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楠楠
(遼寧省撫順市高等師范專科學校音樂系,遼寧 撫順 113006)
音樂專業素質培養改革本質是貫徹素質教育的基本理念,強調進一步優化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身體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培養學生較強的專業技術能力,以及具有較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在我國社會經濟轉型背景下要求高等師范教育與時俱進,培養具有較強創新創業能力的人才。重點解決以往過于理論教學的問題,突破實踐性教學的優勢,著力構建科學化的教育教學實踐體系,突出教學的創新性、互動性、實踐性,在良好的教育氛圍中對學生形成潛移默化地影響。
有些高師音樂專業教育理念陳舊,缺乏對素質教育的正確認知,往往把教學的重點放在專業技術能力教學方面,未能重視培養具有全面性、個性化、延展性能力的學生,導致高師音樂專業學生的競爭力不足,社會適應性不強,不能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獲得良好的就業空間。以往的專業型、學習型的教育理念還要加快向素質型、學習研究型的教育教學方式快速轉型發展。
當前,高師音樂專業教育存在涇渭分明的情況,高師音樂專業課教師與公共課教師的結合不緊密,不能從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的角度開發一系列的交叉型課程或邊緣型課程,未能大力的開發選修課程,思政課教師、心理教師、專業課教師等配合不足,不能圍繞著促進學生就業,優化學生心理健康和思想認知形成教育合力,未能開發豐富的網絡教育資源,教育影響力不強。
雖然新課改已經進行了一段時間,但是應試教育還長期存在,應試教育的時間較長,傳統的教育方式影響較大。當前,有些高師教育教學仍過于重視理論授課,未能實現理論與實踐教學的緊密聯系,不能根據學生的需要開辟個性化的教育教學空間,依然存在按照書本授課的弊端。一方面,沒能開發豐富的課內外資源,另一方面教學創新能力不足,教學挖掘的層次不深入。
思想道德素質培養貫穿高師音樂專業教育的全過程,思想道德素質是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求高師音樂專業學生不僅具有堅定的理想信念,而且還能把其應用到專業知識學習當中,以崇高的理想信念、正確的人生態度和良好的職業道德精神投入到學習與未來的工作當中。但是,有的音樂專業學生沒能重視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養,有時忽略了思政課的學習,未能積極參與各種思政教育實踐活動,對自我認知不夠清晰,尤其缺乏對未來從事教育事業的正確認識。還有時沒能重視提高自身的思想認識水平,降低了對自己的要求標準。高師音樂專業教育還要重視思想品德教育,能夠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引導音樂專業學生提高思想品德修養。首先,發揮輔導員的重要作用,關注音樂專業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解決學生日常遇到的各種困惑,提高學生對音樂教育的認知水平,優化學生思想道德觀念,從學生的儀表、學習的態度、日常行為規范方面加以引導,陶冶學生思想情況。其次,優化音樂文化的滲透方式,發揮音樂的情感熏陶作用,融入因材施教的理念,保持與學生的緊密溝通,重視樹立學生德藝雙馨的意識,通過音樂藝術活動培養學生高尚品德。第三,創新思政教育方式,完善思政教育體系,增強馬克思主義教育的直觀性、互動性與實踐性,通過一系列的主題參觀、志愿服務、公益演出、辯論演講提升學生思想道德素養。
高師音樂專業以女生居多,該專業學生普遍的不喜歡運動,身體素質相對較差,有些學生存在沉迷網購、熱衷網絡游戲的問題,缺乏良好的作息習慣,在思想上有一定惰性,還有的學生缺乏健康的心態,往往具有較強的個性意識,缺乏集體意識,抗挫折能力不足,在情商方面有待提高。例如,有的學生缺乏正確的自我認知,缺少獨立意識,缺乏較強的責任心和意志力,抗壓能力不強,缺少良好的心理素質,表現得較為敏感、多疑,不能正確看待自己。高師藝術專業學生不僅要有豐富專業知識,扎實的藝術技能,靈活的頭腦,還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擁有健康的體魄,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為此,還要高度重視培養音樂專業學生良好的身心素質。首先,加強提升身心素質和相關教育活動的宣傳,促進學生對身心健康教育形成正確的意識,引導學生從充分就業角度認識到鍛煉身體素質,強化心理建設的重要意義。強調通過心理健康課、思政課、專業課向學生滲透強化身心素質的訓練方法,引導學生自我鍛煉。其次,發揮音樂教育的重要作用,基于經典音樂作品、音樂故事、榜樣音樂人物故事感染熏陶學生,引導他大膽地追求思想獨立,培養他們較強的創造力與想象力,同時促進學生形成獨特人格魅力,引導他們建立健全的人格和心態,通過藝術教育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自控能力。保持音樂專業學生的心理平衡,具備良好的心理知識、自我調節、自我優化的能力。第三,發揮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育課程等作用,鼓勵音樂專業學生廣泛地參與心理健康或體育類的社團活動,經常性地組織開展院系主題學習實踐活動,通過豐富的校園體育文化活動、義務勞動或其他方式為學生的身心成長創造機會,運用集體活動優化學生的人際關系,促進大學生積極進行自我評價或互動評價。例如,通過組織慰問敬老院等活動培養學生積極健康向上的心理,樹立學生正確人生觀,引導學生參與社會活動,促進學生積極塑造自我。第四,圍繞大學生人際關系、心理認知等方面的困惑開展專題教育或者專題講座活動,開辟自媒體互動引導空間,基于微信公眾號等介紹正確體育鍛煉方法,運用典型案例對學生進行思想引導,構建在線教育引導服務機制,發揮在線一對一指導教育等方式的積極作用。
高師音樂專業教育還要高度重視提高學生專業能力素質,強調高師音樂專業學生以就業為導向提高專業技能素養。高師音樂專業學生專業能力包括良好的文化素養,豐富的音樂專業知識,良好的音樂表演能力和特長,以及扎實的教育理論知識和能力等,未來具有從事其他創新創業活動的學生還要具備一定的特殊能力素養。目前,高師音樂專業學生僅對音樂專業領域技能課程給予高度重視,對于音樂文化課的重視不足,知識面相對狹窄,對于大學語文、思想政治課、法律課一些公共課重視不足,在自身知識結構上存在欠缺,不能基于豐富各類課程提高形象思維、邏輯思維能力。高師音樂教育專業還要突破傳統教學方式限制,進一步提高學生專業能力素養。首先,重視積極開展音樂專業課教學,實現課程內容的深化整合,強調音樂教育的生活化、實踐化和直觀化,豐富進行音樂教育資源供給,強調基于互聯網構建學生自主學習、在線學習、碎片化學習的空間,強調學生根據自己能力素養的欠缺與就業需要提高專業技能。其次,藝術來源源于生活,生活是藝術創作的源泉,現代高師音樂藝術教育還要指向生活,強調組織開展一系列的校園藝術實踐活動,引導學生不斷吸收借鑒教師和朋輩的音樂佳作,鼓勵學生自辦音樂會,組織開展各種類型的專業領域辯論會或專題講座研討活動,通過各種沙龍、社團、賞析活動提高學生專業素養。第三,大力組織開展學習方法的培訓活動,進行學習能力的訓練,進一步把音樂專業課教學與教育學、心理學等公共專業課結合起來,開設大量的專業選修課程或邊緣型課程,拓展學生的視野,促進學生主動投入學習實踐。第四,提高音樂專業教育的實踐性,構建校內外合作的教學模式,發揮實習實訓基地的重要作用,引導學生參與各類公益演出活動,以及開展一定的區域性、民族性或地方性的音樂調研活動,由專職教師帶領學生參與音樂采風活動,在良好的實踐環境中提高學生音樂技能。
結論:高師音樂專業學生素質培養還要從學生的學習需要、能力現狀與未來就業需求出發,構建完善的教育教學體系,強調在理實一體化、以人為本、循序漸進的理念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局限,豐富教育教學的資源,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意識,構建校內外合作的教育培養體系,扎實推動學生主動投入一系列的主題學習實踐活動,從而達到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