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
(內蒙古興安盟烏蘭浩特市職教中心附屬幼兒園,內蒙古自治區 烏蘭浩特 137400)
為了更好的適應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我國的教學政策和教育理念也處在不斷的創新與改革的過程中,在《3~6 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對幼兒園教學也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經過總結,我認為現階段幼兒園的教學特點主要表現在生活化、經驗化、以及創新化三個方面。
首先,生活化特點,保教并重是幼兒園開展一切教學活動的重要教學原則,指的是幼兒園教師要從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出發,不僅要重視對幼兒的教育,更要注重對幼兒生活上的照顧與保護,將保護與教育有機結合起來,促使幼兒能夠健康成長、全面發展。因此,在保教并重教學原則下所開展的幼兒教學活動,需要結合幼兒自身的生活經驗,并在幼兒園日常教學中融入生活化元素,促使幼兒在生活中學習和成長。
其次,經驗化特點,根據皮亞杰所提出的“認知發展四個階段理論”,可以發現大部分的幼兒都處于前運算階段,這就表明了幼兒在學習新知識和接受新事物時需要建立在原有認知經驗的基礎上,并且需要聯系具體的感官和運動動作。因此,幼兒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也必須要從幼兒的原有經驗出發,調動幼兒的主觀能動性,促使幼兒通過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索的形式實現健康發展。
最后,創新化特點,在開展幼兒園教學活動前雖然需要幼兒園教師對教學內容和教學環節進行設計和準備,但由于幼兒在活動中是動態的,這就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教學內容也需要根據幼兒的行動進行調整。并且,大部分的幼兒園教學活動都是以幼兒在活動中的感受、體驗以及思想為核心內容,其在本質上是一種探索性的學習過程,因此,幼兒園教學具有創新化的特點。
游戲是一種與生活和勞動技能有關的,能夠促進體力與智力發展的娛樂性活動,也是幼兒了解事物本質,發現事物發展規律的有效途徑。因此,在幼兒園中利用游戲的形式開展教學活動能夠有效的調動幼兒思維的靈活性,強化幼兒的探索能力和觀察能力,從而進一步的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明確的指出幼兒園教學要加強師生之間、幼兒之間的交往與互動,培養幼兒親近友愛的社交態度和社交技能,也就是說,幼兒園教學要促進幼兒的社會性發展。而游戲作為一種集體性活動,在幼兒園中開展游戲化教學活動,能夠在無意中強化幼兒間和幼兒與教師間的互動,使幼兒在參與游戲活動時初步形成團隊精神和集體意識,從而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
游戲活動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和創新性,這也是幼兒喜歡玩游戲的最主要原因,在幼兒園中實施游戲化教學不僅能夠調動幼兒的學習熱情,還能夠激發幼兒求知與好奇的天性,促使幼兒在探索中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和認識水平。
由于現階段我國幼兒園的教學形式較為多樣化,因此,本文僅簡要分析了游戲化教學方式在幼兒園主題教學課程以及體育教學課程中的應用方法。
幼兒園主題教學課程是一種帶有教學目的和教學要求的教學活動,主要的教學目標就是為了讓幼兒通過主題教學課程掌握一定的技能或學得一定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因此,幼兒園教師在利用游戲化教學方式開展主題教學課程時,要注重教學內容和幼兒實際情況的結合,實現教學游戲化,讓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積累知識和生活經驗。
例如,在“認識動物”主題活動中,教師可組織幼兒開展“猜猜我是誰”的游戲活動,并在游戲活動開展前,為幼兒設計動物角色,如,小鴨子、小貓、小狗、牛、羊等。讓幼兒在游戲中模仿動物的叫聲和動作,比賽誰模仿的更像,從而幫助幼兒更好的認識動物,抓住動物的特點。、
體育教學活動是一項集體性的活動,也是幼兒園教學中培養幼兒集體意識,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的最有效的教學形式。教師在幼兒園體育教學中可利用小組合作的形式開展體育競賽游戲活動,并要通過集體表揚、獎勵的方法調動幼兒參加體育游戲活動的積極性,這樣一來,就能夠在激發幼兒競爭意識的同時,培養幼兒的團結合作精神和集體歸屬感。
例如,在為中班幼兒開展“好玩的圈”體育活動時,教師可利用輪胎為幼兒設計“車輪滾動”的游戲活動,將幼兒分成5 人為一組的游戲小組,讓一名幼兒雙手握住輪胎,并將輪胎從起點滾動至終點,然后再交給第二名幼兒,以此類推,直到游戲結束,然后再讓幼兒比一比哪個小組完成的快、完成的好。通過這樣簡單的體育競賽游戲,便能夠在鍛煉幼兒運動能力的同時幫助幼兒認識到自身與集體之間的關系,并初步形成集體意識和競爭意識。
綜上,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在幼兒園學前教育中培養幼兒的綜合能力,促使幼兒實現全面發展已經成為社會廣泛關注的教學話題,因此,作為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要順應時代發展的需求,積極響應國家政策的號召,創新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將游戲化教學方式融入到幼兒園教學中,尊重幼兒的天性,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促使幼兒通過幼兒園教學實現全面發展、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