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君
摘要: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德育工作,班主任要想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那么就必須通過符合學生實際情況和需求的手段踐行德育。然而就現階段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情況來看,或多或少還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如德育工作理念過于陳舊、學生參與度不高等,這些都嚴重影響了德育工作的實效。
關鍵詞:新課改背景;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策略
課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應當以遵循“以生為本”,樹立德育理念;踐行科學發展觀,實施德育工作為指導,并從活用信息技術,增強學習興趣;注重自我行為,樹立學習榜樣;鼓勵自主實踐,加深理念把握;強化聯合教育,促進道德提升四個方面入手,有效提高德育工作的質量和效率,使學生在積極思想道德理念的熏陶下,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一、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
(1)遵循“以生為本”,樹立德育理念。新課改背景下高中德育工作的開展,班主任首要任務就是對現如今社會需求和人才培養狀況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和把握,在完成上述操作后,再就學生的專業素質、實踐能力以及綜合素質展開有效鍛煉、培養,為國家、社會提供更多復合型人才儲備,從而最大限度的發揮德育工作的功能和價值。需要說明的是,在這個過程中,班主任應當嚴格遵循“以生為本”這一宗旨,多加關注學生的思想品質和道德素養,并且有意識、有針對性地開展德育教育。除此以外,班主任還應當在實施德育教育的同時,將學生的品德素養和綜合能力納入其中,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從而拉近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最終實現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如此一來,學生就會更加積極地配合班主任的工作,這不僅可以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性,還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優良道德品質的形成,為學生全方位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2)踐行科學發展觀,實施德育工作。基于新課改背景的高中德育工作,要求班主任在考慮現今社會形勢和學生個性化差異的基礎上,明確和尊重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認知規律,堅持和貫徹科學發展觀,并在落實協調發展等觀念的同時實施德育工作,這樣才能夠德育工作的可持續發展性和針對性。如此,學生的“全方位發展”就會變成德育工作的核心,班主任不僅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還能夠將學生道德素養的培養落到實處,在提升學生道德意識的前提下,真正推動學生的綜合發展。
二、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
(1)活用信息技術,增強學習興趣。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還對教育事業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在德育工作中,僅憑班主任一人的“灌輸”是無法完成教育目標的,教師需要采取切實可行的策略,有效激發、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否則將無法達成預期的效果。對此,在新課改背景下,班主任可以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以此提高德育內容的趣味性,這樣學生就會更加主動、積極地參與到德育學習之中,從而高效完成德育工作。
例如,團結協作思想是德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在日常教育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將多媒體等信息設備利用起來,為學生展示一些現實生活中較為常見的場景:在一次接力比賽中,團結意識最強且配合最佳的一個小組獲得了冠軍,并得到了獎品;在結束完一天的學習后,值日生留下來打掃教室衛生,其中一人負責教室地面的清掃,一人負責黑板的擦洗,一人負責教室垃圾的丟放,通過團結協作,值日生很快就完成了教室衛生的打掃。這樣,團結協作思想的培養就完成了。
除此以外,班主任還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組織學生開展趣味問答互動,讓學生以搶答的方式參與游戲活動,促使學生在親身實踐中加深對團結協作思想的記憶,并且學會將其付諸于實踐。
(2)注重自我行為,樹立學習榜樣。隨著新課改的進一步的推進,我國教育事業迎來了更高的挑戰。在此背景下,師生之間的角色發生了一定程度的變化,教師由以往的主導者轉變為引導者,學生則由以往的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二者的關系趨向平等。在開展德育工作時,班主任也應當時刻與學生保持平等狀態,在完成理論知識講解的基礎上,注重對自我行為的規范和約束,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和榜樣作用,讓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思想素質和道德水平。例如:在日常教育教學中,班主任應當以身作則,時刻注重自身的言談舉止、行為習慣,在無形之中影響學生。
如:不隨地吐痰、著裝整潔、不隨意丟垃圾;公平對待班上的每一位學生,不偏袒、不徇私舞弊;在日常工作中,適時適當地采用一些禮貌用語,如“謝謝你”、“沒關系”、“請”等,與他人進行文明交流;一旦發現學生有擾亂、違反班級規章制度,不應當直接予以指責、批評,而是先認真思考,在理清事情前因后果的基礎上,加以引導、教育,以真心、誠心感染學生,凈化學生心靈。在上述過程中,班主任與學生之間并無高低之分,二者處于平等的位置,通過約束個人的行為舉止,樹立了一個良好的學習榜樣,這對于學生積極道德理念的形成是極其有利的。
(3)鼓勵自主實踐,加深理念把握。在新課改背景下,我國教育領域中出現了許多新穎的教育理念、思想,學生也隨之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從而產生主動參與實踐的想法和欲望。對此,高中班主任就可以從這一點入手,積極鼓勵、引導學生展開自主實踐,這樣學生的學習體驗會更加深刻,對于優秀理念也會有一個更為立體的把握,為思想水平和道德素養的提升做好充分準備。例如:助人為樂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實施這一美德教育教學時,班主任首先給學生分享了一些理論方面的知識,讓學生對助人為樂形成初步的認識。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不斷深化的背景下,素質教育理念也愈加深入人心,作為素質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德育教育也受到了更為廣泛的重視和推崇。在高中教育教學中,如何高效實施德育工作成為了廣大教學工作者重點探究的課題。
參考文獻:
[1]朱翔.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分析[J].當代家庭教育,2021(26):173-174.
[2]宮磊.立德樹人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滲透路徑探析[J].家長,2021(25):73-74.
[3]張守業.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及方法分析[J].中華少年,2020(08):22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