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二軍,高 剛
(陜西北元集團錦源化工有限公司,陜西 神木 719319)
當前形勢下,電石行業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為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提高產能成為了電石企業的重要門徑。設備維護保養作為生產過程中尤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創新電石廠設備維護保養機制成為當前的重要議題,良好的設備維護保養效率可以有效提高電石產能。本文通過對電石廠如何創新設備維護保養機制的研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進電石企業的健康發展,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非常深遠重要的意義。
設備維護與保養不僅需要員工具備相應的道德素質,更需要具備相應的專業技能。可以說專業技能的高低決定著設備維護與保養的效果好壞[1]。電石廠要以各個工段的設備特點為切入點,制定符合工段實際的設備維護保養知識培訓,培訓要實現百分之百全覆蓋,并根據電石廠設備情況、生產情況動態更新,培訓過后進行考核,并形成培訓考核機制。考核分數滿分為一百,及格分為八十,各工段骨干和專職設備維護保養人員必須要達到九十分以上,不及格可以補考。一定要保證電石廠統一組織考核來提高嚴肅性,試卷可以不同但考核標準要一致,考核的成績要與待遇掛鉤,一次不及格扣發獎金和相應待遇,補考后還不及格的、作弊的不僅要下浮獎金還要在全廠通報,對考核成績前幾名的人員進行全廠表彰來提高設備維護與保養的專業性和重視性。通過培訓與考核使員工明確設備維護保養的目的和方法,出現問題首先做什么,出現偏差要糾正哪些地方,使設備管理更加規范化和詳細化。
傳統的設備隱患排查更加關注力度,而忽略了質量。電石廠的設備要注重預防和保養,把設備隱患防范于未然,從根源上保證電石廠設備的可靠性。設備維修和檢修不僅耗費大量的人物財力,還會使電石廠的經濟利益受損。設備隱患排查要實現動態化,發現隱患及時處理,建立發現隱患、整改、反饋的聯動機制,將損失和風險降到最低。根據設備的使用情況和使用特點建立詳細的檢測點,對于重點設備要建立巡回檢查制度,加大監管和落實責任制來防止出現失查、懶查、缺查的現象[2]。
設備的維護保養責任要和效益直接掛鉤。對設備的故障率、月維修成本、運轉率、計劃與維護完成度等進行評分考核,根據考核結果層層倒追責任,因設備問題導致電石廠沒能完成效益,要對有關責任人進行處罰,將責任落實到每個人頭上。明確設備維護保養工作并不僅僅是維修工的責任,操作工也要進行掛牌負責。通過責任制來加強員工對設備保養和維護的重視度,促進員工轉變思想由“要我維護保養”向“我要維護保養”進行轉變[3]。設備維護保養工作落實不到位,對相關責任人的處罰也要形成制度,不能隔靴搔癢,因工作態度不認真導致企業利益受損的,不僅要全廠通報批評還要給予扣發工資、獎金等處理,嚴重的還要追究法律責任。
傳統的設備維護保養人員由專人負責,與設備操作人員關系不大,導致設備維護保養效率低下,效果并不盡如人意。比如設備潤滑工作都是由維護人員負責,在實際工作中維護人員鑒于人力不足,導致設備的日常維護失衡。基于此,電石廠可以考慮將設備日常維護和巡檢工作交給操作工負責,同時輔以維修工定期檢查,技術人員專檢的制度,以潤滑工作來說,通過對操作工進行培訓可以使其具有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設備維護保養專業技術人員要深入各個工段,對各工段的操作人員進行培訓,使操作工明確每臺設備的工作原理、注意事項、潤滑部位、潤滑油型號、潤滑周期等等,從而達到操作工可以用好、管好每臺設備,能對設備進行檢查并排除故障的目的。
調整維護保養機構,傳統的維護保養人員都是按照車間配置。一旦某些大型設備、重點部位設備需要進行檢修時,人員無法做到統一調配,難以集中優勢力量、專精人員對這些設備進行攻堅;其次,按照生產車間配置維護保養人員容易使人力造成分散,從而使人員產生疲倦心理,出現維修保養滯后、推諉扯皮、敷衍應付的現象[4];最后,在人員短缺情況下,如果出現需要對調檢修時,平時又沒有進行相關知識培訓,會出現專業技能不匹配,如檢修電石爐的人員和檢修天車人員對調后很容易造成檢修結果不合格。因此,電石廠可以考慮成立專職維修保養部門,全廠內所有維護保養人員統一由該部門進行調配。并要求所有維修人員除了精通相應工段設備的專業技能外,還要深入了解電石廠其余設備的原理,并掌握維修技巧。平時,對這些人員進行培訓,模糊化專業界限,做到一臺設備出現故障,所有維修人員均可對其檢修。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設備越來越復雜化和智能化。由于電石產能需求的不斷增加,設備投入也越來越大,設備維修人員也要及時更新自身的知識庫來更好的應對新舊設備銜接問題。建立設備維修人員、設備生產廠商、設備技術指導溝通聯動機制,必要時要讓設備生產廠商和技術指導人員入企給設備維修人員進行培訓,對設備的一些使用要點、維修要點、保養要點進行詳細闡述。同時設備維修人員要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對自身知識薄弱點進行改進,利用信息化時代的優勢來彌補自身的不足[5]。
對于有些電石廠的設備已經運行了二三十年,極容易發生故障,內部元件老化現象比較嚴重,給維護保養人員的工作帶來了較大的難度。一方面電石廠可以通過對設備進行更新換代來解決此問題,另一方面如果電石廠資金較為緊張,就需要在設備維護保養方面狠下功夫。比如如果吊車使用年限較為長久,火電廠可以以此情況為切入點,在全廠范圍內舉辦“吊車維修大比武”活動,根據吊車容易發生的故障點和檢測點進行比武考核,對于考核結果優秀的員工應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6]。通過比武活動一方面可以集思廣益,攻克設備維修難點,提升維修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充分調動維護保養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有助于新技術的研發。
在設備維護保養流程方面,電石廠應該以生產的實際需要和設備的腐蝕狀況為出發點,創建對應的維護保養流程,以維修時間為依據,創建對應的檢查流程及內容。一般,電石企業會每日對設備進行檢查,屬于例行檢查,進而保障電石廠各設備可以保持正常的工作狀態;另外,有些設備檢查還可以按月實施,月檢查的主要目的是對設備開展維護與保養。在進行設備維護保養時,不僅僅要對設備內部、外部等整體狀況進行檢查處理,還要對其小零件包括螺絲釘等進行檢查處理,以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轉。除開展日檢查、月檢查外,還要不定期開展抽查,提升設備管理員工的責任意識,避免設備出現人為損耗及損壞。在設備維護保養手段上,針對不同的設備應采用針對性手段[7]。比如,在對流體流量測量類設備進行監督時應在一定的時間段內監督其流量,保障流量數值的準確性,同時對顯示器數值顯示進行監督,保證整個設備正常運轉;在對溫度變送器進行維護保養時,需要監督其運行狀況及效率,保證其處于正常的運行范圍之中。
一般來講,設備都具備一定的生命周期,如果設備的零件的使用時間超過了其生命周期,一般是很難在繼續運轉的。因此,在某種視角下,設備出現故障的概率也是具備一定規律性的,在該過程中,應強化設備狀態的監測及故障管理。設備狀態監測也就是設備維修技術人員依托監測檢查的手段科學分析設備的技術狀態變化,進而更好地對設備失效或者故障的出現進行發現及預測,以便及時地采取相應的維修措施。另外,即使是全面性的設備維護保養,也難以避免偶發性的設備故障問題,因此對于設備故障反應機制進行優化非常必要。電石企業需要在創建完善的設備維護保障機制的基礎上,創建故障快速反應機制,進而對于出現故障的設備及時地發現并進行處理,保障故障出現時,相關人員可以第一時間對于設備故障的位置、故障的原因等進行準確判斷,并制定出針對性的維修措施,保障電石企業設備的最快化正常運行,提升企業產品生產的安全系數,避免因設備故障給企業帶來重大損失。
隨著電石企業生產節奏的加快,需要更高的設備維修保養水平與之匹配。這就需要電石廠創新設備維護保養機制,提高維護保養效果。設備的維護保養是一項復雜的工程,需要全員參與、全員管理、齊抓共管、不懈努力。本文從創新電石廠設備維護與保養制度、創新設備維護保養機構、強化電石廠設備維護保養效果三個方面對提高和創新設備維護管理提出了建議。鑒于本人水平有限,對此課題的研究還不夠深入,希望有后來者繼續對此展開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