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市政府于9月8日出臺了《煙臺市人民政府關于深化戶籍管理制度改革促進城鄉融合區域協調發展的實施意見》,2021年10月10日起正式實施,新一輪戶籍制度改革在全面放開城鎮落戶限制、切實優化人才落戶服務、暢通入鄉返鄉落戶渠道、提升人口管理信息化水平、推進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保障進城落戶農村人口合法權益等方面明確了實施意見。新一輪戶籍制度改革進行了創新,主要創新點是改變了過去農村人口單一的“鄉—城”單向流動模式,按照“宜城則城、宜鄉則鄉”原則,探索實施城鄉雙向流動制度。
一是放寬購房落戶認定條件。原購房落戶條件為權利人本人及配偶可按購房落戶,放寬至權利人購房后近親屬可申請落戶,并將用于居住的非住宅類國有土地上房屋和2018年12月31日前購房實際居住尚未取得產權證的國有土地上房屋增加為購房落戶認定條件。二是放寬租房認定條件。由原租住私有住宅不允許落戶,放寬為承租私有住宅并持有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出具有效期內《房屋租賃登記備案證明》即可落戶;由原租住機關、企事業單位、部隊等集體產權住宅的僅限本行政區內遷移,放寬為可跨區市遷移;明確享有經登記主管部門登記居住權且實際居住的房屋,可作為落戶認定條件。三是放寬投靠落戶親屬范疇和落戶地址限制。由原僅限自有房屋并限定為配偶、父母、未婚子女投靠落戶,放寬為在城鎮購房(或租房)居住落戶人員或落戶集體戶的就業人員,其近親屬均可投靠落戶。四是放寬就業落戶社保繳費年限限制。全部取消原規定的在市區連續參加社會保險1年以上或在縣級市連續參加社會保險6個月以上的繳費時長限制。五是放寬人才落戶認定標準。將專業技術職業資格或國家職業資格等級技能標準由中級降為初級;將學歷標準由全日制本科降為具有全日制普通中專(含技工院校、職業院校畢業學歷)及國家承認的大專以上學歷。
由原農村落戶限定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擁有農村宅基地使用權和土地承包經營,且在農村從事農林牧漁作為主要生活來源的人員,放寬為在農村居住或就業(創業)且符合一定條件的人員均可在農村落戶。一是農村籍高校畢業生根據本人意愿,畢業時可將戶口遷回原籍地或就業地;農村籍退役軍人退役時,按照退役安置政策可在原籍落戶。二是擁有農村宅基地集體土地使用證、房產證或不動產權證書,并連續或預期居住一年以上的人員,可將戶口遷回原籍,且配偶、子女、父母(含配偶父母)可辦理投靠落戶。三是入鄉返鄉就業創業連續一年以上的城鎮人員,包括在鄉村企業就業并依法繳納社會保險、在鄉村依法投資經商或興辦實業以及依法取得農村土地經營權并依法經營的城鎮人員,可根據本人意愿落戶。

一是提升人口管理信息化水平,實現政府部門間信息聯通共享。二是擴大流動人口居住證應用范圍,建立城鄉規劃、基礎設施、社會管理、城鎮教育、醫療衛生、住房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務與常住人口掛鉤機制。三是保障進城落戶農村人口合法權益。全面完成農村不動產確權登記頒證,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支持、引導進城落戶農民自愿有償流轉相關權益,實現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益與戶籍登記脫鉤等。