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花,涂榮,劉艷平
(江西省新余市第四醫院婦產科,江西 新余 338000)
自然分娩是指妊娠滿28周以上,胎兒及胎盤從母體娩出的過程。目前常采用傳統接生技術對產婦進行接生,通過手把握會陰部進行脫肛保護,但該法會影響會陰擴張,易導致分娩時會陰體撕裂傷[1]。有報道指出,應用無保護會陰接生技術進行接生,能減輕產婦會陰撕裂傷程度[2]。無保護會陰接生技術是指在分娩過程中不保護會陰,用單手控制分娩速度,能使會陰體在胎兒娩出過程中充分伸展擴張,從而減輕會陰傷撕裂程度[3-4]。為進一步探究無保護會陰接生技術在自然分娩中的應用價值,本研究對產婦給予無保護會陰接生技術進行接生,分析該接生技術對產婦及新生兒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住院分娩產婦100名為研究對象,采用簡單抽樣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50名。對照組年齡20~32歲,平均(26.97±3.12)歲;孕周38~41周,平均(39.18±0.53)周;預計新生兒體質量2 500~3 500 g,平均(3 089.62±251.97)g;產次0~3次,平均(0.91±0.42)次。研究組年齡21~30歲,平均(26.52±3.29)歲;孕周37~41周,平均(39.10±0.58)周;預計新生兒體質量2 400~3 600 g,平均(3 103.57±248.35)g;產次0~2次,平均(0.86±0.39)次。兩組產婦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足月妊娠;②經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產婦對本研究知情同意且簽署同意書;③單胎頭位妊娠。排除標準:①嚴重臟器功能異常者;②多胎妊娠;③既往有子宮手術史者;④嚴重凝血功能障礙者;⑤合并嚴重妊娠綜合征者;⑥子宮肌瘤及其他嚴重宮頸疾病患者;⑦精神疾病或存在溝通障礙者;⑧巨大兒。
1.3 方法 對照組給予會陰保護接生技術進行接生,助產士位于產婦右側,當胎頭拔露時,應用右手脫肛法保護會陰,盡量控制胎頭娩出速度,使產婦持續用力,直至胎頭、雙肩娩出。研究組給予無保護會陰接生技術進行接生,在宮口全開后,指導產婦改變用力方法,宮縮時讓產婦哈氣、放松,助產士不用手拖住會陰,讓胎頭在宮縮間歇緩緩娩出,在胎兒雙頂徑娩出后,讓胎頭自然仰伸,并盡量控制胎頭的娩出速度,將包住陰道口的皮膚向內輕推,助產士應多鼓勵產婦,增強其自信心,并醫囑產婦進行均勻用力,宮縮時,可用雙手托住胎頭向上抬,促進后肩娩出。
1.4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會陰側切率、剖宮產率、新生兒產傷率、產后出血率及產后感染率,產后出血指產婦分娩后2 h總出血量≥500 mL。②疼痛程度:應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評價患者產前、產時、產后疼痛程度[5],應用1條長為10 cm的直線,一端標注0代表無痛,一端標注10代表劇烈疼痛,讓產婦根據自身疼痛感在線上標注記號表示疼痛程度。③產程時間:比較兩組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第三產程時間。④會陰裂傷程度:于手術結束后比較兩組產婦會陰裂傷程度[6],共分為4級。Ⅰ級:會陰部皮膚及陰道口黏膜存在輕微撕裂,且出血量較少;Ⅱ級:會陰部可見肌層及陰體筋膜層,且陰道撕裂傷累及陰道后壁黏膜,出血較多;Ⅲ級:陰道撕裂傷擴展至肛門括約肌,但累及直腸黏膜;Ⅳ級:陰道壁損傷嚴重,累及直腸黏膜。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經正態檢驗后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等級資料采用Z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會陰側切率、剖宮產率、新生兒產傷率、產后出血率及產后感染率比較 研究組會陰側切率、剖宮產率、產后出血率及產后感染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新生兒產傷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會陰側切率、剖宮產率、新生兒產傷率、產后出血率及產后感染率比較[n(%)]Table 1 Comparison of lateral episiotomy rate,cesarean section rate,neonatal birth injury rate,postpartum hemorrhage rate and postpartum infection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2 兩組產前、產時、產后VAS評分比較 產前,兩組V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研究組產時、產后V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產前、產時、產后VAS評分比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VAS scores before,during and after delivery between the two groups(±s,scores)

表2 兩組產前、產時、產后VAS評分比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VAS scores before,during and after delivery between the two groups(±s,scores)
組別研究組對照組t值P值例數50 50產前7.62±0.65 7.58±0.67 0.303 0.763產時8.76±0.48 8.98±0.52 2.198 0.030產后4.37±0.51 5.06±0.65 5.905 0.000
2.3 兩組產程時間比較 兩組不同產程時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見表3。
表3 兩組產程時間比較(±s,min)Table 3 Comparison of labor stages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s,min)

表3 兩組產程時間比較(±s,min)Table 3 Comparison of labor stages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s,min)
組別研究組對照組t值P值例數50 50第一產程26.57±5.94 25.21±6.03 1.136 0.259第二產程89.58±10.92 95.34±18.75 1.877 0.064第三產程27.92±4.08 26.74±4.16 1.432 0.155
2.4 兩組會陰裂傷程度比較 研究組會陰裂傷程度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會陰裂傷程度比較Table 4 Comparison of perineal laceration degre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在進行傳統保護會陰接生術時,為預防會陰嚴重裂傷、產后盆底肌肉松懈、縮短產程時間,通常會對患者進行會陰側切,但沒有明確的研究證實會陰側切可減少會陰裂傷等現象的發生,且盲目應用會陰側切會給產婦帶來人工損傷[7]。無保護會陰接生技術即在不保護會陰的前提下,使產婦按照分娩過程進行自然分娩,會陰能夠同步擴張,減少分娩時對會陰帶來的損傷,有效降低會陰側切率,減少順轉剖及產后出血的發生。本研究中,研究組會陰側切率、剖宮產率、產后出血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應用無保護會陰接生技術對自然分娩產婦進行接生,能降低會陰側切率、剖宮產率、產后出血率。但本研究中兩組新生兒產傷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與謝惠莉等[8]研究結果存在差異,可能與本研究樣本量較少,且初產婦及經產婦比例不均有關。
會陰裂傷是指胎兒頭部通過會陰處引起的裂傷,會陰側切會提高較大裂傷發生的可能性。會陰保護接生技術進行接生時,會提高會陰側切率,進而增加對會陰的損傷[9]。有報道指出,采用無保護會陰接生技術進行接生,能減輕會陰裂傷程度。在進行無保護會陰接生時,不對會陰進行過多的保護干預,只需控制胎頭娩出的速度即可[10]。一方面盡量減少側切的發生,降低出血率;另外,可促進產婦盆底功能恢復,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會陰裂傷程度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應用無保護會陰接生技術能有效降低會陰裂傷嚴重程度,與上述研究結果一致。
傳統接生手術中會陰側切率較高,會增加產后疼痛及會陰的損傷,不利于產后恢復[11]。無保護會陰接生技術在進行接生時,不使用手掌保護產婦會陰處,而僅使用單手控制胎頭娩出,可使會陰得到充分的伸展,減少會陰體充血的現象,從而可緩解產時疼痛程度,并且可減少會陰側切的發生,有利于產后恢復,進而減輕產后疼痛。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產時、產后疼痛程度V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應用無保護會陰接生技術對自然分娩產婦進行接生,能減輕其疼痛程度,與既往研究[12]一致。
綜上所述,采用無保護會陰接生技術對自然分娩產婦進行接生,不僅能降低會陰側切率和疼痛程度,而且可降低會陰裂傷嚴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