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小燦
(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4)
胡同學,是我200 多個學生中的一個,在班級里一直是努力向上、待人處事都是非常禮貌的一個學生。是同學口中的陽光男孩,任課老師眼中的優秀學生,輔導員心中的乖乖學生。一天夜里10 點多,這個平時不怎么跟老師說話的同學給我發了一條消息,“老師,我困惑了,我一直想專升本,那是我上大學開始的第一目標,現在對口學校改變了,我不知道還考不考。”得到這個消息,我心里一驚,心想,這個事情應該是普遍問題,由于專升本學校的改變,而改變了同學們一直的奮斗目標。多少同學會困惑于此,而改變所有的努力方向,改變他們的人生軌跡。深知自己的責任重大,隨即回復的同學“明天來辦公室找老師”。
由于今年疫情的影響,專升本的相關工作和安排不斷的推后,同學們的問題撲面而來,但是很多問題無法回答,只能解釋當下的專升本政策和從思想上做工作,希望學生能繼續升學,拿到更高的學歷,將來有利于自己的發展。
縱觀胡同學的案例,這是一個較為復雜的畢業升學、就業方面的案例,其中包含了個人情緒管理、職業生涯規劃、就業目標定位等多方面的因素,我認為造成胡同學產生這樣的困惑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胡同學跟大部分同學一樣,來自一個偏僻的山村,家里兄弟姐妹比較多,父親是一個帶有殘疾的人,因此他們家是當地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家里雖然不富裕,但是父母都很勤勞,所以胡同學從大一開始就是一個積極向上的乖乖學生。由于是家里的老大,手下還有一個妹妹和一個弟弟,對于他來說就是好好讀書,好好升學,能找到一個好的工作,減輕父母的經濟負擔。由于家庭的影響,造就了胡同學自尊心強,心理敏感并且一點自卑的心理,因此在班級和宿舍都是獨來獨往、朋友比較少。
從大一入校的立志要專升本轉變到“我還要不要考”的變化,一方面是由于學校政策的變化,專升本對口學校從以前的吉首大學改成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涉外學院,從大家向往的一本學校變成了三本學校,學生心里落差感較大,因此無法接受。另一方面,胡同學自身沒有給自己一個合理的規劃,對于職業生涯規劃意識模糊,隨大流,大家考他就考,大家放棄,他就意志動搖,這必然影響選擇,從而造成矛盾沖突,引發心理焦慮和不適。
在校大學生大部分的生活、學習時間都是在學校度過的,雖然現在的大學生相對于以前的學生來說,信息來源更加多元化、多渠道化。但是同學跟胡同學的聊天中得知,他跟多得時間是奔赴圖書館,埋頭于書海中,每天的交流基本就是書本。在現代這個網絡媒體時代,多數的信息都來源于網絡,而他對這塊關注的不多,因此,他的信息不對稱,信息延遲給他帶來了諸多的影響,而這些影響會有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胡同學能夠在遇到困惑的時候,發信息給我尋求幫助,證明他對于我還是有一定的信任,他相信老師可以幫助他找到答案,幫助他指點迷津,解決困惑。所謂“師也、傳道授業解惑”,這是作為一名教師應該有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隨后我跟胡同學進行了一次長達2 小時的談話,從談話中我得知了他的家庭基本機構,親子關系,家庭經濟狀況,與同學之間的關系相處,學業情況等。在談話過程中觀察胡同學的言行舉止、語言談吐。發現他確實是一個不怎么自信的同學,說話的過程中,他不敢直接看向老師,而是眼神比較游離,這是一種典型自卑情緒反饋。于是在后期的學習中,我經常性的表揚胡同學,并在班級中將他作為一個愛學習的榜樣打造,將他的愛學習、努力向上的事跡在班級提出表揚。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我發現胡同學變得更加自信了,他發現了自己的優點,并不斷地強化這種優點,由于人變得開朗了,榜樣的力量也發揮出來了,同學們逐漸地認識了他,了解了他,紛紛與他做朋友。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他的思緒打開了,慢慢得就會更加的信任我,可以繼續處理升學、還是就業的問題了。
通過前期的努力,胡同學變的善于溝通,有遇到什么問題會找到老師說明問題,能讓我在第一時間掌握他的思想動態,內心想法和接下來的行為。
制定一份好的生涯規劃書,不是一份簡單的事情,它不能千篇一律,講究一生一冊,一份規劃對應一個學生。因此我找到學生的家長、高中的班主任,通過電話溝通,掌握胡同學在高中時期的學習情況和以前寫過的作文,從高中老師的描述中得知,胡同學是一個渴望知識,渴望走出農村,將來想要有一定建樹的理想男孩。了解到這里,我更加明確了我做一份事情的意義所在。同時我也找了他的專業導師陳老師了解基本情況。經過這一系列的了解和考察,我明確的方向。為胡同學制定了一個職業生涯規劃書和一個就業計劃。并找到胡同學,與他一一溝通這個生涯規劃的意義。以及他接下來要做的事情。
一天下午,胡同學到辦公室找我談心,他告訴我,感謝老師幫忙制定的計劃書,根據這個計劃和老師的指導,他覺得學習充滿的動力,感覺未來能夠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規劃是一個計劃,是需要在實際實踐的過程之中不斷地調整和優化的一項內容。針對胡同學的這個案例,在大三的時候制定的規劃,那么就是具有一定的側重點和偏向。以升學和就業為導向,最終目標是達到成長成才,他自己內心滿足于現狀,并享受自己努力的過程才是重中之重。專升本學校變了,但是目標不能變,學歷的提升要求不能變,只有不斷地豐富自己的知識,增強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才能以不變應萬變。因此我鼓勵胡同學,不要有灰心和氣傫,之前的努力不會白費,你所有的積累都會在未來的時間反饋給你,并告訴你想要的答案。我還提議他不要悶頭學習,要多參加學院的文體活動,在活動中可以發展自我,認識自我和宣傳自我。學習講究勞逸結合,才能事半功倍。
經過一段時間的跟蹤處理,發現胡同學由原來的獨來獨往,寢室——教室——圖書館三點一線變成了下課有同學,食堂有伙伴的狀態,臉上的笑容也多了很多。每次來到辦公室跟我說話也沒有眼神游離,基本上能夠侃侃而談,看到他的變化我由衷地高興。
制定了計劃后,胡同學明確自己的努力的方向,并為達到自己的目標不斷地向前。最終在專升本的錄取名單中看到了他的名字,在得到錄取結果的時候,胡同學給我打了個電話,感謝老師的一路栽培,感恩老師。說著聲淚俱下。聽到胡同學的消息,我很是欣慰,我最清楚他經歷了哪些心理上的斗爭,行動上的努力,為此付出的心血。他大學的這段經歷將來會成為他人生的寶庫。
在對胡同學的案例處理過程中使我在對職業規劃、學業問題、思想教育的工作積攢了一定的經驗,具體的思考與啟示有以下幾點:
很多學生一開始沒有辦法適應入職后的校園生活,如何處理同事之間的關系、如何堅守進入自己上學以來的初衷、如何和他人相處交往。大三是大學生活的末點也是職業生涯的起點,通過入職前在校的思想教育讓學生盡快了解自己的擇業就業,適應入職后的學習和生活,更快地融入職業生活,對樹立新的人生奮斗目標和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起著重要的引導作用。職業教育是高校教育教學活動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做好入職前大學的思想教育,對穩定入職后的思想情緒、適應學校與社會的差距,并激發其鉆研專業的熱情和提升社會適應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信息渠道的暢通與否直接關系著畢業生的整體培育,如果一個學生對國家的政策文件和學校的就業信息都不知道,那就更加談不上高質量就業。因此作為輔導員需要將學校的文件和國家相關的信息反復不斷的提醒和告知學生,并建立分區整理,分類發布。對所有學生的需求了解于心,從而更加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
一個學生的健康不僅僅是身體上的健康,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是心理上的健康。最近高校和社會的上因為心理問題和心理疾病逝去了年輕生命的案例層出不窮,這給我們的心理健康教育拉響了紅色警報。只有不斷地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科學的規劃教育內容,從過程中不斷強化心理健康,調節情緒,找到釋放壓力的方式方法,提升學生的心理各方面能力。
培養一個合格的人才不單是學校的工作任務,是學校、家庭、社會等多個培育地共同努力的結果。在培養過程中更要整合多種資源才能達到預期效果。發現學生存在問題后如果單一的只關注與疏導表面的問題,而不去探究背后更為深層次的原因只能是治標不治本,無法根本的解決問題。只有跟家長一起共同培育,才能達到真正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優秀的人才。
總之,輔導員工作是育人、育心的工程,只有通過在工作中不斷地總結經驗,分析所帶學生的整體特征、個別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家庭背景等,并且不斷地學習當代輔導員最新的理論知識,提升自身的理論素養。從理論到實踐全面掌握,從而在工作中做到心中有理論,手中有方法,行動有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