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 邵潔 鮑嘯宇 陳冉 馬正濤
(成都大學體育學院,四川 成都 610041)
小學階段的勞動教育對于勞動觀念的樹立、勞動技能的掌握以及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受經濟發展不平衡和生活觀念的影響,我國農村地區在實際教育中,勞動教育卻并未受到應有的重視,勞動教育的時間遠低于國外小學。國外勞動教育發展模式,對我國小學勞動教育有較好的啟示作用,尤其是“勞作學?!奔啊皬淖鲋袑W”兩種模式的勞動教育。英美主要培養學生的技術素養,西歐以勞育形式加強學生認識,日韓也采用西方國家勞育理念,積極樹立勞育素養理念。2015 年教育部印發《關于加強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要求勞育落到實處,使其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和態度。國內兒童少年研究中心的調查表明,當下能完成自我服務性勞動的學生占比極小,而熱愛勞育的兒童僅20%。少年兒童勞動意識的淡薄顯而易見,這著實令人擔憂。勞動教育應該從小抓起,小學生正是身心發展迅猛、塑造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期,勞動幫助兒童智力得到發展。本文以達州市5 所小學勞動教育開展情況進行調查,以期為小學勞動教育提供一定的實踐參考。
隨機抽取耀華小學、開江廣福小學、開江一小、開江任市小學、開江長嶺小學5 所小學的部分老師、學生和家長進行小學勞動教育發展情況的調查與研究。文獻資料法:選取小學、勞動教育、五育并舉等關鍵詞,查閱并收集有關國內國外勞動教育開展的文獻資料,為本次研究提供理論基礎和依據。問卷調查法:每個學校隨機抽取的方法發放教師問卷50 份,共250 份,學生問卷40 份,共200 份,家長問卷10 份,共50 份。對得到的數據進行分析、總結。訪談法:通過與5 所學校的部分老師和家長進行訪談,獲得的相關信息了解到該地區對勞動教育的開展情況和取得的成果,獲取相關資料。
調查發現,教師選擇學校不重視勞動教育的有21 人,占8.4%,選擇一般的有36 人,占14.4%,選擇重視的有110 人,占44.0%,選擇非常重視的有83 人,占33.2%。提示達州市這5 所小學開展的勞動教育課程沒有真正被落實和重視,學校對勞動教育的重視程度仍需要得到加強。勞動教育是教育與生產勞動二者共同構成的教育實踐,一方面有利于學生了解自我、實現自我,另一方面是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全面發展助推劑。同時勞動教育發展受到該地區諸多因素的制約和影響,老師與學生家長的認識不夠,一味地把重心放在學生提高文化成績而忽視了學生其他方面的發展,這些問題普遍存在于達州市的農村等地區。要培養學生的勞動素養,該區域就應該著重提升綜合性課程教學,開展家務學習、校內勞動體驗、校外勞動實踐等諸多形式,增強勞育在整個教育中的地位。
調查發現,學生選擇不喜歡勞動教育的共有17 人,占8.5%,選擇沒有感覺的有45 人,占22.5%,選擇喜歡的有138 人,占69.0%。提示達州市這5 所小學的學生對參與勞動和接受勞動教育的意識有待提高。勞育作為素質教育五大成分之一,卻未受到各界關注,達州地區甚至我國其他農村地區的學校應該拾起祖輩們熱愛勞動、勤勞致富的優秀品質,讓素質教育真正落實到祖國每個地方,讓更多的孩子受到公平公正的素質教育,使每一個孩子都能夠全面發展,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為國家建設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調查發現,5 所學校的勞動教育主要是通過放學打掃教室和放學后幫家長做家務為主,很少有學校會利用正常上課時間對學生進行系統科學的勞動教育。這種方式不利于學生主動和自愿地去接受勞動和熱愛勞動,更多是被動接受勞動教育,容易使其對勞動產生厭惡心理。而且一部分學校還把勞動教育作為一種懲戒學生的手段,讓犯錯誤的學生放學后留下打掃衛生等,這種方法更會加重勞育在學生心中的負面心理,從而也導致孩子回到家里不會主動勞動,學生家長心疼孩子等過度溺愛的情況出現。且這5 所小學的學生在學校接受的勞動教育時長參差不齊,有兩個小學一周內開展勞動教育的次數不足兩次,說明達州市部分地區中小學沒有將勞動教育落實到學生的素質教育計劃之中。調研也發現城區的學校較農村地區的學校更重視勞動教育的發展,從側面反映了勞動教育的發展收到經濟條件的制約是真實存在的現象。
小學生是在學校參加勞動教育大多數都是靠老師進行監督和指導,還沒有形成主動勞動和喜歡勞動的好習慣,學校更沒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具體的勞動教育方案,鼓勵學生主動動手,通過勞動獲得快樂,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有一部分老師和家長覺得過于重視勞動教育會浪費學生的學習和休息的時間,耽誤孩子的正常學習。還有一部分學生家長認為勞育只是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一門課程,應由老師負責而不是家長負責,導致勞動教育家校合作之間出現缺口現象。在家庭勞動教育過程中,大部分家長會讓孩子進行簡單的勞動,以做好個人衛生為主,其次打掃家庭衛生,但是方式過于單調和乏味,不能夠讓孩子真正的喜歡勞動、主動地勞動并獲得快樂。同時也有部分家長希望學生只在學校接受勞動教育,認為教育是學校的任務,父母只關心孩子的衣食住行,這種想法也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全面發展。
達州市5 所小學開展勞動教育的情況不容樂觀,很多家長和學生并沒有形成正確的勞動教育觀念和意識,需要教育部門和學校不斷加強相關方面的宣傳和教育。
要讓家長意識到勞動教育對于孩子的重要性,這樣才能讓勞動教育在當地學校和家庭更好地得到結合和發展,讓更多的獨生子女和農村留守兒童得到公平公正的素質教育。
勞動教育對人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勞動教育從小抓起,科學正確的勞動教育知識能使學生的精神得到升華。從小養成勤于動手、善于創新和創新動腦的好習慣,對學生將來的人生發展具有不可小覷的重要作用。
勞育作為五育之一,應作為提高學生創新和實踐能力的一種教育,而不是作為一種懲戒學生的手段。同時應該加強當地教師和家長的勞育知識,讓孩子在一個科學、系統的勞動教育環境中成長。
加大對勞動教育的重視程度。五育并舉意味著不僅僅是“德智體美”,“勞動”這一重要組成部分同樣應該得到所有人重視。但是在我國大部分地區,特別是農村或經濟相對落后的地方,仍受到舊思想的影響和束縛,勞動教育的觀念逐漸受到人們的懈怠和被人們淡化。新時代的我們更應該重視勞動教育的開展和落實,形成正確、科學的勞動教育價值觀,并繼承先輩們的刻苦和勤奮,從小抓起,從地區實際情況的出發,找到一條適合自身情況的勞動教育發展道路,從而有效改善我國大部分地區,勞動教育發展不平衡和停滯的問題。
對勞動教育進行有效地宣傳和引導。學校勞動固然重要,家務勞動依舊不容忽視,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人生老師,家庭勞動教育也應得到更多關注。事實上,農村中小學多數學生均為留守兒童,父母常年在外工作,都是由老人監護,所以很難得到家校合作良好的互動效應。因此我們應該倡導政府和社會多關心和重視這部分人群,不能忽視任何孩子的勞動教育,讓所有地區的孩子都能公平的接受到勞動教育。
根據實際情況采用適宜的對策。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由教育部門牽頭進行研究和領導,針對當地學校開展好以勞動教育為目標,制定科學合理的政策和方案,既要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也要考慮學生家庭的實際情況,做到公平公正、因材施教,不讓任何一個學生的素質教育被落下。
五育并舉,融合勞動教育。很多老師都只以文化成績作為優秀學生的標簽,而不會用綜合的眼光去評價學生,這一現象導致越來越多的家長只重視提高孩子文化課成績,而忽略孩子其他方面的綜合發展。在中小學的日常教學活動中應注重五育并舉,加強對學生的正確引導,我們不能培養只動手不動腦的人,更不能培養只用腦而不動手的人,我們培養的學生更應該是熱愛勞動、熱愛學習和熱愛集體的人,是一個合格且擁有健全人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