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璐
(河南省濮陽市范縣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河南 濮陽 457500)
在新時期的步伐下,我們國家各種事物在蓬勃發展,對群眾美術文化工作的普及變得很重要,只有做好這一工作才能使群眾文化涵養全面提升,對社會的飛速發展和文化建設水平提供了一份保障。但是就現階段而言,我們對群眾文化美術普及與輔導等問題中依舊存在著許多的不足之處,這大大影響了在群眾中開展美術宣傳教育和輔導的工作[1]。因此我們要基于這一問題展開深入的探究,得出能夠有效解決在現階段對群眾文化美術工作不足的問題,切實保障培養群眾的良好美術創作氛圍。
目前,我國在群眾文化美術工作里暴露出比較明顯的一個問題就是沒有一個優秀、精干的領導團隊。傳統的思想使一些干部沒能準確地找到群眾文化美術的重要性,耽誤了人們對美術文化的接納和學習。這樣導致了對推動美術文化的發展有了絆腳石[2]。為確保美術文化能夠在群眾當中發展起來,我們應該加大對美術文化領導團隊的選拔要求。引入一些專業知識過硬,對群眾文化美術熱愛的高素質人才。此外我們還應該對現有的領導團隊進行一定培訓,提高現有領導團隊的專業素質。這樣才能切實的保障群眾文化美術的順利發展,有效提高群眾對美術文化的認知和發展。
傳統呆板地開展群眾文化美術的方式以及不能夠讓群眾對美術文化產生很高的興趣和愛好。美術專業人才的匱乏造成了群眾在對美術文化的創作中,出現各式各樣的作品,作品質量相對較低。做不到有效地提高群眾整體美術水平。因此相關負責人應該開展專業的知識講解,充分的使群眾認識到美術創作的靈感是來源于周邊的一切事物,將身邊的真實生活通過美術作品的形式展現出來。明確了解到美術文化的博大精深。
就目前而言,還是有很大一部分人認為美術是一種高尚的學科,而群眾文化則是一種多樣性大眾化的興趣。因此將二者的界限劃分較遠。其實這兩種是可以相互結合的,也只有將這兩者相互結合,才能使美術文化更好地融入群眾文化中,讓越來越多的人感受美術文化帶來的不同。基于這樣的方式也能更好地讓美術文化進行宣傳和在社區中的美術活動更好地開展起來。能夠有效高質量地開展美術活動不但能使群眾感受到文化的悠久與精美,還能讓群眾在閑暇之際陶冶情操,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提高人們的審美能力。
隨著現在美術被越來越多的人重視起來,美術的地位也逐漸提高,由此產生了與之相關的一系列活動,例如校園美術大賽,社區優秀美術作品,美術文化交流會等等活動。這些與美術文化相關的活動都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美術群眾文化的發展,為群眾文化美術工作奠定了一個好的氛圍。依據這種情況我們發現營造一個興趣濃厚的美術文化氛圍對群眾文化美術的工作有很大的幫助。因此我們應該繼續加強美術文化的交流與競賽,同時將適當的提高與美術文化相關的一系列活動的質量,讓更多的人能感受到美術帶來的不同。
在現代化的社會當中,為了能夠更好地加強群眾對美術文化的認識,促進相互之間的交流與學習就得有一個專業知識過硬,合作能力強的高素質領導團隊,起到領頭羊的作用[3]。一個優秀的領導團隊能夠促進美術活動的正常舉行,是群眾文化美術工作有序高效進行的重要保障。同時加強美術館與當地有關部門的交流合作,確保多種美術活動的舉辦和進行,獲得政府的大力支持。為我國的群眾文化美術工作的長遠發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美術館在美術文化交流與展示這一方面發揮著巨大的作用,能夠組織并且展現群眾美術文化的多樣性。正是基于這樣的情況,美術館應該根據不同階段結合群眾美術文化工作的實際情況對美術文化進行多種多樣的展現。搭建相應的交流平臺為群眾提供一個便利的交流空間用來提高群眾的積極性。另外還應該邀請一些藝術家為人民群眾宣傳講解與美術文化有關的知識,是人民群眾身臨其境的感知美術文化。
目前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經濟的逐步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也有所改善。美術事業也正在蓬勃發展,營造一個好的氛圍對群眾文化美術事業的發展也至關重要。根據現代美術的多樣性我們可以將一些傳統文化通過美術的方式展現出來。例如攝影、剪紙、書法等相關的一些事物都可以結合美術文化一一呈現在群眾的視野中,為群眾營造出一個多種多樣,豐富多彩的美術世界。再不影響人們正常生活的前提下,將美術的文化最大限度地展現于發展。
美術文化的輔導工作在群眾文化美術工作中也必不可少。在群眾文化美術創作的過程中,我們加大對群眾美術的輔導工作和管理措施。確保輔助工作的有效性和協調性對群眾文化美術工作的整體發展也非常重要。我國目前公共文化發展水平不均衡。雖然政府對公共文化建設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資金,但所取得的成績卻并不理想,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4]。我們應該明確地了解到文化的不同與差異,將各個文化發展均衡,使我們國家的公共文化水平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從整體的角度出發,針對區域的不同對美術文化創作的目標進行相應的調整,確保群眾在文化美術創作的過程中能夠受到最合適的交流與輔導。在社會開展各具特色的輔導交流組織,將創作的美術作品加入到社區文化評比中,提高群眾對美術文化作品的學習創作欲望。
香港在2015 年的時候舉辦了藝術培訓,同時邀請了相關的專家學者對文化藝術展開講座[5]。渭南市在2017 年的時候對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進行了宣傳,同時渭南市在文化藝術中心進行培訓的人數高達六千多人。這樣引人注目的數字都是我們國家在進行群眾文化美術工作中取得的巨大成就。這樣的活動極大地豐富了人民群眾的生活,提高了人民群眾的公共文化素養。自2020 年起,國家推出脫貧故事匯,人們用筆描繪出脫貧攻堅戰中的感人故事[6]。一幅幅生動的繪畫將貧困地區人們的真實生活情況展現在我們眼前,讓廣大的群眾充分地認識到美術具有的價值,讓人民群眾從內心提高對美術工作的熱愛之情。
總而言之,目前我國在群眾文化美術教育工作中還存在著一部分的缺陷,對美術作品過高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和限制了群眾對美術創作的向往之情,以至于忽略了人民群眾在美術作品審美問題,使人民的審美精神境界難以滿足。因此為了更好地讓群眾文化美術工作發展,相關人員應該科學合理的對美術工作進行開展,確保使群眾的生活得到豐富。踏著新時代的步伐,有關部門應該采取多元化地開展教育方式,充分利用新時代的各種技術,從多個角度對群眾文化美術工作進行開展,積極推動公共文化的建設,讓人民群眾在滿足物質需求的同時滿足對精神文化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