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文海
(平潭嵐華中學,福建 福州 350400)
數形結合是一種常見的解題思路,該思路能夠幫助學生擺脫解題困境。初中數學教學中多個知識點涉及到數形結合,如教師在教學中引入相應的例題,學生通過歸納總結例題能夠掌握該種方法妙用,快速突破問題。客觀來講,正確的解題方法猶如錦上添花,能夠使學生在“絕境重生”,使學生在數與形之間快速轉化,找到問題的突破口,同時還能提升其解題信心。筆者通過研究數形結合思想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以期為更多教育工作者提供有價值的借鑒。
想要學好數學,不僅要掌握數學概念,擁有解答數學問題的能力,想要學好更深層次的數學知識,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數學語言解析能力。數學公式、數字、圖形都是數學語言的構成內容,數學知識的表達既可以使用公式、數字,也可以使用圖形,更可以借助幾種數學語言的搭配,取得更形象直觀的表達效果。當前的初中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注重知識的講解和傳授,更要注重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如計算能力、自主學習能力、探索能力等。但是從教學實際中來看,學生對于數學的認知存在很大的問題,對于公式生搬硬套、不理解算法和算理,為了改變這種現象,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數形結合思想能解決這種問題,利用直觀有形便于理解的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率。
數形結合思想是當下解決數學教學問題較為有效的一種教學模式,對于教學活動而言,有利無弊。通過數與形的結合,引導初中生進行主動學習、自主思考,實現自我管理。學生作為學習活動的主體,主動學習的效果要遠好于傳統“填鴨式”灌輸教學方式。如果能以數形結合策略指導教學活動,可以在高效的教學指導當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思維能力在數學學習當中是十分重要的能力,這是數學學習的根本能力。
以往的數學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占據主導地位,學生在其中是一種被動應付的狀態,這就導致學生在學習當中不求甚解,長此以往,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不到有效鍛煉,學生一旦脫離教師的指導之后學習效率則會大大下降。
數形結合教學是一種注重對學習內容進行整合,對知識內容進行升華的教學活動。數與形的結合以思維能力的培養為主要方向,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需要以整合性高、體系全面的教學內容為依托,這樣才能讓學生在高質量的教學內容中培養思維能力。傳統的數學教學活動以題海戰術為主,偏重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知識的體系性、整合性在教學活動當中并不能很好地體現,這就為數形結合教學活動提供了方向,在這一教學策略的主導下,教學內容更加注重以知識在學生身上的內化為主,放棄題海戰術的過度運用,這就可以實現更好的效果。
從整體角度看,要想將數形結合思想滲透到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嘗試不斷開發數學課程資源,將符合學生年齡和認知規律的情境引入到課堂中,教會學生了解和運用數形互變思想,讓學生主動去動腦思考,鍛煉自身思考能力和主動學習能力。如“平面直角坐標系及其函數關系”的講解,教師應關注并搜集學生生活中常見事物,激勵其將數學問題轉化為代數式,并建立起代數和圖形關系。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應導入以下問題情境:阿剛和阿浩約定周六去假山公園玩耍,在周六兩人在阿剛家會和后,阿浩因忘帶東西按照原速度回家。在15 分鐘后,阿剛因等不到阿浩,前往假山公園等待。其后,教師應利用這一情境,讓學生們運用坐標系描繪出阿剛和阿浩離家時間、距離等關系圖,并引導大家以小組互助形式,每個小組歸納出與關系圖相對應的代數式,并進行計算。
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和掌握離不開對核心知識的認知和理解,在把握數學課堂主要學習目標的基礎上,學生才能順利地融入到課堂教學中,自覺、自主地理解和消化知識。因此,教師應明確數形結合方法在學習中的運用,讓學生能夠結合知識點,反復嘗試數形結合方法,更好地服務于生活,促使其數學核心素養得到培養。例如,在講解“勾股定理”時,部分學生對這一定理的理解停留在表面,學未能將其靈活運用到解題中。為了幫助學生一舉掌握勾股定理知識點,教師要運用數形結合方法去教學。具體而言,教師應在PPT 上呈現直角三角形,并隨機學舉出三邊數制,讓學生們也列舉多組數值,探究三邊關系。在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中,學生們將計算過程進行一一列舉,并得出兩直角邊的平方和等于斜邊的平方這一結論。為鍛煉學生運用數形結合的能力,教師可順勢引入一道例題:已知直角三角形ABC 中,直角C=90°,當a=3,c=5 時,求b 的值;在α=20,b=30,求c 的值。在進行例題變換時,教師應帶領學生畫圖,并鼓勵大家開動腦筋求解。通過這樣教學——練習相結合的方式,學生們都能體會到數形結合思想的妙用。
對初中生而言,教師不應局限于必要內容的講解,更應加強學生對概念、定義的認知,讓學生從死記硬背中脫離出來,掌握深層次理解概念內容的方式。例如,在講解“有理數”時,教師要讓學生對本節內容有一個整體的理解和認知,必須使用數形結合思想。在課堂教學中,部分學生對正負數概念缺乏深刻認知,容易在練習中出現遺忘。這時,教師可以運用數形結合思想,讓學生掌握畫數軸的方法,隨機提問數軸的三要素,讓學生能夠迅速地畫出標準數軸,并將正負數表現出來。這樣的教學情境,需要教師結合學生思維特征,讓畫數軸成為圖形美教育,讓學生將正負數與數軸有效結合起來,獲得和諧美的感受。其后,教師可以借助PPT,呈現3、-7、-1℃這三個溫度計,在學生們說出溫度后,引導大家運用數軸進行數值表示,并組織各個組交流如何確定正半軸和負半軸,使得每名學生都能靈活運用數形結合思想。通過這樣的數形結合形式,使課堂教學內容更具生動性,提高學生們互動學習的有效性,強化學生對知識的認知和理解。
在指導學生掌握了“以形代數”“數形互換”等數形結合思想的不同表現形式后,教師則需要進一步思考如何指導學生準確判斷“數形結合”思想各種表現形式在解決不同問題時的用法。對此,教師可通過組織學生開展小組討論、合作探究,促使學生在思考、討論的過程中,充分拓展思維、啟發思路,在潛移默化中理解、掌握這一數學思想的多種表現形式以及不同形式適用的題目類型。例如,在講解“勾股定理”這一知識點時,教師便可通過向學生講解“勾股定理”的由來、為學生展示為紀念畢達哥拉斯學派成立,希臘政府所發行的紀念郵票的圖片,然后引導學生結合“勾股定理”的相關知識,以小組為單位觀察、討論郵票圖片中三個正方形面積之間的數量關系,并最終以“數量”的形式將“圖形”關系表示出來。初中階段的學生其思維能力尚處于發展階段,在獨立思考數學問題時,很多時候都不能準確判斷運用何種數學思想能夠解決有效解決問題。而通過小組合作討論、探究,同學之間可以相互借鑒解題方法,相互啟發解題思路,從而更加準確、全面地理解、把握“數形結合”思想。
數形結合是初中數學解題的常用方法,該方法能夠化復雜為簡單,簡化學生的思維流程,同時還能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對學生數學能力的提升有重要意義。在該類方法應用過程中,教師還要讓學生總結該種方法的適用情況,提取題目中的關鍵信息,實現數與形的高效轉化。此外,教師還要讓學生運用多種方式解題,在解題過程中獲取快樂,掌握更多的解題方法,促進其學科素養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