專業課程的特色,靈活地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課程有機融合。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知識點的講授,記憶不是重點,要避免說教的形式。它更多地強調故事性,強調感化,強調思想性、啟發性。
課程思政建設要靠教師去落實,首先考驗的是教師的育德意識和育德能力。建設一支政治可靠,育人能力強的師資隊伍,是保障課程思政協同發展的關鍵。首先需要注重培訓、統一思想,加強教師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全體教師應該加強政治站位,把思想統一到如何培養黨和人民需要的社會主義接班人這一奮斗目標上,堅決履行黨和人民賦予的職責。學校層面可以開展課程思政師資平臺的建設,整合馬克思主義學院、政治輔導員、專業教師隊伍,充分發揮全體教師在思政教育方面的專長,同心協力、共同完成育人工作。馬克思主義學院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有一支專業的隊伍,擅長系統性的思政工作;學工部門的政治輔導員,熟悉學生的日常狀態、思想動態;班主任對所任班級的情況較為了解,學生對于班主任也有某種親切感,愿意敞開心扉;專業教師對學生某一門課程的學習能力、學習效果較為熟悉,在專業上起引領作用。如能整合上述人員的優勢,勢必組成一支綜合性、高效的思政教育隊伍,對于高校順利實施課程思政改革將大有裨益。
豐子愷先生曾經說過,藝術教育是綜合性的教養,是應該融入各科的。即美的教育,情的教育,應該與道德的教育一樣,在各科中用各種手段處處施行之。動畫設計專業也不例外,它本身就是一個交叉學科,涵蓋藝術、技術、文學等。這就需要一個更為開放的教育理念,以更加包容的心態去創作優秀的動畫作品。動畫設計師應當以一種更加開放的心態吸收歐美動畫的長處,將它本地化、中國化,并注重其中的思政政治內容。
本次數字動畫設計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貫徹了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指導思想,構建了“文化為體,科技為媒,策劃為本”數字動畫設計課程體系,注重設計與文化的結合,經過了教學實踐的初步檢驗。從學生學習成果的反饋來看,學生們不僅掌握了數字動畫制作技術,更重要的是具備了動畫內容的策劃與文化基因的挖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