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朝瓊
(重慶市巫山縣烏龍學校,重慶 404700)
對于學生的心理方面的影響因素來說,社會環境起著保障性的作用,社會環境與中學生的關系,就像自然氣候與植物的關系一樣。不良的社會環境,會使一些中學生的心理受到了扭曲,難以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只有在良好的社會環境下,學生才不至于陷入身邊的誘惑,然而,隨著社會的進步以及經濟的飛速發展。網絡、電視、電影、網吧等出現在大眾的視野。其中,健康的社會信息有助于初中生心理健康發展。而不健康的腐朽落寞的社會信息則會對初中生造成種種危害,如暴力電視或者電影會引起初中生的攻擊和犯罪行為。另外,由于家庭與家庭的經濟條件也有差別,學生與學生之間也會存在攀比的現象,這就造成了虛榮心比較強的初中生為了炫耀自己就會出現偷竊等犯罪行為[1]。
對于學生心理方面的影響因素來說,家庭環境因素起著基礎性的作用。如果一個家庭中,父母的關系不和諧,家庭中就會缺少寧靜、幸福的氛圍,缺少孩子心理健康發展所必需基礎保障。另外,父母對孩子的期望過高或過低,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發展都是不利的。過高的期望會使孩子產生恐懼、挫折感、壓抑、敵視等不良心理。過低的期望則容易使孩子對自我的評價過低,產生自卑感、自暴自棄等不良心理。再者,家長的思想道德素質與孩子的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的關系,如果父母自身思想道德、為人處事不夠正直,就不能夠為孩子樹立威信,孩子不能夠信任父母,就會容易產生虛偽、自私自利的不健康心理。
對于學生心理方面的影響因素來說,學校環境因素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學生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學校度過的。所以說,學校環境對學生的心理健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學校環境對學生來說,會對學生產生無形的感染力。然而,在實際班級中,存在一些長期受到忽視、排斥和壓迫的學生,這會使他們形成嚴重的自卑心理和逃避傾向。面對這些等問題,如果班主任不能及時發現和解決。這對于學生來說,都會造成不良的性格特征,比如說無禮、蠻橫、霸道、怯弱等。
一個好的班主任,不僅是一個好的管理者還是一個能夠善于發現細微之處的觀察者。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還是人格塑造的導師。初中生處于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學生一般又都具有向師性,所以班主任要具有強烈的事業心,有必要利用業余時間多學一些心理輔導方面的知識,做好必要的知識儲備,以便于給予學生及時的疏導。要在平常的管理中嚴于律己、無論從思想作風還是言談舉止都應該為學生樹立正確的榜樣。作為孩子的引路人,勢必對孩子終身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另外班主任要善于觀察學生的心理動態,發現問題,及時疏導。在疏導的過程中,要對學生有足夠的耐心和愛心,使學生更容易信任老師和接近老師。
例如,對于一些淘氣的、調皮的、不遵守課堂紀律的學生,班主任不能放棄對學生的疏導,也不能有意識的減少對這類學生的疏導。相反,班主任應該保持足夠的耐心、愛心,運用多種方法加強對這類學生的心理輔導。通過談心、走訪家長、與學生做朋友等方式,真正的走入學生的內心,了解學生這些表現的內在因素,從而從根本上進行合適的心理疏導。與學生交流是一種技巧也是一種能力,班主任只有提高自身的修養,才能讓學生信任自己、了解自己、走近自己,才能以自己的修養來幫助學生、感染學生。
對于學生的心理疏導,要處處以關懷和尊重為主,要充滿人性化。人性化的教育疏導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班主任要把學生當作獨立的、完整的、有創造力的個體,要給學生的精神成長提供足夠的自由空間。再者,就是要把傳統的灌輸式教育改變成自主式教育,要尊重學生的人格,不得出現壓迫學生、強迫學生、威脅學生等不良現象。切記在學生的心理發育過程中,班主任起到的引導作用,而不是替代作用。
由于受到社會環境和學習環境的影響,在學生心理發育期間會遇到很多不良因素。這些不良因素是客觀存在的,讓學生完全不接觸是不可能的。教師要做的就是對學生可能接觸到的不良因素提前進行預防提醒,讓學生具備篩選信息、甄別信息的能力。在學生已經受到不良影響時,教師要及時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避免學生沉浸在不良因素中無法自拔。
總之,初中生在學習和成長的過程中出現的心理健康問題,班主任作為班級工作的組織者、班集體建設的指導者、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引領者,對于學生出現的問題,要高度引起重視,并正確積極的給予疏導與矯正,才能使學生少走彎路,擁有一個健全的人格,對以后的成長和發展有著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