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昌弘
(貴州省黔西南州普安縣地瓜鎮地瓜小學,貴州 黔西南 561501)
體育教師需要探索通過體育游戲等手段來引起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并通過將體育游戲融入體育課堂教學的過程鍛煉學生的體育技能,同時潛移默化地幫助學生形成喜愛運動、熱愛運動、定期運動、科學運動的習慣,為學生體育技能的切實提高和長遠的體質增強、成長發展提供養分。
體育游戲顧名思義它還是一項體育活動,體育游戲與其他的游戲最大的同之處就是它包含了體力活動,但是學生們參與的同時還可以開發學生們的智力,鍛煉學生的思維開發能力。體育游戲就是組織者通過創編游戲的方式,采用不同的活動方式,讓學生參與到游戲活動中去,在這個活動的過程之中學生的身體素質得也到了提升,因此體育游戲就有了鍛煉身體的價值。在體育游戲應用到體育課堂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僅身體素質得到了提升,同時也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
在以往的體育課堂中,體育教師往往采用單一枯燥的教學方式,因此學生對于體育課堂的學習興趣并不大,這時將體育游戲應用到體育課堂中,學生就會被課堂的豐富多樣性所吸引,學生也會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去,營造良好的體育課堂學習氛圍。與此同時,體育游戲之所以被稱作游戲,他是必須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才可以更好地吸引學生們的積極性,只有學生自己對體育課堂感興趣,學生才會全身心地投入到體育活動中去,積極地提升自己的身體素質。因此體育游戲擁有趣味性的特點是不可被替代的。
熱身是體育課程中不容忽視的教學環節之一,小學體育自然也不例外。相較于常見的跑步、做操等熱身運動,小學生勢必會對一些較為新穎的熱身運動形式格外感興趣,為此,可以創新性地將不同的游戲形式及其內容合理地引用到熱身環節中來。
例如,“兩人三足”的小游戲,即兩個人分別伸出各自的一只左腳和右腳,用繩子將其綁到一起,然后兩人利用三只腳快速向前移動。這一游戲看似簡單,但實則要求學生之間互相密切配合。大多數學生很難一次做到毫無障礙地往前走,因此他們需要反復進行幾次,在這一過程中他們集中了注意力,更為重要的是身體各部分的機能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放松與活躍,而這就有效避免了在體育課上做幅度較大的體育動作時出現身體猛然承受不住而受到傷害的情況。游戲在小學體育熱身環節中的恰當運用具有積極的價值。
小學階段的學生認知能力有限,這就導致他們在理解一些較為抽象的知識點時往往存在著極大的難度。小學體育所學內容雖然都較為簡單、淺顯,但是一些具體的體育動作技巧不免存在復雜與抽象的情況,這便為小學生掌握這些體育動作或者技巧帶來了很大的困難與挑戰,同時,也使得其體育學習的積極性受到了不小的制約。由此,筆者認為尋找一條能將復雜的體育動作或者技巧以直觀化、趣味化呈現的方式方法,而為了更好地達到這一效果,合理引進恰當的體育游戲不失為一種有效的策略。
例如,在教學立定跳遠的動作技巧時,不少學生的動作不夠標準,對其進行了一一的指導與多次的口頭講解,所取得效果也不盡如人意,針對這一情況,便在課堂教學中引入了“你我都是小先生”的游戲。即學生可以自由結合成學習小組,并以小組為單位相互充當小先生,充當小先生這一重要角色時,一定要對其他學生的立定跳遠動作進行簡單評價,要能指出其不足之處,以此類推,直到整個小組的學生都充分體驗了小先生的這一角色。小學階段的學生雖然年齡較小,但是他們也渴望被他人所尊重與認可,同時也具有極強的自尊心,在接收到來自外界他人的指正與意見時也愿意積極改正,如此,“你我都是小先生”這一類似角色扮演的游戲便讓學生相互之間糾正了動作或者技巧上的不足,也使得他們知道了如何做出規范、標準的立定跳遠動作。教學重難點得以輕松突破,游戲在小學體育講解環節中的合理運用充分證明了其可行性。
在進行了較為劇烈、強度相對較大的體育運動之后,不能立馬結束體育課堂的學習活動,這樣會在很大程度上對心臟、肌肉等器官帶來沖擊,從而影響身體健康。正確的做法應該是進行適當的放松運動,讓學生的身體慢慢放松下來,直至恢復到比較正常的狀態。也正因為如此,體育課結束前的總結環節必不可少,并至關重要。游戲在總結環節中的運用會讓放松運動呈現一種趣味化的別致形式。
例如,“大魚網”的游戲,具體規則為游戲開始時由一名學生先抓人,抓到一位時,兩人手拉手成“網”繼續抓,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每抓到一人,“網”便會增加一人,直到抓完所有的人為止。這一游戲趣味性強,同時強度又不大,學生們積極參與,極其適合用在放松學生身心的課堂總結環節,所獲得的效果頗佳。
總而言之,在為學生營造一種愉快、有趣的學習氛圍的同時,也讓他們變得愿意學體育、愿意積極參與到體育鍛煉之中來,才能獲得身體素質的更好進步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