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初敏
(廣東省汕頭市中共南澳縣委黨校,廣東 汕頭 515900)
縣級黨校主要是培養縣域黨員干部的主陣地,黨性教育旨在塑造黨員干部三觀,使其為群眾提供優質服務。然而,當前縣級黨校在黨性教育方面還存在各類問題,導致教育成效不高。因此,分析問題,完善黨性教育策略,可為干部學院培養實踐奠定基礎。
當前,部分縣級黨校在黨員、干部的黨性方面教育過程中,較為重視黨性教育的相關理論課程,在實踐方面則相對匱乏。同時,黨性教育隊伍當中專職黨性教育教師較少,現有教師大多專注于法律和經濟等方面教學與研究,針對黨性方面教育關注不足。授課過程以傳統講授方式為主,方法缺乏創新性,和社會發展實際需求步調不同。部分黨員以及領導干部對于黨性教育作用缺乏深刻認識,單純認為黨性信念修養的課程為老生常談話題,學習過程不主動。部分年輕干部,專業知識以及文化水平相對較高,但是對馬克思主義相關理論的系統化學習深入度不足,未能對黨優良歷史有深刻理解,對于黨性修養的提升緊迫意識缺乏。
黨校在黨性教育當中校風和學風的建設至關重要,應該以黨性精神引導學員精神,保證黨性教育內容具備針對性,防止流于形式。然而,部分縣級黨校內,黨性教育內容的針對性不強,缺乏系統化教材,部分黨校雖然自主編寫教學講義以及案例,但是大部分內容都是從網絡、報刊當中篩選出來,并且不同教研人員在教學內容的編寫方面存在差異,使得具體教育過程知識零碎,規范性不足。黨性課程時間安排以及內容設置相對隨意,未能結合學員情況開設班次,教育實效性以及針對性不足。
縣級黨校在開展很推進黨性教育當面中仍然存在較大的問題,在教育過程中沒有充分的客主體體委充分的體現出來,黨性教育的實施者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沒有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和觀念,也沒有正確的理解黨性教育的價值。這也就導致在具體開展黨性教育工作活動的過程中缺少積極性和感染力。
縣級黨校在開展黨性教育的過程中沒有建立完善的考核評價制度,對于其中的相關制度也沒有進一步落實。也正是因為這樣,才會對工作的實際效果產生較大的影響。在黨性教育考核中,縣級黨校沒有充分的重視制度機制的建設。只是將它看成一項工作,就無法將其中的教育作用充分的發揮出來,缺少參與黨性教育的積極性和興趣。也正是因為這樣,才會對最終的黨性教育效果產生較大的影響。
基層黨員敢于處于最底層,也是最后落實和執行國家政策和方針的人。隨著我國現代社會的不斷進步,社會經濟的轉型。因此,基層黨員干部是都能夠堅定自身的理想信念,對于是否能夠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有著十分關鍵的作用。對于進一步推進和發展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也有著較大的影響。因此,作為主要培訓基層黨員干部的縣級當先,現階段最主要的任務和工作就是幫助黨員保持他們的黨性教育常態化,對基層黨員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進行進一步的保持。因此,縣級黨委更加應該重視相關任務,也是縣級黨校更加應該進行思考的問題。
在對黨性教育進行推進和強化的過程中,縣級黨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還體現出來較大的積極價值。通過在縣級黨校中推進黨性教育,更加有助于強化黨執政基礎,以及純潔性和新進行,引導大家不斷的前進。因此,縣級黨校在推進當黨校教育的過程中可以不斷地強化執行基礎,對黨員干部的整體隊伍質量進行進一步的保證。
為保證黨性教育質量,需要從黨員和干部黨性意識角度出發,加大力度建設黨性教育師資隊伍。因為,師資隊伍水平和黨性教育實際成果息息相關,因此,需要加大力度解決當前縣級黨校在教育隊伍方面的現存問題。具體可為黨校配備專職黨性教育教師,還可結合黨性教育需求,豐富兼具教師隊伍組成。若黨校條件許可,還可從教育機構當中外聘專家,邀請各部門勞動模范以及老革命,樹立典型。強化隊伍培訓,定期組織系統化培訓,引領教師參與研討會,重點就當前黨性教育重難點以及熱點話題,探索出和黨校相適應的教育方式,切實提升黨校黨性教育質量和水平。教師應熟悉各學員參與黨組織活動情況,加以指導,對黨支部活動進行協調,發揮黨性教育教師隊伍引導作用,重視黨性教育,黨員和干部學習意識方面的培養,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相關理論,提升其黨性修養。
黨性教育的系統化需要強化教材建設與編寫。由于縣級黨校的師資普遍較為薄弱,所以具體操作可由市級黨校為主導,組織專家和教師共同結合縣級黨校教育需求,規范編寫黨性教育相關教材。突出教材對學員黨性的鍛煉性,將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以及黨史、科學發展觀等涵蓋其中,重點加大力度編寫反腐倡廉類型教材,收集各類腐敗案例,對其展開深入剖析,找出誘發腐敗的因素,制作專題紀錄片,供黨員學習,提升其廉政黨性意識。
同時,還需完善黨校課程以及教學安排,將黨性教育重點突出,在教學全程貫穿黨性教育,利用理論將黨性教育相關問題加以解決。通過教學內容的深化,使學員對黨歷史、宗旨、作風、理論和常識等深入理解,強化訓練,保證學員理論清醒、立場堅定。注意教學方法豐富性,除了以往理論講解方式,還可配合案例、研討、示范等方式,體現出黨性修養的實踐內容。對于縣級黨校來講,可挖掘縣域紅色文化,借助革命紀念館完成黨性教育。發掘出特色資源,鞏固黨性教育理論、延伸課堂、提升內容感染力。例如:可組織學員到革命圣地,重溫入黨宣誓詞,緬懷先烈、凈化心靈、堅定信仰;還可組織青年干部深入貧困地區,和群眾共同勞動,掌握當地民情,了解黨情,通過基層生活體驗,拉近黨員和當地群眾距離,培養其執政為民的政治理念。
黨性教育主要體現在黨校文化方面,可在濃厚的黨校文化氛圍當中感染自身,提升黨性修養。當然文化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而需要長期積累。因此,需要從學校制度、學員行為、物質和精神文化等層面逐一入手,加強文化建設。例如:我們中共南澳縣委黨校可在校園之內設置黨性標語、宣傳板報、LED 電子屏等,渲染環境,使黨校內部的黨性文化更加濃郁;同時,還可組織學員欣賞專題片以及黨性教育主題影片,使其在環境當中受到黨性熏陶,提升黨校教育軟實力,為黨性教育質量提升奠定良好文化基礎。
一是,積極引用現場體驗式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出體驗特色。在實際教育中,教師可以引導學員對先進人員工作戰斗的環境做出深入體驗,也只有這樣學員才能夠真正做到身有所經歷、心有所思考。從而更加堅定理想信念,能夠對道路信仰有更深刻的理解。為此,黨校可以進行黨性實驗室的建設,引用現代科技,通過聲光電等手段的科學、充分引用來為學員更生動的呈現各種先進共產黨員的先進事跡,將先鋒模范的帶頭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二是,訪談式教學。可以將先進典型,或者是革命先烈的家屬、后代邀請到課堂,然后讓學員代表作為主持人,其他學員為提問人。通過這一提問過程,學員既可以受到其思想、事跡的積極影響,也能夠聯系現有知識經驗給予進一步的總結提升,以此來取得更理想的課堂教學成果。另外,在此過程中,學員對于黨的理念、宗旨,以及信仰也能夠產生更準確、更深刻的理解、認識。
三是,互動式教學模式。其實針對縣級黨校的學員來講,其學歷很多都在教師之上,也擁有比教師還豐富的實踐經驗與領導能力,所以,完全可以基于教學相長、學學相長大的理念來優化黨性教育課堂的構建。教師要將自身在理論引導上具有的優勢特點充分發揮出來,充分凸顯出自身的專業素養。而對于學員來講,則要注重實踐發問,將自身擁有的豐富實踐經驗發揮出來,通過兩方優勢的有機整合來不斷優化教育環節與成果。互動式教學活動在具體開展中,除了要有學員向教師提問之外,還要有教師向學員提問的環節,學員之間也要相互提問、探討,也只有這樣才能夠將互動式教學模式的優勢特點充分發揮出來,才能夠進一步優化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交流,產生共鳴,從不同層面來激發學員學習興趣,進一步激活、拓展其思維能力,從而獲得更理想的教學效果。除了上述教學模式之外,還可以結合具體情況,恰當引用情景模擬、案例教學等多樣化教學模式,以此來從不同層面調動學員學習積極性,避免黨性教育流于表面形式。
首先,要制定出完善的保障機制。當前,縣級黨校的經費不足是一個較為普遍的問題,除了要適當拓展、不斷完善經費撥付、預算保障渠道之外,還要為黨性教育設置專項經費,為黨性教育的高效有序開展提供有力支持。有條件的地方還可以聯系當地實際來進行黨性教育教學開發體系的科學構建,進行教學基地的打造,以此來為黨性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提供有力保障;其次,要構建更完善、適合的考評機制。基于訓前調研、訓后跟蹤的形式來對黨性教育效果做出全面考評,保障黨性教育工作的認真落實。
結束語:總之,為保證縣級黨校的黨性教育實效,需要結合縣級黨校實際現狀,重視黨性教育內容和方法,充分利用黨校文化,熏陶學員干部,使其以積極心態參與黨性教育實踐,保證教育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