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旭
(綏化市博物館,黑龍江 綏化 152000)
引言:博物館的作用就在于對歷史發展的記錄與呈現,其發展受到當時的政策與時間的影響。在當前數字化平臺技術不斷完善的背景下,博物館的建設方向也發生了轉變,變得更加智能化和人性化。近些年來,隨著智慧博物館技術逐漸進入到人們的視野當中,在博物館當中應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成為未來博物館發展的必然趨勢,對于博物館的發展與建設都起到積極的影響。
數字化技術就是通過互聯網,以專門的程序為通道,實現對產品的收集、歸納與管理。在博物館當中的數字化就是將博物館當中的館藏,通過數據的形式收錄到數據庫當中,建立信息化管理平臺,方便博物館工作人員對文物進行管理。同時對于參觀者而言,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來了解到博物館當中的館藏信息以及其背后的故事。同時在現代化技術的支持下,數字化信息平臺還能夠做到語音講解,讓游客能夠更加深入的了解文物的故事。智慧博物館能夠滿足游客的實際需求,同時還能夠將博物館當中的藏品進行統一,憑借數字化技術來實現對藏品的全方位利用[1]。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物聯網、大數據和互聯網技術之間的隔閡已經消失,單純的應用某一項技術不再能夠滿足博物館的實際發展需求。通過物聯網技術來讓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對博物館的資源進行整合,不僅能夠提升博物館的資源利用效率,同時還能夠加強對博物館文物的保護力度。在這樣的背景下進行智慧博物館的建設,即是對時代發展的契合,同時也是對文物的另一種傳播方式,是在傳統的基礎上實現傳播中華文化的新方法。
加強智慧博物館建設的最重要影響因素就是博物館內部的專業設施配置。在游客的游覽期間,有很大一部分對于博物館當中的體驗感較差。這是因為在博物館當中,由于傳統的展覽方式很難能夠讓人們產生代入感,因此就導致游覽效果的下降。同傳統意義上的博物館相比較,智慧博物館可以通過更加便捷的方式來照顧到大部分人的實際需求,同時通過多種方式來將博物館當中的內容進行表現。想要實現全方位的表示,就需要在博物館當中配置大量的先進設備,讓博物館能夠滿足人們的需求。
部分游客在游覽的過程當中受到了大量信息的沖擊,不能夠形成很好的記憶路線,導致本次游覽的質量降低。想要解決這樣的問題,就需要博物館在文物的文字描述上做努力,要打破傳統文字的限制,以更加形象的方式來向游客展覽文物信息。比如在智慧博物館的多維展覽當中,可以選擇動畫或者語音的方式來讓觀眾能夠獲得更為專業的知識,同時還可以通過數字化導游來向游客實時進行播報,讓游客的游覽體驗得到提升。
在博物館當中的文物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在智慧博物館發展的過程當中,需要加快數字化信息交流平臺的搭建,來促進博物館的進一步發展,也能夠讓數字化博物館在數字化發展的浪潮當中占據一席之地。隨著大眾傳媒的深化發展,許多博物館出現在人們的視野當中。在對數字化信息平臺構建的過程當中,為了防止出現數據錯誤,需要對錄入到博物館數據庫當中的數據進行篩選與甄別,保證向人們展示的知識是正確的,從而加強博物館在公共信息領域當中的公信力。此外,還需要定期對博物館當中的數據安全設施進行維護與檢查,保證博物館當中的數據的安全性[2]。
智慧博物館的系統建設需要符合國家標準,在軟件開發的過程當中需要對每一部分的編號按照規范來執行,同時還需要根據標準數據處理格式來滿足博物館的全方位發展需求,通過對標準應用框架以及數據交換技術的應用,實現系統的可集成性以及可移植性,讓智慧博物館的業務能夠得到整合。
在對智慧博物館建設的過程當中,其結構設計需要滿足開發系統的標準。關于硬件平臺的開放性需要包括設備的互聯性以及可更換型。針對軟件平臺的要求則是需要滿足操作系統等一系列的標準。智慧博物館系統的開放性要求則需要滿足軟件能夠在各個平臺當中應用,并且能夠兼容每一個平臺的系統。
智慧博物館在建設的過程當中需要采取符合國際標準的、具有先進技術的軟硬件平臺,同時在智慧博物館的整個生命周期當中要讓系統不斷完善,并且需要及時更新系統當中的內容,讓系統的功能越來越豐富,更好的服務人民,進而能夠在未來的競爭當中獲得一席之地。
總而言之,數字化是智慧博物館建設的基礎。在數字化背景下,我國當前部分博物館在發展當中仍舊存在一些問題,但是隨著我們對于智慧博物館建設的逐漸深入,以更加虛心的態度來面對發展過程當中遇到的問題,學習先進博物館的發展經驗,取長補短。以發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為目標,充分利用現代化技術來幫助博物館當中的文物得到新生,讓博物館能夠真正提升我國國民的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