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高尚
(開封技師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0)
從廣義角度講,“工匠精神”代表著國家各類產業進步的精神依托,從狹義角度講,它代表著一類工作中的精神,象征著職業化的高精尖,象征著對所從事職業的尊敬與專注,是一種職業者的高尚價值觀。通俗地講,它是一種技術精湛性、技藝高超性的體現,嚴以致學、態度專注的工作作風,精中取精、追求完美的職業理念。“工匠精神”作為基本的勞動素質,已經成為現代職業人最為重要的職業素質與職業技能。具體表現在:面對職業腳踏實地、態度專注,保證產品質量;認真對待生產中的全部程序、步驟,保證產品質量趨于完美;完善生產中用到的生產材料,提高操作工藝,形成科學的設計方案;以創造性、批判性的理念為主體,追求產品質量的精湛性提升,使產品處于行業領先水平。
第46 屆世界技能大賽將在未來的兩年內首次在我國上海舉行,以世界技能大賽機電一體化項目為例。該賽項是現代科技與操作技能在崗位應用中充分體現的一個項目,競賽內容中體現出的技術與技能,對于促進參賽學生職業能力、引領專業建設與教學、展示職教水平有重要意義。因此該賽項是成為參賽隊伍最多而且競爭最為激烈的幾個項目之一。
賽項重點考核選手對自動化設備的設計、制造、維護與修理的能力,還包括選手對設備控制系統的編程能力。同時考核了選手工作的組織管理能力,交流溝通能力,面對問題分析處理能力以及同伴之間協作的能力。
由于競賽內容項目繁雜,難度大、細節多,對選手的競賽意志,工作的規范程度以及技能水平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而所有這些就是一種工匠精神在工作中的具體展現。
“工匠精神”應該是職業技能大賽導向,在工匠精神的引領下,要培養學生嚴謹、專業、精益求精的品質。技能大賽時刻關注行業企業的最新動態和發展,培養新時代的職業人。工匠精神滲透到靈魂,展現于賽事。所以賽事不是單純的競爭技能,還是參與人員精神的對抗。
仍以機電一體化項目的競賽為例,在不同級別的選拔賽備賽與集訓過程中,參賽學生需要每天堅持刻苦訓練,在實踐操作中經過千錘百煉,不僅要熟練掌握多種技能的應用,而且要學習解決各類問題。訓練過程對選手意志品質的不斷錘煉折射出工匠精神的內涵,可以說只有訓練各環節都滲透出工匠精神,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和技能水平。通過參賽的過程,不斷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追求精益求精的優秀品質。
工匠精神始于職業教育,踐行于企業的生產和服務過程中。校企合作為技能大賽與工匠精神的融合提供了重要的契機。職業技能大賽的考題取材來源主要是一線的運行與生產,選擇典型案例中疑難問題,評比比賽結果依據同行業專業標準。加強企業與院校溝通,推進教學與生產的深度融合,形成聯動的專業技能人才教育方法,全方位地將專業人員培養與“工匠精神”相結合。另外時刻關注行業企業的最新動態和發展,培養目標和教學內容與企業的具體需求相融合、相適應、相契合,從而培養出新時代“工匠精神”的職業人。有了來源于企業生產實際的競賽平臺與內容,通過全面而仔細地剖析大賽的標準,將其中的核心部分提煉后轉化為課程內容,使課程設置與職業技能大賽的具體要求緊密結合。靈活應用技能大賽的具體方式方法,落實到平時課程的講解里,形成科學教學理念,以適應同行業的發展情況。
職業技能比賽既能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能,更能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將職業技能大賽常態化,將其有機地融合到日常教學工作中,實現技能競賽與課程的無縫對接,進而在教學中將工匠精神所需要的職業技能和職業精神進行有效融合。綜合研究分析競賽人員的情況和技能大賽對專業技能水平要求,挖掘日常專業教學的癥結,建立多維度課程系統體系。
1.教師在思想認識上,必須充分理解“工匠精神”的深刻內涵,身先垂范、愛崗敬業,追求精益求精。教學中,嚴謹認真,一絲不茍,將“工匠精神”融入日常教學中的每個環節,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身體力行。
2.鼓勵教師到企業實習或掛職,培養“一體化”教師,培養教師堅忍不拔、團結合作、鍥而不舍的工匠精神,提升職業素養與專業技能,使教師在企業環境、實習崗位上養成愛崗敬業、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等職業素養。
綜上所述,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象征技術與技能層次精湛的“工匠精神”這一理念,并倡導全社會要注重“工匠精神”。國務院也明確指出了要提升質量素養,形成追求卓越、精中取精的“工匠精神”。基于此,以為各企業單位輸入高技術人才的職業院校更應該以“工匠精神”作為執教理念,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尤其要發揮好職業技能大賽的技能展示與人才選優的優勢特點。職業技能大賽是職業院校培養高技能人才的主要手段,是弘揚“工匠精神”的重要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