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友軍
農村中小學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改革進程中,受應試教育、學校重視程度等因素的影響,致使農村中小學體育教師的社會地位仍然處于尷尬的境地。在現實生活中,農村中小學“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只是一句口號。雖然國家課程標準要求中小學校必須設置足夠的音、體、美等小學科課程,也明確規定了體育學科升學分值在逐步的提高,但由于多種原因制約著體育學科的良性發展,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認識觀念不正確
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發展,體育教師“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等錯誤認識在落后的農村愈發嚴重。有的學生生來就是體育生的苗子,由于學生家長錯誤觀念作怪,學生在校很難得到正規的體育鍛煉和重點培養;“千人共擠獨木橋”現象在農村學校越演越烈,大家不會發展自身強項,不會利用特長專攻,很多體育潛力股就這樣消磨殆盡。久而久之,學校對體育課不重視,雖然課程表設置了體育課,上課縮水現象比較嚴重,每周都被語文或數學擠課,因為體育課多數是語文或數學教師兼任。再說,學生家長對孩子的語數外成績更加重視,對于學生進行體育活動漠不關心,甚至認為學生對體育課感興趣是不務正業,更有甚者竟給老師和學校提出抗議,讓消減體育課,這就直接打擊的體育教師對開展體育活動的積極性。
二、專業教師缺乏
體育是一門學科,也是一門科學。專業的體育教師才能保證先進的教學水平,才能促進少年兒童身體健康的成長,更能促進身體素質的遞進開發。農村學校很難招聘到師范專業畢業的體育大學生,即使有體育專業畢業的,由于農村教師編制缺少,也不能很好從事體育學科的教學,他們往往擔任語文或數學為主,體育學科也只是兼任,為了參加鄉鎮學校組織的學科(語、數、外)競賽活動和期中、期末評比,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主課教學上。反正體育成績無從比較,更難得到正確的評價和價值的認定,教好教孬無所謂,教不教的都無所謂,體育教師對所學專業無處施展,只能隨波逐流。
三、體育活動開展少
應試教育前期,國家提倡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那時農村中小學學校較多,小學村村辦,聯中每個鄉鎮十幾所,沒有升學壓力,音、體、美小學科開展的豐富多彩;每年鄉鎮都會舉辦春、秋季田徑運動會,籃球賽、乒乓球賽等活動,學生對小學科教學興趣較高,學校也培養了很多優秀的苗子,體育活動得到了十足的發展。現在縣里每年也舉辦這樣的體育賽事,但沒有硬性的要求,很多學校沒有興趣參加,即使想參加的,由于縣里比賽限制參賽名額,鄉鎮沒有安排精心選拔和正常訓練活動,有興趣的也沒有機會。
四、場地和器材匱乏
均衡發展過后,農村中小學場地器材得到了很好的擴展和補充,但達標驗收后,有些臨時租賃的新擴展場地又被收回,學生活動受限,很容易普及的體育活動又無法開展,如三大球;學校也只有望球興嘆。近幾年由于農村招編女教師偏多,還有部分是代課教師,他們沒有進行過體育學科專業的理論學習和身體的基本技能訓練,讓她們兼體育課教師,由于專業術語也基本不懂,很多體育項目的教學根本無從下手。還有很多體育器材,是農村師生沒有見過的,所以很多體育器材只能長期擱淺,造成了資源浪費。
五、安全顧忌
當前學生安全是頭等大事,只要在學校發生安全事故,不論摔倒還是劃傷,哪怕是體育課上做游戲發生碰撞,家長和社會輿情都會對學校發難。因教育不到,管理不嚴,還是教師預見性不夠,只要出了安全事故,都會追究學校和老師的責任,所以安全是懸在教師頭上的一把尖刀,致使學校是寧肯不開展體育運動,也不去冒險增強學生體質,這樣本來難舉辦的體育活動就更加難以推動。
六、榮譽和利益
體育教師從教多學科現象在農村現象普遍,由于農村師資薄弱,班級少,一般學校不會設立專職體育教師。及時有專業的體育教師,也都改行教了語文或數學學科,體育只是兼職,這樣久而久之,老師的專業也隨之改變。縣里舉辦優質課評選,這些老師很容易選擇所教學科參選,職稱評審提供的證書,教案等材料多種多樣,有制約著職稱的晉升,考慮到自身利益的發展,很多體育教師都很忐忑,都很糾結,這也是體育教師對體育學科提不起興趣的原因之一。
總之,農村體育教學不能很好的開展,除以上情況外,還有多方面的因素,要想徹底解決這種困境,主管部門必須制定利于推進農村體育學科教學的激勵辦法,做好輿論宣傳,加強領導重視,增加體育教師招聘,落實專業教師待遇,以及加大專業知識培訓等方面都要加快步伐。其次,教體系統還可以針對學校參加不同級別的體育賽給予體育教師不同的激勵措施。對兼職學科的教學評價給予同等的認定。職稱評審對承擔多學科教師給予加分照顧等優惠條款等等;這些都能促進農村體育教學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